• SEMI:2022年全球前端晶圆厂设备支出将达980亿美元

      1月14日消息,SEMI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季度《世界晶圆厂预测报告》(World Fab Forecast)。其中强调,全球前端晶圆厂设备支出预计将在2022年同比增长10%,达到超过98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标志着连续第三年的增长。   数据中显示,在继2020年的17%增长以及2021年的39%增长之后,晶圆厂设备支出在2022将继续保持增长。该行业上一次连续三年增长是在2016年至2018

    晶圆

    芯闻路1号 . 2022-01-14 1 2287

  • 韩媒:预计2022年8英寸晶圆继续涨价

      1月12日韩媒消息,2022年韩国国内8英寸半导体代工厂(代工)的预约基本结束。   由于代工生产线短缺,预计2022年半导体供应将面临与去年相似的困难。汽车和电子设备中的零件,如电源管理 IC (PMIC) 和微控制器单元 (MUC),都需要 8 英寸代工厂。   预计恶性循环将继续,由于半导体供需短缺导致的成品生产中断和代工厂价格将上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晶圆

    芯闻路1号 . 2022-01-12 2 1759

  • 韩媒:8英寸晶圆涨价势在必行

      1月12日韩媒消息,2022年韩国国内8英寸半导体代工厂(代工)的预约基本结束。由于代工生产线短缺,预计2022年半导体供应将面临与去年相似的困难。汽车和电子设备中的零件,如电源管理 IC (PMIC) 和微控制器单元 (MUC),都需要 8 英寸代工厂。预计恶性循环将继续,包括由于半导体供需短缺导致的成品生产中断和代工厂价格上涨。   据报道,KeyFoundry2022年的半导体产线已经订

    国际资讯

    芯闻路1号 . 2022-01-12 2 2549

  • 赛微电子:未来公司MEMS芯片晶圆售价可能下降

      1月12日消息,接受机构调研时称,公司北京MEMS产线的建设总产能为3万片/月,一期产能已于今年6月实现正式生产,目前已实现量产出货并持续进行产能爬坡;就产能规划而言,计划在2022年尽快实现一期100%的产能;在2024/2025年尽快实现3万片/月总产能的达产满产。   目前,公司北京FAB3二期产能(即合计2万片/月产能)的建设已经在进行中。随着瑞典FAB1、2晶圆制造产能的小幅提高,北

    晶圆

    芯闻路1号 . 2022-01-12 3334

  • 东芝投资12英寸晶圆生产线,主要生产功率半导体产品

      1月10月,因应经营困境,东芝拟进行3个独立子公司改组,其中负责半导体的东芝电子零组件,将以功率半导体为主要投资方向,投资建设12英寸晶圆功率半导体生产线,并在现有硅材料功率半导体之外,追加碳化硅(SiC)或氮化镓(GaN)等化合物功率半导体产品,促进集团事业连动。   东芝电子零组件功率组件技师长高下正胜表示,功率半导体过去多都是用4~8英寸晶圆生产线,但电动车与再生能源带来高速成长的需求,

    东芝

    芯闻路1号 . 2022-01-10 2891

  • 风险与机遇并存,晶圆代工市场或将迎来大洗牌

      随着远程办公需求与网络经济的暴增,加上芯片大厂投资分配不平衡,导致芯片供应面临极大困境,各大晶圆代工厂也展开罕见的大规模扩产态势。中国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在北京、上海以及深圳的扩产计划若能顺利推动,将有望超越联电、格芯,成为全球晶圆代工前三。   投资失衡原因包括今年全球芯片制造业扩大资本支出、投入约1460亿美元,比疫情前高出50%,但用在需求最大的成熟制程仅不到六分之一。诸如台积电、三

    晶圆

    芯闻路1号 . 2022-01-06 1 2222

  • 台湾地区突发6.4级地震,DRAM与晶圆代工生产状况调查

      1月3日17时46分在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00度,东经122.39度)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众所周知,台湾地区是全球半导体生产重镇,拥有台积电、联电、世界先进、力积电等晶圆代工厂和美光晶圆科技、南亚科等众多存储器厂商,其中DRAM产能占全球产能约21%,占全球晶圆代工产能高达51%。   不过本次地震主要发生在台湾东部海域,而晶圆代工及DRAM厂区大多集中于北部与中部

    台湾

    芯闻路1号 . 2022-01-04 3414

  • 晶圆厂第一季度拟再度全面涨价,测试终端真实需求

      1 月 2 日消息,据报道,晶圆代工端第一季拟再度全面涨价,涨幅约 5-10%,业界直言,由于过去一年多以来,晶圆端平均涨幅至少 20% 以上,随着部分需求开始趋缓,晶圆端也拟藉由“最后一次”全面调涨,测试 IC 设计、终端客户的真实需求,预计 2022 年第二季后,价格将恢复平稳。   业界认为,此次晶圆端涨价具有双层意义,一是整体供应链经历近两年的涨价潮,若 2022 年成本再增加,客户如

    晶圆

    芯闻路1号 . 2022-01-02 1 5 2379

  • 未来几年 8 英寸晶圆厂的大部分产能已被完全预订

      业内消息人士透露,汽车芯片短缺将持续到 2022 年,特别是 8 英寸晶圆生产的芯片可能到 2025 年才会有所缓解,因为未来几年 8 英寸晶圆厂的大部分产能已被完全预订,扩大产能也越来越困难。   据 digitimes 报道,消息人士称,大部分汽车芯片都是在 8 英寸晶圆厂制造的,自 2021 年下半年以来,汽车制造商已经尝试了所有可能的方法来确保更多的代工产能,包括签订长期合同和支付可观

    晶圆

    芯闻路1号 . 2021-12-29 1 5 3099

  • 三星晶圆代工客户超100家,拟2030年超台积电

      1月20日消息,三星电子在晶圆代工领域有超过100家客户。三星电子计划2030年超过台积电,成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商。机构数据显示,去年三季度,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份额达53.1%,排名第2的三星电子为 17.1%。

    三星

    芯闻路1号 . 2021-12-28 2631

  • 5nm和3nm 出自晶圆十八厂,台积电技术情况如何

      近日,据媒体报道,产业链方面的人士在上周透露,芯片代工商台积电的 3nm 制程工艺,已开始试验性生产,将在明年四季度大规模量产。      而从台积电官网的消息来看,他们 3nm 工艺的主要生产基地,将是旗下的晶圆十八厂。晶圆十八厂是台积电目前拥有的 6 座 12 英寸超大晶圆厂之一,另外 5 座分别是晶圆十二 A 厂、晶圆十二 B 厂、晶圆十四厂、晶圆十五厂和晶圆十六厂。   虽然 7nm

    5nm

    鹿鸣新金融 . 2021-12-10 2884

  • Soitec荣获联华电子公司(UMC)“杰出合作伙伴”奖

      追求卓越,再获认可   2021 年 11 月 16 日,北京——作为设计和生产创新性半导体材料的全球领军企业,法国 Soitec 半导体公司今日宣布荣获世界先进半导体代工厂联华电子公司(UMC,以下简称“联电”)颁发的“杰出合作伙伴”奖。      凭借一直以来对 RF-SOI 晶圆卓越品质和性能的追求,以及在产品性能、产量、技术优化和客户服务方面的优越表现,Soitec 从 1,000 余

    SOITEC

    厂商供稿 . 2021-11-16 1504

  • 已确定!台积电赴日本建特殊制程晶圆厂:22、28nm,2024年末量产

      据台媒报导,台积电今日于法说会上正式宣布因应特殊制程需求,将赴日本投资设特殊制程晶圆厂,预计 2022 年建厂,采用 22、28nm特殊制程,2024年末量产,此举是基于客户需求、营运与经济等考虑,设厂可就近服务。   针对产业普遍关注的扩产后续供需,对此,魏哲家表示,台积电不会发生供过于求的情况,此次扩厂是提供同业没有的特殊制程技术,与客户紧密合作、满足需求。   财务长黄仁昭表示,此建厂计

    台积电

    中国闪存市场 . 2021-10-15 1328

  • 台积电:一哥打头阵,风头依旧

      台积电于北京时间 10 月 14 日下午的美股盘前发布了 2021 年第三季度财报(截止 2021 年 9 月),要点如下:   1、量价齐升持续,季度收入再创新高。三季度台积电收入实现 148.8 亿美元,基本完美落在此前指引上限(146-149 亿美元)。季度收入再次实现环比两位数增长,其中出货量的维度带来贡献 +5.7%,出货均价的维度带来贡献 +5.9%;   2、均价提升转嫁材料压力

    台积电

    海豚投研 . 2021-10-14 1938

  • 台积电持续全球扩张,明年启动日本建厂计划

      受益于智能手机、高性能计算、物联网和车用电子等应用的强劲需求,台积电今年第三季度业绩再创新高。   10月14日,台积电发布最新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1年第三季营收148.8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增加22.6%;归母净利润1562.6亿台币(约合55.6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也高于市场预期。   在业绩分析会上,台积电CEO魏哲家再次重申,半导体产能紧张状态将持续2022全年。由于手机

    台积电

    第一财经 . 2021-10-14 3177

  • 3个喜讯!“国产芯”的转折点来了?

         老美对于我们的芯片封锁已经不是一两天了,本以为可以很快结束战斗,让我们的芯片产业走向覆灭,然而国内的芯片产业不仅没有屈服,反而是以更快的速度迅速发展,展现出了自己的韧劲和实力。   前段时间中国在芯片领域实现了两个突破,这些突破让老美想要扼杀“国产芯”的企图成了妄想。那么究竟是哪两项突破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呢?      中国的光刻机第一股横空出世   前段时间,国内一家名为华卓精科的科技

    芯片

    互联狗 . 2021-10-13 2260

  • 联电估第三季晶圆出货量将季增1-2%,外资预估涨价恐持续到明年

      晶圆代工厂联电 8 月营收再攀升至 187.9 亿元新台币,月增 2.3%,年增 26.6%,连续四个月创新高;前 8 月累计营收 1351.6 亿元新台币,年增 15.53%。   联电预估,第三季晶圆出货量将季增 1-2%,ASP 以美元计算将较上季成长 6%,毛利率估 34-36%,产能利用率维持 100%;估第三季美元营收将季增 7-8%,续创新高。   外资表示,由于芯片行业短缺的市

    联电

    中国闪存市场 . 2021-09-07 1431

  • “缺芯”持续大湾区产能排期至2年后 半导体产业迎深入布局机遇期

        “芯片荒”持续     短缺背后是产能供不应求,尤其是8英寸和12英寸的成熟产能。在今年一季度财报会上,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示,产能短缺将持续今年全年,并可能延续到2022年。英特尔CEO基辛格在二季度的财报会上预计,供应短缺将在下半年见底,但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完全赶上行业需求。     “国产化”之辩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超过74%的中国MCU市场被意法半导体、恩智浦

    芯片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1-07-30 1472

  • 功率半导体芯片缺口扩大 部分企业交货周期达69周

        交货周期进一步拉长     中国市场需求扩大

    芯片

    第一财经 . 2021-07-30 1116

  • “缺芯”之下:大湾区入局全球半导体制造高地竞速战

      原标题:“缺芯”之下:大湾区入局全球半导体制造高地竞速战   在持续“缺芯”的背景下,全球对于晶圆代工产能的渴望如久旱之望甘霖。芯片制造环节作为半导体产业链上的最具产业带动性的关键一环,被全球多国提至国家战略方向,其重要性可以说是全球瞩目。   这也让晶圆代工产业在2021年达到了规模新高度。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受惠于多项终端应用需求齐扬,各项零部件备货强劲,晶圆代工产能自2

    晶圆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1-07-28 2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