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东莞将成为紫光集团发展的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最好运用地
OPPO芯片研发中心、vivo智能终端总部、OPPO全球总部项目、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及综合创新示范项目,9月8日,东莞举行以“打造最强产业链·赋能制造新时代”为主题的全球先进制造招商大会,一批瞄准锻造长板、提升全产业链水平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高精尖”项目落户滨海湾新区。 大会上,东莞市首次发布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滨海湾新区作为湾区高端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亮相,首期推出1084亩土地,打造“湾区G
芯片
南方日报 . 2020-09-09 1510
5G天线权值智能优化为AI技术与5G网络优化的结合提供有益探索
近日,中兴通讯携手山东联通,完成5G站点AAPC(Automatic Antenna Pattern Control)天线权值自优化方案的现网验证,通过AI技术与网络优化的深度融合,大大简化5G Massive MIMO网络的优化和运维,实现网络降本增效及用户优质体验,有效助力中国联通的网络“四化”建设,推进智能化转型升级。 临沂现网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I的天线权值智能优化方案对网络覆盖具有明显的
5G
C114通信网 . 2020-09-09 1955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解读
1、5G技术、IoT、VR/AR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加速万物互联的实现 5G技术提供了万物互联的技术基础,IoT提供了数据基础,VR/AR带来了全新的交互体验,这些技术的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创造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加速人工智能的商用落地及万物互联的实现。 2、认知智能时代到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更多元化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使人工智能在语义理解方面的准确率显著提升,知识图谱
人工智能
艾媒网 . 2020-09-08 1240
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发展的两大主导趋势
作为业界公认的人工智能风向标,Gartner每年发布的AI技术成熟度曲线一直备受关注。该曲线可以为CIO、AI领导者以及数据和分析领导者提供AI新兴技术蓝图及行动参考。 近日,Gartner 2020AI技术成熟度曲线出炉,并提出AI领域两大主导趋势: 1. AI的民主化 AI不再是专家的特权,而是越来越适用于各种身份、技术水平,尤其是具有不同创造力和洞察力的用户; 2. AI平台的产业化 实现了
机器学习
电子创新网 . 2020-09-08 1980
中文科技:在“仿人脑”人工智能领域中领跑世界的又一中国公司
9月1日,是世界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中国“仿人脑”人工智能底层技术提供商朱邦复团队突然对外宣布,其在“仿人脑”AI方向的中文智能理解系统在美国取得发明专利。这意味着早在几年前,国人在探索“仿人脑”人工智能方面,已经找到了完整的技术路径。比美国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8月底声称的脑机接口概念,大大超前和成熟。 据了解,朱邦复中文智能理解引擎,是机器理解人类语音语义的关键性底层技术,是人机
AI
中国IT . 2020-09-07 2105
高通推出 “5G领航计划”,助力中国合作伙伴更好地开拓国内外5G市场
9月5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全球领先的无线科技创新企业,高通(Qualcomm)携手中国合作伙伴于2018年宣布推出 的 “5G领航计划” 参与了今年服贸会服务示范案例评选,获颁“科技创新”奖。 高通通过“5G领航计划”为中国合作伙伴提供全球化的5G解决方案,分享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全球资源,助其产品成功跻身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推出的首批5G智能手机中。即便是今年的
高通
新华网 . 2020-09-07 1600
人工智能开启写诗新模式值得期待
国际知名学者周海中先生曾经预言:“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简称AI)时代即将到来;届时,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到各学科领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了他的这一预言。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到诗歌创作方面;在公开测评中,许多由机器诗人(即“智能写作机器人”)写的古诗几乎达到了人类诗人的水平。 古诗,即古体诗,泛指古代诗歌。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人工智能
中华传统文化网 . 2020-09-04 2040
选择人脸识别系统的时需要注意什么
在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的当下社会,智慧安防系统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日常,而且整个的智慧安防体系也在不断的扩张,并开始影响着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在智能安防系统当中,以人脸识别系统为主的生物门禁系统,现在已经逐渐的渗入到各行各业当中。 在当前的三大生物识别门禁系统中,人脸识别系统的应用范围要远远高于指纹门禁,虹膜门禁这两种门禁模式,因为它的便捷以及安防系数要远远的高于其他两种,一脸通行的智能
人脸识别
思卡乐 . 2020-09-04 1420
天数智芯的7纳米GPGPU云端芯片正式进入流片阶段
埋头研发两年多后,天数智芯的7纳米GPGPU云端芯片正式进入流片阶段。 芯片本身是由数以亿计的晶体管组成,例如天数智芯的这款芯片上容纳了240亿个晶体管。晶体管内部电流从起点流向终点要经过一道闸门,而这个闸门的宽度就是芯片中所说的纳米单位。7 纳米一度是半导体工艺的极限,该制程的GPGPU芯片设计至今仍被AMD和英伟达垄断。 “我们敢于尝试这件事,一方面是我们有优秀的团队,做出过成功的芯片。另一方
芯片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0-09-03 1900
人类和AI未来或将融为一体
细心观察的我们就不难发现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科技已经占领了主要的方向,确实也没有错误现在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已经逐渐的提高了,在最近两年的发展中我们就可以很好的看出来现在这个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一个技术水平的发展方向快速进步,现在我们国家也是特别的重视科技水平的发展,对于国家科技的技术下了非常大的力度。 今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在今年的发展中我们国家遭遇一次前所未见的新冠疫情的打击,最后也是让
人工智能
光明网 . 2020-09-03 1805
机器人多模态感知融合的应用前景如何?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的目标之一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尝试去看、听、读,理解图像、文字、语音等,在此基础上,再让人工智能具有思维能力、行动能力,最终成为跟人类一样的存在。 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已经实现了明显的进展。围绕机器视觉,机器人可以实现一系列像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和文字识别等功能得到广泛应用;围绕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可以进行基本的语音理解、机器翻译、语音对话等
人工智能
钛媒体 . 2020-09-03 1665
无锡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其实说到人工智能产业近两年在国内的发展是相当不错的,不仅是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在不断增加,同时国家对于人工智能行业也是大力扶持的。其实我们如今也都能够看到一些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从而发生了变化的实例,人工智能技术也的确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而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的脚步也不会停歇。 在今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无锡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启动仪式在无锡经济开发区
大数据
网络整理 . 2020-09-02 1525
全家与Telexistence合作,推出用VR进行远程控制的机器人商店管理系统
上个月,全家宣布与机器人公司Telexistence合作,推出用VR进行远程控制的机器人商店管理系统,并计划在20家门店应用。该系统的特点是,便利店员无需亲自上岗,在家里通过VR头显和手柄就能控制店内的机器人进行摆货等工作。 据青亭网了解,该商店管理系统将采用Telexistence的Model-T机器人,其外观类似于赛博朋克版“黑猫警长”,配色是黑白相间,看起来足够未来感。 而另一端控制机器人的
vr
网络整理 . 2020-09-02 1700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可穿戴传感器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正在步入智能时代。当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可穿戴传感器正在深刻的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在过去的十年中,仿照人类皮肤的触觉功能,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柔性传感器以及电子皮肤器件,其目标是独立人体之外模拟人类皮肤的触觉功能,并应用于智能机器人、健康监测等领域。现有的柔性传感器已经可以出色的实现压力和温度的感知,然而对于材料的识别仍面临众多问题。因此,发展多功能柔性传感器,实现对接触物体
传感器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 . 2020-09-02 1705
瓴盛科技推出首款基于三星11纳米工艺制程的AIOT芯片JA310
2020年8月28日瓴盛科技在享有天府之国之美誉的成都正式发布旗下首款“芯视觉”AIOT芯片JA310。 JA310系列的推出,是瓴盛智慧物联网战略落地的关键之举。JA310采用业界领先的芯片架构,基于三星的11nm FinFET工艺制程,与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28nm工艺智慧物联网芯片相比,性能显著提升的同时减少将近50%的面积、功耗降低30%,在性能、面积和功耗多个维度上达到AIoT业界领先的
AI
EETOP . 2020-09-02 2025
机器视觉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加快发展,制造业及其他行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网联化升级进一步提速。作为全球“制造工厂”,中国制造业等行业的转型升级推进迅猛,在这一背景下,机器视觉技术的应用越发广泛,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不过,快速的发展也使得机器视觉领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标准规范不够完善、统一等。 出于推动完善行业标准的目的,近日机器视觉产业联盟发布了《工业数字相机术语》和《工业镜头术语》两项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网 . 2020-09-02 1435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应用
如今,基于深度学习(DL)的人工智能(AI)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论是在与个人消费者相关的智能家居、智能驾驶等领域,还是在视频监控、智慧城市等公共管理领域,我们都能看到其身影。 众所周知,实施一个完整的AI应用需要经历训练和推理两个过程。所谓“训练”,就是我们要将大量的数据代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运算并反复迭代,“教会”算法模型如何正确的工作,训练出一个DL模型。而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利用训练出来的模型
人工智能
安富利 . 2020-09-02 1565
如何为物联网开发有效的扩展策略?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不断增加,组织需要探索如何为物联网开发有效的扩展策略。充分进行扩展对于很多组织来说是必须采用的措施。 有效地扩展物联网网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拥有更多的物联网设备可以带来更多的连接性,但也可能遇到延迟和安全性问题。此外,还要考虑提供给客户的服务。 DevicePilot公司首席执行官Pilgrim Beart说,“根据以往的经验,随着开始扩展(通常在部署约1,000台设备时),
网络监控
企业网D1Net . 2020-09-02 1695
福建省加快建设“5G+宽带”双千兆网络,推进IPv6全面部署
近日,福建省印发实施《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闽政办〔2020〕32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全省建成5G基站8万个以上,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40Tbps,打造千万级社会治理神经元感知节点,物联网终端用户数突破5000万户,新增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1亿以上,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万架以上,算力达到P级以上,形成“1+
物联网
通信世界全媒体 . 2020-09-01 1520
中兴通讯下半年将提供海量带宽,实现端到端全光网覆盖
进入2020年,国家大力部署新基建,5G则是新基建的排头兵。5G离不开光网络的支撑,但相比5G的星光熠熠,光网络相对低调。低调不意味着不重要,在日前举办的“第20届中国光网络研讨会”上,韦乐平、李晗等运营商大拿的发言显示出运营商对光网络一如既往地重视和投入,且伴随5G规模商用,对光网络的承载能力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在大会期间,中兴通讯副总裁、光传送产品总经理王泰立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新基建”
大数据中心
C114通信网 . 2020-09-01 1720
- 1
- 35
- 36
- 37
- 38
- 39
-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