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尔定律,散落人间

         戈登·摩尔,这位半导体与计算机行业的传奇人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提出的“摩尔定律”仍在影响着半导体行业。日本半导体专家汤之上隆,将在本篇文章中带我们重新认识这一半导体产业的“底层代码”。   作者简介:   汤之上隆先生为日本精密加工研究所所长,曾长期在日本制造业的生产第一线从事半导体研发工作,2000年获得京都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之后一直从事和半导体行业有关的教学、研究、顾问及新闻工作者等

    摩尔定律

    芯世相 . 2023-04-07 1894

  • 后摩尔时代,EDA工具如何打造专用处理器竞争力

      在全球智能化加速的新形势下,以ChatGPT为首的智能计算正取得人工智能发展以来最大的进步。而智能计算需求激增的背后,是从传统的通用性芯片向专用领域处理器芯片的转变。   这在为专用处理器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对芯片研发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专用处理器规模指数式上升和面市时间快速缩短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快速生成专用处理器,成倍提升处理器设计效率,加速产品迭代已然成为在市场制胜的关

    人工智能

    芯师爷 . 2023-04-06 3235

  • 中国Chiplet的机遇与挑战及芯片接口IP市场展望

      摘要:在探讨Chiplet(小芯片)之前,摩尔定律是绕不开的话题。戈登·摩尔先生在1965 年提出了摩尔定律:每年单位面积内的晶体管数量会增加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这意味着,在相同价格的基础上,能获得的晶体管数量翻倍。不过,摩尔先生在十年后的1975年,把定律的周期修正为24个月。至此,摩尔定律已经影响半导体行业有半个世纪。   摩尔定律失效,芯片性能提升遇瓶颈   在探讨Chiplet(小

    芯片

    芯智讯 . 2023-04-03 2405

  • 半导体产业的三月:摩尔定律的荣光与嵌入式世界的生态扩展

      “回顾即将过去的三月,尽管本月是许多股票上市的半导体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的月份,也是很多全球重要半导体行业活动开始登场的月份,但是半导体领域内最值得关注的既不是某家公司的年报,也不是某家公司发起的大型收购。业界谈论最多的还是诸如ChatGPT这样的多模态大模型人工智能技术对半导体行业带来的机会,以及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戈登·摩尔先生辞世引发的对行业发展规律的进一步探索。 ”    作者:陈皓、陈

    摩尔定律

    摩尔定律 . 2023-04-03 2439

  • AMD首席技术官:摩尔定律没有死!但真的越来越贵了

      近年来,随着先进半导体制程演进的持续放缓,关于摩尔定律(Moore's law)已死的言论也是甚嚣尘上。   近日,AMD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Mark Papermaster表示,摩尔定律并未放缓或消失,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CPU 和GPU 会越来越好。   不过,要保持这一切,其成本将会越来越高,迫使创新的解决方案开始流行,如小芯片设计(Chiplet)。      摩尔定律是观察半导体中

    摩尔定律

    博奥Tech . 2022-12-24 8 2473

  • 美国的保密技术,被中科院破解,缩短了1000个小时

      中国科学院在美国秘密研发的石墨烯晶体管技术被攻克之后,中国的晶体管反应速度将会降低1000倍,这也就意味着,以碳石墨烯管为基础生产的 FET芯片,其性能将会比传统的硅芯片高出1000倍,如果中国能够在这一领域占据绝对的优势,那么美国凭借低奈米制程芯片的优势,也将荡然无存。造成硅基芯片失效的原因,是因为半导体的半绝缘性发生了故障,或者说,芯片内部的晶体管出现了泄漏。 (图注:石墨烯晶片,来源网络

    石墨烯晶片

    芯闻路1号 . 2022-01-16 1 2760

  • 速度超高端GPU数百倍,摩尔定律的未来是「光」?

      自各家芯片厂商开始将芯片微缩制程作为发展重点开始,业内关于“摩尔定律是否就快走到尽头”的讨论就未停止过。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居衍曾就下一波芯片技术前瞻主题,针对CMOS和新器件、冯·诺伊曼架构和新兴架构列举了四类技术方向:   一类是硅CMOS 技术与冯·诺依曼结合的“硅·冯”范式;一类是能进入跟CMOS雷同的二值开关,新器件与冯·诺伊曼架构的结合的“类硅”模式;另外一类是仍利用现有硅CMO

    摩尔定律

    芯闻路1号 . 2021-12-29 1 1788

  • 速度超高端GPU数百倍,摩尔定律的未来是“光”?

      自各家芯片厂商开始将芯片微缩制程作为发展重点开始,业内关于“摩尔定律是否就快走到尽头”的讨论就未停止过。   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居衍曾就下一波芯片技术前瞻主题,针对CMOS和新器件、冯·诺伊曼架构和新兴架构列举了四类技术方向:   一类是硅CMOS 技术与冯·诺依曼结合的“硅·冯”范式;一类是能进入跟CMOS雷同的二值开关,新器件与冯·诺伊曼架构的结合的“类硅”模式;另外一类是仍利用现有硅CMO

    摩尔定律

    雷峰网 . 2021-12-28 2001

  • 英特尔展示多项技术突破,推动摩尔定律超越2025

      在不懈推进摩尔定律的过程中,英特尔公布了在封装、晶体管和量子物理学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这些突破对推进和加速计算进入下一个十年至关重要。在2021 IEEE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上,英特尔概述了其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即通过混合键合(hybrid bonding)将在封装中的互连密度提升10倍以上,晶体管微缩面积提升30%至50%,在全新的功率器件和内存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基于物理学新概念所衍

    英特尔

    互联网 . 2021-12-13 1413

  • 后摩尔时代看先进封装技术如何突破摩尔定律的限制?

      摩尔定律,戈登·摩尔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半导体领域做的一个预言:“在最小成本的前提下,集成电路所含有的元件数量大约每年便能增加一倍。       近年来该定律似乎已经逐渐失效了,疯狂的制程提升似乎已经降温下来,半导体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已经找到了另外一条发展之路,那就是先进封装。       要想在拇指大小的芯片上放入更多的晶体管,提高密度,这件事情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方面是成本问题,目前全球有能力建造

    摩尔定律

    互联网 . 2021-12-09 1 2657

  • 研究人员对影响半导体行业数十年的“摩尔定律”有了新的认识

      随着芯片制程工艺缩进难度的日渐提升,想要实现集成电路组件数量每两年翻一番的目标,似乎已经遇到了瓶颈。然而洛克菲勒大学的一支研究团队,刚刚对影响半导体行业数十年的“摩尔定律”有了新的认识。在《PLOS One》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其揭示了一种更微妙的“历史波动”模式 —— 即硅芯片晶体管密度的上升,使计算机和其它高科技设备变得更快、更强大。      (来自:PLOS One)   事实上,自

    半导体

    希恩贝塔 . 2021-08-19 1604

  • 摩尔定律已不适用?AMD放两个大招猛追英特尔

         腾讯科技讯 8月19日消息,摩尔定律是以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的名字命名的,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鉴于摩尔与英特尔之间的亲密关系,该公司成为这条定律的最大受益者。然而不幸的是,摩尔定律现在看起来并不可靠,英特尔对半导体行业的控制也是如此。长期以来,英特尔始终以其微处理器

    amd

    腾讯科技 . 2021-08-19 1670

  • 芯超越!超1000家中企刚进军新型芯片领域,中国芯迎来“春天”

    传统的硅基芯片的发展是严格遵守摩尔定律的,但是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摩尔定律已经无限接近物理极限,眼看着就要捅破天花板,所以,先进制程芯片的发展其实对于我们而言,并非是首要攻克目标,如何将摩尔定律延续下去,或者说找到一种能够替代传统硅基芯片的材料,成为了目前全人类共同的目标。 好消息传来 而在这一问题上,中国其实是稍微领先的。去年其实就有消息传出,中科院研究出了8寸石墨烯晶圆,而这种东西很有可能

    半导体

    金融拉斐特 . 2021-07-05 1690

  • 续命摩尔定律新进展:英特尔提出晶体管密度翻倍新工艺

    芯东西 12 月 30 日消息,英特尔在本周的 IEEE 国际电子设备会议上展示了一项新的研究,或为续命摩尔定律提供下一步可行方向。此项研究是英特尔一直热衷的堆叠纳米片晶体管技术,通过将 PMOS 和 NMOS 两种晶体管堆叠起来,可以将 CMOS 电路的面积减少一半,这意味着未来集成电路晶体管密度可能会翻番。 01. 用最简单 CMOS 器件做实验,尺寸大小减一半 几乎每一台电子设备都离不开 N

    英特尔

    芯东西 . 2020-12-30 880

  • 台积电高管:摩尔定律没消亡 可增加晶体管密度

    8月1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针对摩尔定律现今是否仍然拥有生命力的话题,台湾的芯片代工制造商台积电一位高管日前发表的博文称,摩尔定律并没有死亡,并且由于多种原因,这一定律在今天仍然非常重要。按照摩尔定律,由于微芯片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速度和性能预计每两年就要提高一倍。 摩尔定律最早由英特尔前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196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摩尔定律是一种预测,即半

    台积电

    网易科技 . 2019-08-19 1355

  • 从集成电路到集成系统

    19日,2019集微半导体峰会在厦门海沧举行。台积电前CTO蒋尚义、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兼CEO蒋尚义作了《从集成电路到集成系统》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内容的要点: 半导体业环境在近两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体现在摩尔定律作为三四十年引领IC业发展的强推动力,已然接近物理极限。虽然半导体仍会继续创新,但不会像以往这么快,冲击将非常大。 同时,与之相对的是系统设计在过去四五十年没有太大的改变

    集成电路

    YXQ . 2019-07-24 1085

  • 芯片“自组装”何时能走向商用?

    在半导体领域,“摩尔定律”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以说在过去几十年,半导体产业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高速发展。但是现在,随着晶体管缩放尺寸逐渐逼近物理极限,半导体工艺制程的推进也越来越困难,“摩尔定律”已死的声音也开始不绝于耳。不过,即便如此,科学界也依然希望通过一些新的技术来继续推动摩尔定律的前进。 “摩尔定律”已死?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Gordon Moore)于半个世

    芯片

    YXQ . 2019-07-22 1000

  • 更小更强的光子芯片取得理论突破!

    受制于摩尔定律,信息技术载体的存储密度与运算速度的提升均面临瓶颈,人类的目光从“电”转向了速度更快的“光”,“光子芯片”的概念应运而生。记者19日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该校蒋立勇教授团队提出一种新方法,实现了表面等离激元空间编码功能,从理论上为多功能、多自由度调控的光子芯片的应用开发助力,让人们距离光子芯片更近一步。 蒋立勇介绍,在尺寸更小的芯片上通过全光调控加载更多的功能,拥有更大的存储密度及更高

    摩尔定律

    YXQ . 2019-06-30 1000

  • 挑战摩尔定律极限!台积电将2nm制程工厂落户新竹

    6月12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台积电预计在台湾新竹建设使用2纳米(nm)技术的工厂。 台积电也透露持续深耕台湾的决心,预计把五年后的2 nm厂研发及量产都放在新竹。 台积电厂务处资深处长庄子寿表示,假设要再进一步研发2纳米制程,必须将研发人才留在新竹,避免人才外流,因此从整体产业、人才布局角度,仍希望将研发厂房设于新竹。 台积电位于台湾南科的3纳米厂环评已在去年顺利通过,将落脚在新竹的3纳米研发

    台积电

    YXQ . 2019-06-14 770

  • IC产业会不会终结在10nm以下节点

    IC集成电路可以说是20世纪后半年最重要的科技之一,我们现在使用的CPU、GPU以及其他芯片都受益于IC产业,50多年前Intel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成为指导IC发展的黄金定律。 但是在半导体工艺进入10nm之后,芯片制造难度越来越大,性能提升也越来越不明显了,摩尔定律也多次被人质疑了,IC产业会不会就此终结在10nm以下节点了?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

    IC

    工程师吴畏 . 2019-05-18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