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晶圆厂最新产线布局与产能全解析(2025版)

来源: 芯查查资讯 作者:程文智 2025-10-13 09:30:56

重点内容速览:

1. Foundry晶圆厂在中国的分布

2. IDM晶圆厂在中国的分布

 

近25年来,中国在晶圆厂产能方面发展非常迅速,据Semi统计,在2000年时,全球晶圆厂产能中,美国和日本占了全球50%以上,中国大陆仅占2%左右。2010年,半导体产业向韩国和中国台湾省转移,此时两者共占了全球35%的产能,而中国大陆约为9%。到了2020年,随着原有产线的扩产,以及新产线的增加,中国大陆已经占据全球17%的产能。
 

特别是过去5年来,在地缘政治和供应链安全考虑的推动下,中国晶圆厂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快速提升,尤其是成熟制程方面(28nm及以下节点)。根据Semi的数据,2024年中国大陆主流节点(22nm~40nm)的产能占全球25%,今年将达到32%,2028年更是有望达到42%。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芯片设计企业在消费电子和通信等中低端应用领域快速提升市场份额,且持续推动供应链国产化;另一方面还有国际半导体企业在中国推行“Local for Local”策略有关。

图:中国半导体产业分布热力图(来源:芯查查SaaS)

当然,这更加离不开我国在晶圆制造领域的投资持续加大。据芯查查统计,目前国内在运营的晶圆厂有200多座,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产业配套完善的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是晶圆厂最为集中的区域,拥有全国近一半的晶圆厂数量,此外,珠三角地区和中西部地区,比如武汉、合肥和西安等地也形成了重要的产业聚集区。接下来就请跟随芯查查一起看看我国主要的晶圆厂布局情况。

Foundry晶圆厂在中国的布局

与全球半导体产业类似,中国的晶圆厂也主要分为两大类Foundry(纯晶圆代工)的晶圆制造厂和IDM(集成器件制造商)厂商的晶圆制造厂。Foundry专注于为Fabless(无晶圆厂)企业提供代工服务,而国内大部分的芯片企业都是Fabless企业,因此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当中Foundry的晶圆厂占据重要地位。国内的Foundry厂商以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和晶合集成为代表,他们正在加速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同时,台积电、联电等国际Foundry企业也在中国大陆设有生产基地。此外,还有一些新成立的Foundry企业,比如粤芯、增芯、鹏芯微、昇维旭等。

 

拿中芯国际来说,在上海,该企业拥有多家12英寸晶圆厂,分别由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南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和中芯东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运营。其中,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运营中芯国际一厂(S1),该厂始建于2006年,并在2009年、2015年、2016年和2021年进行了多次改扩建。成立于2016年12月的中芯南方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初开始着手SN1和SN2两条12英寸产线的建设,总规划产能7万片每月,目前SN1产线已经通过验收,SN2还在建。中芯东方成立于2021年11月,并在2022年规划了在上海临港建设一条全新的12英寸代工生产线,预计产能10万片每月,制程为28nm,目前该产线尚未进行验收。

  
在北京,中芯国际有三座晶圆厂,分别由中芯北京、中芯北方、中芯京城运营。其中中芯北京运营的B2是国内第一条12英寸产线,后来陆续改造升级成了28nm制程产线。中芯北方是中芯国际与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成立的12英寸晶圆厂,主要量产28nm和40nm制程的产品。9月底,中芯国际拟收购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亦庄国投、中关村发展等机构所拥有的49%的股权,收购后中芯国际将全资持有中芯北方所有股权。中芯京城由中芯国际、北京亦庄国投、大基金二期共同出资成立,聚焦于生产28nm及以上集成电路生产,总投资497亿元,分两期建设,规划产能10万片每月12英寸晶圆产能,一期已经完工,二期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启动。

  
在天津,中芯国际也有一家8英寸晶圆厂,可提供28nm至180nm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

  
在深圳,中芯国际有一家8英寸晶圆厂和一家12英寸晶圆厂。其中8英寸晶圆厂2014年底就已经投产。扩建的12英寸晶圆厂由中芯国际与深重投联合出资建设,规划产能为4万片每月12英寸晶圆产能。

  
除了这些,中芯国际还有中芯宁波、中芯绍兴等晶圆厂项目,不过这些晶圆厂中芯国际并未控股,仅是持有一部分股份而已。今年6月5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将出售中芯宁波所持有的14.832%股份给国科微,此后,国科微将持有该工厂94.366%的股份。

图: 中芯国际部分晶圆厂数据(来源:芯查查SaaS)

华虹集团包括华虹宏力和上海华力,上市公司华虹半导体旗下的产能仅包括华虹宏力。华虹半导体定位于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专注于功率离散型、模拟、NOR闪存、逻辑、功率器件、射频、CIS、MCU等特色工艺领域。提供多种1.0μm至65/55nm工艺节点的可定制工艺选择,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根据此前招股书的信息,华虹半导体定位于特色工艺晶圆代工,上海华力定位于先进逻辑工艺晶圆代工。

  
目前华虹半导体的晶圆厂主要分布在上海和江苏无锡,其中上海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分别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桥的华虹一厂、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华虹二厂,以及康桥工业区的华虹三厂;在江苏无锡建有一座12英寸晶圆厂华虹七厂。2024年12月10日,华虹无锡(二期)12英寸生产线(华虹九厂)建成投片,预计2025年开始产能爬坡,可提供包括40nm制程在内的更丰富的工艺平台产品组合。二期项目聚焦车规级芯片制造,包括先进特色IC和高端功率器件,建成后产能8.3万片每月。

  
上海华力定位于先进逻辑工艺晶圆代工,主要覆盖逻辑集成电路代工服务。上海华力只拥有2座12英寸晶圆厂(华虹五厂和华虹六厂),合计月产能约7.5万片,可提供65/55nm至28/22nm不同技术节点的芯片制造服务。

  
2025年8月17日,华虹半导体发布公告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华力控股权。也就是说,未来华虹五厂和华虹六厂的产能也将注入华虹半导体。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华力已经接手了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在成都的工厂,并成立了HLMC Fab10。

  
晶合集成成立于2015年5月,由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与力晶创新投资控股合资建设,是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晶合集成专注于半导体晶圆生产代工服务,目前主要提供150nm至40nm制程节点,同时也在进一步发展28nm及以上工艺。

  
该公司已经实现包括显示驱动芯片(DDIC)、微控制器(MCU)、CMOS图像传感器(CIS)、电源管理(PMIC)、逻辑应用(Logic)等平台各类产品量产,产品应用涵盖消费电子、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安防、工控、汽车电子等领域。

  
新晶圆厂方面,广州增芯科技在2024年6月28日启动通线投产;2022年开工建设,位于深圳的润鹏半导体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在2024年12月31日举行了通线仪式,该项目满产后年产能可达48万片12英寸功率芯片晶圆;粤芯半导体12英寸晶圆厂三期项目在2024年12月28日正式通线。

  
其他主要Foundry晶圆厂的信息见下表,更多晶圆厂数据请到芯查查SaaS板块查阅。

图: Foundry晶圆厂在中国的布局(来源:芯查查,各公司官网)

IDM晶圆厂在中国的分布

中国大陆的IDM企业在存储芯片、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代表企业包括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华润微、士兰微等。这些企业通过垂直整合模式,掌握从设计到制造的全产业链能力。
 

比如士兰微在浙江省杭州市和福建省厦门市都有布局晶圆厂,覆盖了5英寸、6英寸、8英寸,以及12英寸等多种晶圆尺寸,形成了完整的功率半导体和特色工艺体系。在杭州基地有士兰集成、士兰集昕,在厦门基地有士兰集科、士兰集宏、以及士兰明镓。其中杭州基地以5/6英寸和8英寸产线为主,深耕成熟特色工艺,例如BCD和IGBT等;厦门基地以8英寸和12英寸产线为核心,聚焦高端功率半导体和MEMS传感器,并拓展SiC技术。

图:士兰微部分晶圆厂信息(来源:芯查查SaaS)

此外,华润微、矽力杰、捷捷微电、英诺赛科、扬杰科技等IDM企业均为功率半导体企业。

  
国际IDM厂商当中有三星和SK海力士在中国有布局,其中SK海力士还在2020年收购了英特尔在中国的晶圆厂大连工厂,2025年3月已经完成收购,晶圆厂名称也正式改名为爱思开海力士半导体存储技术(大连)有限公司。

 

以下是中国大陆主要IDM晶圆厂的分布及产能情况,更多IDM晶圆厂信息欢迎到芯查查SaaS板块查阅。

图:IDM晶圆厂在中国的布局(来源:芯查查,各公司官网)

结语

中国大陆晶圆厂的布局正朝着规模化、集群化和技术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Foundry领域,本土企业如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在成熟制程和特色工艺方面持续发力,并积极向先进制程迈进。在IDM领域,长江存储和合肥长鑫等企业在存储芯片制造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华润微、士兰微等则在功率半导体、模拟芯片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尽管中国大陆晶圆制造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先进制程技术、高端设备和材料方面仍面临挑战。然而,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中国晶圆厂的本土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未来有望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