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 CUDA即将全面支持RISC-V,共筑加速计算新生态

来源: 芯查查资讯 作者:程文智 2025-07-18 08:15:42

在2025年7月17日举办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NVIDIA副总裁Frans Sijstermanns发表了题为“在NVIDIA计算平台实现RISC-V应用处理器部署”的主题演讲,重磅宣布NVIDIA正在积极推进其核心加速计算平台CUDA全面移植到RISC-V架构上。这标志着RISC-V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将迎来关键的软件生态支持,并有望深度融入NVIDIA的加速计算体系。

 

CUDA即将全面支持RISC-V

Frans Sijstermanns首先回顾了NVIDIA与RISC-V的深厚渊源,他提及201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与NVIDIA联合举办的RISC-V研讨会,这是当时北美地区以外的首个RISC-V研讨会,也是NVIDIA公司内部举办的第六届研讨会。那时,RISC-V尚处于嵌入式MCU的早期应用阶段,市面上还没有量产的产品,但NVIDIA已经对其前景深信不疑。他自豪地指出,截至目前,NVIDIA集成了RISC-V内核的产品出货量已经超过了10亿颗,印证了8年前的判断。

图:NVIDIA副总裁Frans Sijstermanns

 

现在,NVIDIA希望将RISC-V推向更高的层次,那就是应用处理器领域。他同时在分享中特别提到,NVIDIA正在将CUDA移植到RISC-V架构上,使其成为NVIDIA重要的应用处理器。

 

随后,Frans Sijstermanns详细介绍了CUDA移植的路线图。CUDA核心包含工具箱(Toolkit)和驱动器(Driver)两大部分。Toolkit作为编译器,目前正在进行向RISC-V的移植。同时,作为完整应用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除了CUDA KMD(内核模式驱动)和CUDA UMD(用户模式驱动),各类应用软件和第三方软件也需同步移植到RISC-V。

他强调,CUDA库对于各行各业至关重要。英伟达深耕20年,已建立了900多个不同垂直领域的加速库,涵盖AI推理(如FT库)、数据分析、芯片制造等。“有了RISC-V之后,我们就能落地所有的这些库”,这将加速各行业的技术发展和创新设计迭代。

 

挑战与机遇:统一标准与主机CPU可用性

Frans Sijstermanns坦承RISC-V生态仍在发展初期。他指出,RISC-V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进展,例如RVA23和服务器SoC规范已获批准。软件层面也进展明显,“如果我们看一看RISC-V国际基金会官网,会看到其中有75个不同的软件包,其实它们都已经在RISC-V上面运行了,包括Linux操作系统和工具链,甚至数据库、网络、虚拟机等。”但他也指出,这些软件包仍需进一步改善和微调,甚至打补丁,才能达到最佳可用性。

 

目前RISC-V仍面临多个技术难点,主要集中在:对RVA23等新规范支持不完善;缺乏标准化的统一虚拟内存(UVM)模型,导致CPU与GPU数据交互复杂;部分主机CPU性能仍难匹配高性能GPU;需要更强的虚拟监管器和调试能力,以满足复杂AI系统部署等。

 

他表示英伟达希望通过自身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推动包括统一地址空间、GPU共享内存、虚拟机支持、主机调试接口等在内的完整RISC-V软件栈与硬件协同能力成熟。这是一场从“GPU自运行”向“RISC-V+GPU协同运算”的架构跃迁。补足操作系统内核、驱动层、地址空间一致性,是RISC-V真正跑起AI工作负载的前提。

 

未来展望

Frans Sijstermanns还提及了NVIDIA的未来展望——NVLink Fusion架构。该架构将完全基于NVIDIA组件,整合CPU、GPU、网络组件(比如交换芯片、互联总线等)、转接开关处理器及软件,形成完整的设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该架构将支持用相关的RISC-V去替代异构系统中的CPU,为未来的数据中心工作提供更整合高效的解决方案。

 

Sijstermanns最后总结:“NVIDIA的业务是加速计算,我们不在乎CPU具体是什么。无论是x86、Arm、或者是RISC-V,我们其实都能够兼容这些。”他强调,NVIDIA的宗旨是让用户和开发者拥有选择权。CUDA对RISC-V服务器的支持,借助NVIDIA通信处理器,将实现完整的加速解决方案,推动从软件到硬件的全栈愿景。他表示,这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需要整个生态系统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才能让RISC-V主机CPU发挥应有的作用。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