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哲库一声雷响,整个芯片行业一片震惊。
“500亿投资,3000研发工程师,7年时间,说结束就结束。” 这些文字在屏幕上很刺眼。
这是一个不好的结束,也是一个好的开始。对于OPPO,对于中国芯片行业,也是如此。
这一声雷响,宣告芯片融资的冬天才真正到来。
2023年1月,写那篇《芯片融资将一年比一年难》的时候,只是一种预感,一种推断,一种对芯片行业的理解和分析。
没有长期主义,就不要做芯片。没有创新意识,就不要搞芯片研发。纯粹的烧钱和烧时间,对今天的中国芯片行业没有意义。
在芯片行业,有些公司活着,其实已经死了;有些公司死了,却还活着,行业的人都会记得它对产品和技术带来的创新和价值,对人才的驱动和培养。
走进2023年,明显感受到了芯片融资的寒意,但很多人的幻想仍在,觉得疫情过后,经济复苏,半导体行业融资的春来依旧会扑面而来。很多芯片设计公司依旧在等待,等待新一轮的春暖花开,等待面朝大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寒冬里,惊雷响;天冬雷,地必震。这对中国芯片行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芯片融资将一年比一年难的逻辑其实很简单,随着更多芯片公司的暴雷,资本市场必然会被波及,不管是私有资金还是国有资金投资,都会变得更加谨慎,形成一个反向循环。搬迁公司总部换取投资的办法可能也不管用了,因为地方政府投资也会被惊到。
到今天,做芯片最重要的是对方向的选择,对自己所在赛道的认知,对机会的辨别。有些产品和赛道,短时间根本就看不到机会,也不要再忽悠投资人了,实话实说比什么都好。
对行业来说,如果在做的事情不能体现出你和团队的价值,有时候,放弃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