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5月19日,技术人员在展示仿生机械手臂。张娅子摄 5月19日,工作人员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张娅子 摄 5月19日,技术人员在介绍“植物工厂”。张娅子 摄 5月19日,工作人员在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张娅子 摄 5月19日,工作人员在介绍高精度深水油气地震勘探采集装备。张娅子 摄 5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新闻网 . 2022-05-19 1 1025
中国联通完成区块链BaaS及应用+量子通信的验证测试
中国联通近日在“京雄量子加密干线”上成功完成区块链BaaS及应用+量子通信的验证测试,这是中国联通研究院、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亨通光电和安徽问天量子在量子保密通信领域深度合作的又一创新成果,是区块链技术与量子通信结合应用、相互赋能的重要工程实践与探索。 测试团队跨京雄量子加密干线部署区块链BaaS基础设施节点与联盟区块链应用,在量子信息安全保障下验证区块链账本数据同步、共识、账本数据读写、
量子通信
C114通信网 . 2020-12-25 985
中国联通成功完成量子通信+区块链BaaS及应用测试验证
原标题:中国联通成功完成量子通信+区块链应用测试验证 中国联通近日在“京雄量子加密干线”上成功完成区块链BaaS及应用+量子通信的验证测试,这是中国联通研究院、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亨通光电和安徽问天量子在量子保密通信领域深度合作的又一创新成果,是区块链技术与量子通信结合应用、相互赋能的重要工程实践与探索。 测试团队跨京雄量子加密干线部署区块链BaaS基础设施节点与联盟区块链应用,在量子
中国联通
C114通信网 . 2020-12-25 870
如何建立远距离量子网络关键技术?
高效高维量子隐形传态的实现为构建高效高维量子网络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自中国科大的消息显示,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利用六光子系统实验实现了高效的高维量子隐形传态,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据了解,量子隐形传态是建立远距离量子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相比二维系统,高维量子网络具有更高的信道容量、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 为了实现高维量子通信,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从2016年开始采用
编码
C114通信网 . 2020-12-21 970
量子通信推动着新一轮通信技术变革和通信产业结构调整
互联网的应用,如今已经遍及各行各业。随着互联网相伴而生的蓝牙、WIFI等通信技术,也早已进入大众视野。近两年引起较高关注的量子通信,正推动新一轮的通信技术变革和通信产业结构调整。 大家都知道,互联网是用于传递、储存和处理经典信息的全球性系统。量子互联网则可以对量子信息进行同样的传递、处理和存储。近年来,美国和欧盟纷纷出台了重量级的量子技术战略性文件,都把“量子网络”和“量子互联网”作为远景
量子通信
智能制造网 . 2020-07-20 730
南京大学打造出世界首套无人机量子通信网络,使用无人机作为量子传输的中继站
近日,南京大学打造出世界首套无人机量子通信网络,使用无人机作为量子传输的中继站,有望大大降低量子通信网络的部署成本。未来,新系统有望扩展至消费级无人机,这一研究可能给量子通信和网络建设带来革命性改变。 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正在开发“量子无人机”,可能会产生几乎不可攻破的机载量子通信网络。 量子力学中存在一种名为“量子纠缠”的奇怪现象。基本上讲,无论两个粒子物理距离的大小如何,两个或更多粒子
量子通信
lq . 2019-07-07 715
世界首架用于不可穿透的空对地数据链的“量子无人机”起飞
中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以无人机为节点的机载量子通信网络。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中国正在开发的量子无人机可能会导致近乎不可阻挡的机载量子通信网络。 量子力学使一种称为纠缠的奇怪现象成为可能。理论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如光子,无论它们之间的距离如何,都会相互影响。纠缠对于量子计算机的工作、连接它们的网络以及最复杂的量子密码术(一种不受黑客攻击的信息交换手段)至关重要。 发展地基量子网络的一个关键问
量子通信
yxw . 2019-07-02 835
攻克世界性难题,全球首架量子无人机诞生!
据报道称,这是目前全球首款使用了量子通信技术的无人机,这架无人机可以确保在空中进行全天候状态下的量子通讯,同时保证整个通信过程的稳定度,结合量子通信独有的安全机制。这款无人机将有望成为世界上最为安全、最不可能被破解的无人机。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款无人机将被定位于特种用途。由于目前外形方案还没有最终确定,因此,现在的外观并不具备参考性。而这款无人机的重量为35公斤,据专家介绍,等到最终方案确定
量子通信
YXQ . 2019-06-26 745
中国专家研制出量子通信无人机
据《莫斯科共青团员报》6月22日报道,中国专家展示一款能够从空中全天候保障量子通讯和运行的无人机。 据悉,该无人机能够顺利保持量子纠缠状态,并能稳定传输信号。量子通讯时,信息将通过传统通讯管道传送,但解码钥匙借助于量子通讯发送。也就是说,解码在量光子状态下进行。任何外部卷入,都会导致状态发生变化。专家们认为,这种通讯可完全防止监听。 中国在此领域正积极研发。其中,2017年,中国专家与澳大利亚同行
量子通信
YXQ . 2019-06-24 870
量子计算机发展到50个量子位时能实现“量子称霸”
摘要:“但是我们最终希望不用卫星也能在地面上做几千公里、几万公里的实验。”潘院士介绍,团队从2003年开始量子中继研究,到今年刚刚实现了能够满足500公里量子中继的需求。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8月16号在酒泉发射,我们的测试显示,运行是良好的,前几天已经得到一些初步的数据。”在9月27日举行的上海院士专家峰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透露。 实现了500公里量子中继的需求 世界各国如今都非常重
谷歌
lp . 2019-04-10 995
安徽国盾量子首批设备下线仪式在高新区举行 首批设备总价值预计超过100万
近日,安徽国盾量子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量子通信首批设备下线仪式在市高新区云计算基地举行。这对于促进宿州市量子通信产业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 “首批组装和生产的11台(套)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总价值超过100万,具有光学模块集成度高、数据处理算法快、随机数生成速率高等特点,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关键器件国产化,可大幅提高保密、信息安全、金融、计算等行业内使用随机数的用户价值。”安徽国盾量子云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
量子通信
工程师吴畏 . 2019-03-02 625
2016开启量子通信产业化元年
量子信息包含量子计算与模拟、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等多个领域,目前接近实用化的仅有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KD)的量子通信,其他仍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探索之中。2016年中国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在量子通信应用方面实现了多个突破。 8月6日,量子卫星“墨子号”成功运行;10月18日,全球第一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浙江段)宣布开通;11月21日,国家量子通信骨干网“京沪干线”项目合肥至上海段顺
量子卫星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16-12-26 685
“京沪干线”今年年底全线贯通 千亿市场待开发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近来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 量子传输是一种全新通信方式,它传输的不再是经典信息而是量子态携带的量子信息,是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的核心要素。利用量子纠缠技术,需要传输的量
量子通信网络
电子发烧友整理 . 2016-11-22 660
“墨子号”飞天 量子通信能改变VR传输瓶颈?
北京时间8月16日下午1时40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墨子号”卫星,在中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墨子号”是一颗量子卫星,也是世界上第一颗量子卫星。 这条信息直接刷爆了朋友圈,所有人都在庆祝,中国又多了一项世界第一。 虚拟现实圈也在刷,庆祝墨子号发射成功,并预言量子通信未来可能会改变虚拟现实的发展,极大的促进虚拟现实的进步。 但是非常遗憾,VR
墨子号
VR日报 . 2016-08-26 1280
量子卫星“墨子号”遭质疑 首席科学家如何回应?
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墨子号”在未来两年的在轨运行里,将会配合五个地面台站,首次在太空与地面之间开展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为建立一个极其安全的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奠定基础,同时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尺度实验检验,加深人类对量子力学自身的理解。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 取名
墨子号
凤凰资讯 . 2016-08-25 710
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解,从原理上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
量子卫星
新华网 . 2016-08-16 825
技术上只差一步 量子通信还有多远
技术上只差最后一步,就是利用卫星把城域和城际量子通信网络连接起来。 自1900年马克斯·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至今,已经过去了100多年,科学家们却依旧没能彻底弄清楚,量子纠缠这个“鬼魅”般的物理现象,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机制。 尽管如此,在量子纠缠现象被证实之后,量子计算、量子密码、量子通信甚至是瞬间移动等科幻般的技术应用,已被一一提出。 所有这些畅想中,量子通信被公认为离人类最近的一
量子通信
财经国家周刊 . 2014-07-24 645
揭秘量子通信:不可破译的通信方式
量子保密通信已经实现工程化、产业化,不久将兴起量子信息产业。 保密通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有着十分悠久并且充满神秘的历史,它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时至今日,究竟有没有一种绝对不可破译的保密方式,能让传送的信息绝对安全可靠? 量子通信,就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那么,究竟什么是“量子通信”?它的技术路径选择是怎样的?中国量子通信领域目前
量子通信
经济日报 . 2014-02-13 910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