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纠缠的里程碑:第一个可编程光学量子存储器

           2022届诺贝尔物理学家颁给了量子纠缠:尽管有时相隔数千公里,但微小的粒子却相互关联;爱因斯坦称这一纠缠现象为“远距离的幽灵行动”,它是量子物理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包含多个量子粒子的纠缠系统在实施量子算法方面有很大的好处,这些算法有可能被用于通信、数据安全或量子计算。   近日,德国帕德博恩大学、乌尔姆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第一个可编程的光学量子存储器。研究成果以《通过主动前馈

    量子纠缠

    芯闻路1号 . 2022-10-11 2814

  • 南京大学研发出量子无人机 能够保持两个空对地链路

    量子纠缠是目前为止可知的最安全通讯方式。 量子纠缠时,如果一个纠缠状态中的粒子被观测那么一定会导致这种纠缠态的坍塌,量子通信的安全就是使用了量子纠缠的这个特性实现的。 注:量子通讯(Quantum Communication)是指利用量子效应加密并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讯方式。量子通讯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高效安全的信息传

    无人机

    yxw . 2019-06-24 900

  • 人类制造的肉眼可见结构中首次看到量子纠缠

    据《科技日报》4 月 27 日报道,两个科研团队在 26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分别让仅为蜘蛛丝直径几倍的成对振动铝片、宽度可伸缩硅制梁发生了纠缠,将量子纠缠扩展到肉眼可见的领域,且纠缠时间更长,向构建量子互联网又迈出了一步。 两个科研团队在 26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分别让仅为蜘蛛丝直径几倍的成对振动铝片、宽度可伸缩硅制梁发生了纠缠,将量子纠缠扩展到肉眼可见的领域,

    量子力学

    未知 . 2018-04-29 815

  • “墨子号”正进行卫星平台测试工作 多国请求开展国际合作

      记者昨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由该校主导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目前已进入预定轨道,开始为期约3个月的在轨测试。平台和载荷各单机加电自检已完成,正在进行卫星平台测试工作。“墨子号”是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中首批确定立项研制的4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它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不仅将助力于我国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服务于国家信息安全,还将开展对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空间尺度实验检验,加

    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合肥日报 . 2016-08-22 965

  • 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介绍,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解,从原理上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

    量子卫星

    新华网 . 2016-08-16 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