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的“小目标”将被超越?全球首创脑机接口软体机器人诞生上海|一探

      近日,特斯拉CEO埃隆· 马斯克表示,希望明年能在人类身上使用“脑机接口”装置。然而,这一“小目标”似乎要被中国企业超越了。近日,在上海浦东诞生了全球首款脑机软体手功能康复机器人,它第一次将脑机接口和软体机器人结合,彻底颠覆了传统康复仪器的既定模式,加快了康复的进程。这一创新,让脑机接口技术在人类身上应用不再是幻想。该技术一旦商业化落地,机遇有多大?中国的脑机接口技术会领先全球吗?点开视频,一

    埃隆·马斯克

    第一财经 . 2021-12-09 1896

  • 国际最新研究:仿变色龙软体机器人可根据背景实时变色

      变色龙机器人的即时保护色状态,变色龙机器人爬过时会根据背景颜色变化颜色。Seung Hwan Ko摄   中新网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机器人学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研发出一个以变色龙为灵感的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能根据背景实时变色。这项研究或对下一代可穿戴伪装技术具有启示意义。   该论文介绍,人造伪装的原理是模仿生存环境中的天然

    变色龙

    中国新闻网 . 2021-08-11 636

  • 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同行仿水母的软体机器人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和天普大学的工程研究人员开发了受水母启发的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同行。实际上,新的水母机器人强调了一种使用预应力聚合物使软机器人更强大的技术。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机械和航空航天工程学助理教授杰因说:“我们以前的工作集中在制造受猎豹启发的软机器人,尽管这些机器人非常快,但它们的内脊仍然坚硬。” 关于新作品的论文。“我们想制造一个没有内脊的完全软的机器人,它仍然利用

    软体机器人

    智能小屋MUKK . 2020-08-02 1095

  • “刚柔并济”或将成为未来机器人市场主要方向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新型柔软机器人,能够适应各种非结构化环境,与人类的交互也更安全。机器人本体利用柔软材料制作,一般认为是杨氏模量低于人类肌肉的材料;区别于传统机器人电机驱动,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方式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智能材料;一般有介电弹性体(DE)、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形状记忆合金(SMA)、形状记忆聚合物(SMP)等等,从响应的物理量暂时分为如下几类:电场、压力、磁场、化学反应、光、

    软体机器人

    中国机器人网 . 2020-07-11 955

  • 中科院研究人员推出了一种多功能微型软体机器人

    记者27日从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该院科研人员近日研制出一种集运动、变形、变色于一体的多功能微型软体机器人,有望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得到应用。 此前,科研人员一直试图研制出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执行任务的微型软体机器人。但是,受机器人结构设计与材料性能的影响,部分微型软体机器人功能局限性强,应用场景有限。 该研究项目牵头人、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杜学敏说,这种微型软体机器人的尺寸

    软体机器人

    新华网 . 2020-03-30 510

  • 上海交大在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发文,打造介电弹性爬壁机器人

    导读 2018年12月20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机器人学》(Science Robotics)在线发表了“软体爬壁机器人”(Soft wall-climbing robots)研究论文。这篇论文,上海交通大学为第一单位,并由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与麻省理工学院软体主动材料实验室合作完成,这是上海交大首次在《Science Robotics》上发表论文。 近几年来,软体机器

    机器人

    lq . 2018-12-24 1620

  • 科学家研发可修复体内组织的软体蜘蛛机器人

    近日,据外媒报道,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借助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创造出了一种高度灵活机动的微型软体蜘蛛机器人。 据悉,该蜘蛛机器人没有刚性部件,从微流体系统中获得其运动,外观和能力。在它的主体内部是一个薄的中空管系统,通过该系统泵送特种液体,以驱动其四肢,改变其颜色或设置更多的永久性特征。相比其他同类产品,此款蜘蛛机器人更加小巧、灵活。 此外,除了弹性硅胶外,机器人本身由无弹性硅胶制成,由12层薄层

    机器人

    未知 . 2018-08-16 1075

  • 软体机器人领域又有了新进展,哈佛新作毫米级软体机器人诞生

    本周,软体机器人领域又有了新进展。一篇关于哈佛最新软体机器人的标题为Increasing the Dimensionality of Soft Microstructures through Injection‐Induced Self‐Folding的文章发表在了《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上,引来国内外众多关注。 这是一种多功能毫米级蜘蛛机器人,灵感来自于澳大利亚小

    机器人

    未知 . 2018-08-10 1020

  • 美科学家打造高度灵活机动的微型软体机器人

    近日,由哈佛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工程师组成的研究团队借助一种全新的制造技术打造出了一款高度灵活机动的微型软体机器人。 据介绍,这一过程简称MORPH(气压/液压重构的微流体折叠),它借助软印刷技术首先用硅胶打造出机器人的外形,然后使用激光精细加工技术在机器人身上蚀刻出微型通道。其中一些通道随后借助一项注射诱导自折叠技术进行密封,并使用树脂和紫外线进行愈合,从而形成最终的机器人身体。软体机器人的其他微流

    机器人

    未知 . 2018-08-10 1045

  • 一种柔软、轻薄、轻便的皮肤状电子系统

    皮肤可以说是人类一个非常庞大且复杂的器官,具有很强的感知功能,科学家一直都想将其复制到机器人身上。近日,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柔软、轻薄、轻便的皮肤状电子系统,可通过简单的层压工艺无线激活软体机器人。 他们开发了的电子皮肤由两部分组成,完全打印的无线软驱动系统和可拉伸的混合电子器件。其中一部分是用于人体侧输入感应的电子皮肤,另一部分则用于激活软体机器人。电子皮肤的材料非常柔软,跟目标

    电子系统

    未知 . 2018-06-06 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