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融号行驶里程突破800米

      今日早些时候,我国的祝融号已经在火星表面工作75个火星日,祝融号行驶的历史里程已经突破了800米,这一历史壮举标志着我国的航天领域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根据小编的了解发现,我国的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13年全面启动,前段时间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也顺利的着陆火星,环绕器已经正常运行了357天,工况一切都很正常。   祝融号如今可以安全的穿越火星上的许多复杂地形,可以正常进行在火星探

    探测器

    央视新闻 中国探月工程 . 2021-08-07 2144

  • 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高清火星影像图

      今天(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包括2幅黑白图像和1幅彩色图像。   黑白图像由高分辨率相机在距离火星表面330千米~350千米高度拍摄,分辨率约0.7米,成像区域内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见,据测算,图中最大撞击坑的直径约620米。彩色图像由中分辨率相机拍摄,画面为火星北极区域。   2月26日起,天问一号在停泊轨道

    探测器

    央视 . 2021-03-10 1085

  • 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

      本报北京2月12日电  (记者冯华)12日,举国欢庆农历新年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星捕获过程影像。监视相机完整记录了火星进出视野、发动机点火后探测器轻微震动和探测器从火星白天飞入黑夜的过程,太阳翼、定向天线、火星大气层及表面形貌清晰可见。   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探测器顺利进入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

    天问一号

    人民日报 . 2021-02-21 1045

  • “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

      原标题:“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   本报北京2月10日电 (冯华、杨璐)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环绕器3000N轨控发动机点火工作约15分钟,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环绕火星获

    探测器

    人民日报海外网 . 2021-02-20 1070

  • 利用神经网络法实现对焦平面非均匀性校正进行改造设计

    红外焦平面探测是一种兼具辐射敏感和信号处理功能的新一代红外探测技术,但是由于制造过程和工作环境的影响,使得焦平面阵列(FPA)各个阵列元即使在相同的辐射通量照射下,也会输出不相同的响应电压。这种红外响应引起的遥感图像的失真被称作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性。为了提高观测频率、扫描范围和空间分辨率,航天遥感一般采用推扫式的多元敏感线阵列对地物成像,通过观察发现,推扫得到的遥感图像出现有规律的条带失真,条带宽度

    探测器

    电子设计应用 . 2021-01-12 1285

  • 结构色技术:"裸眼"色度传感器

    人类的色觉系统是历史上最为强大且最便捷的探测分析工具,可以对被观测物的色度和亮度特征进行分辨,并随着低成本、便携式和高分辨率的数码彩色相机以及其他光学成像系统的发展,使得“色度传感器”具备了一定的可实现性。 图源: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新媒体工作组 色度传感器,即将输入的物理或化学属性(如温度、湿度、PH、热传递以及浓度等)转化为颜色的变化输出,从而不需要在实验室级别的台式

    探测器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新媒体团队 . 2020-12-11 1275

  • 农村社区防盗LHB3000总线报警系统的应用

    一、概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安全工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府和公安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是:随着农村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农村城镇化和人员流动性增大,社会治安状况更趋复杂,因此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的防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专家下乡调研,发现当前农村专门以农户为作案目标的盗窃案多有发生。这些盗窃

    总线

    中国安防行业网 . 2020-11-25 1120

  • 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深空机动 发动机点火工作480秒

    2020年10月9日23时,在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飞行控制团队控制下,天问一号探测器主发动机点火工作480余秒,顺利完成深空机动。 在航天专业术语中,为了减少飞行偏差,使探测器沿着正确的轨道飞行而进行的变轨控制称为修正。天问一号在奔赴火星远达数千万公里的长途飞行中,飞行轨迹难免会出现偏差,需要多次对其轨道进行调整。此前它已经进行过两次轨道修正。 而改变当前轨道,使探测器进入另一条轨道而进行的变轨控

    探测器

    环球时报 . 2020-10-10 1010

  • 选择防盗报警器时如何可以降低防盗报警器的误报率

    没有出现危险情况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即为误报警,因此,报警系统的误报率一般都在95%以上。防盗报警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误报情况让使用者觉得十分困扰,防盗报警器种类很多,如何选择才能减少误报率? 1、玻璃破碎探测器:是利用压电式微音器,装于面对玻璃的位置,由于只对高频的玻璃破碎声音进行有效的检测,因此不会受到玻璃本身的震动而引起反应。 2、红外线探测器:任何物体因表面热度的不同,都会辐射出强弱不等的红

    报警系统

    中国安防行业网 . 2020-09-28 1330

  • 天问一号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 继续飞向火星

      9月20日23时,天问一号探测器4台120N发动机同时点火工作20秒,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   在轨验证了120N发动机的实际性能。截至目前,“天问一号”已在轨飞行60天,距离地球约1900万千米,飞行路程约1.6亿公里,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地面测控通信各中心和台站跟踪正常。   中途修正一般是指在探测器飞行过程中,对各种原因导致的轨道偏离进行修正,使探测器更贴近理论轨

    探测器

    新华视点 胡喆 . 2020-09-21 965

  • 火星探测加速 天问一号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

      (综合自央视网 人民网)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刚刚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据介绍,本次点火在完成轨道修正的同时,在轨验证了3000N发动机的性能。后续,天问一号探测器还将经历深空机动和数次中途修正,奔火飞行6个多月后抵达火星附近,通过制动被火星引力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开展着陆火星的准备和科学探测等工作。   8月2日7时0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

    卫星

    央视网 人民网 . 2020-08-02 1040

  • 物联网技术应用有哪些非常强的场景特征?

    万物互联涉及各类终端的海量连接,诸多场景有低功耗的运营诉求。以NB-IoT、LoRa、Sigfox、Zigbee等为代表的支持低功耗的无线技术受到更多的重视。 在无线技术选择方面,多数人会认为,只要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能满足应用需求,就不需要关心其它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无线信号发射设备的生产和使用,国家是有相关技术规范或监管要求的。如果选择不慎,则有可能产生诸如违反国家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的问题,甚至

    物联网技术

    未来物联网 . 2020-07-20 1185

  • 不同X射线探测器之间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上,医疗影像设备占据着绝对的大头。而在众多的医疗影像设备中,X射线探测器又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X射线探测器是CT影像设备的核心,可以将X射线转换成电信号并最终通过图像显示出来。X射线探测器不仅可以用于医用领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透视检查,也可以用于工业领域进行损伤检查。根据统计,在2018年,全世界X射线探测器的市场规模达到了20亿美元,其中医用X射线探测器占了市场的三分之

    探测器

    OFweek医疗科技网 . 2020-06-16 985

  • Semtech加入Euridis协会,促进LoRa®器件与领先的公用事业标准的集成

    LoRa器件创建的物联网(IoT)解决方案可减少公用事业网络中的浪费和低效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马里奥市,2020年3月 – 领先的高性能模拟和混合信号半导体产品及先进算法供应商Semtech Corporation(纳斯达克股票代码:SMTC)宣布,Semtech已加入Euridis协会(Euridis),该协会是一个国际化非营利性行业协会,旨在促进诸如用于公用事业行业的低功率广域网(LPWAN

    LoRa

    厂商供稿 . 2020-03-19 1325

  • 气体探测器与气体报警控制器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

    固定式气体报警器由报警控制器和探测器组成,控制器可放置于值班室内,主要对各监测点进行控制,气体探测器安装于气体最易泄露的地点,其核心部件为内置的,检测空气中气体的浓度。探测器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气体浓度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线缆传输到控制器,气体浓度越高,电信号越强,当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控制器设置的报警点时,气体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并可启动电磁阀、排气扇等外联设备,自动排除隐患。 一、线缆的传输距离

    探测器

    如特安防 . 2020-03-17 1085

  • 怎样构建一个能够分析数字信号的简易逻辑探测器

    探测信号 万用表是方便的工具,可以很多地沟通信号,包括电压,电流,电阻和连续性。有一些更先进的万用表甚至可以测量电感和电容,使它们对模拟电路非常有用。 虽然万用表也可用于数字环境,但由于多种原因,它们有些不合适。首先,万用表设计用于测量直流或交流电源,这意味着如果数字信号正在切换,则万用表将记录异常电压。其次,万用表体积大且体积大,因此在电路上使用三个以上可能是困难的。第三,万用表有一个必须连接的

    探测器

    工程师吴畏 . 2019-08-03 1140

  • 蝙蝠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虽然有些蝙蝠确实发出咔嗒声,但大多数蝙蝠发出的声音都是20kHz到200kHz之间。由于视觉在夜间和洞穴中受到严格限制,因此蝙蝠依靠回声定位,其效果与潜艇SONAR几乎完全相同。 实际上,蝙蝠会产生高频咔哒声,从周围物体反弹回来。蝙蝠检测到反射的咔哒声,这足以让蝙蝠确定附近物体的大小和类型,以及距离蝙蝠的距离。所以如果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检测到这些声波的电路,那么我们应该能够跟踪蝙蝠! 蝙蝠探测器原理

    探测器

    工程师吴畏 . 2019-08-01 2905

  • 相干新型激光功率传感器采用横向热电探测器技术

    据悉,相干新推出的PowerMax PRO OEM是一种新型激光功率传感器,相比于常用于拥有较窄流程窗口应用的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和其他探测器而言,该拥有较大有效面积、快速响应时间及高功率容量的新型传感器优势更大。 具体而言,新款PowerMax PRO OEM激光功率传感器采用了相干公司专有的横向热电探测器技术,该技术将光电二极管的响应速度与热电堆的宽带波长覆盖范围、大探测面积、动态范围和激光损伤电

    探测器

    工程师曾玲 . 2019-07-13 1155

  • 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团队在红外上转换成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团队在红外上转换成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教授史保森、副教授周志远等人结合螺旋相衬技术,利用准相位匹配和频过程实现了红外图像到可见图像的上转换边缘增强成像,并且通过调控相位匹配实现了图像的视场增强。 该项研究成果4月4日发表在应用物理期刊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Phys. Rev. Appl.11,044013(2019)]上

    探测器

    lp . 2019-04-16 1055

  • 照母山森林公园引进了地表火红外监测预警物联网

    又是一年一度清明时,焚香、烧纸等祭祀方式极易引发火灾。近日,记者从重庆两江新区城市管理局了解到,为坚决遏制火灾事故发生,照母山森林公园引进了地表火红外监测预警物联网,该系统不需要电源供电,不需要通信网络,采用红外光谱探测技术,直接探测植物初燃和明火产生的特定红外光谱,15秒内便可准确探测到火灾现现象。 据麦姆斯咨询介绍,地表火红外监测预警系统,是一种综合运用红外传感、人工智能、无线通信、自动组网、

    探测器

    lp . 2019-04-15 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