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需侵入大脑 科学家开发AI系统尝试将意念转成文字

      过去几年来,随着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包括Neuralink在内的公司都在开发可以帮助瘫痪病人与外界交流的方法。这些设备往往需要通过开颅或者半侵入的方法植入人脑中,才能更准确地提取人脑信号。   近日,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非侵入式的人工智能系统。在AI的帮助下,无需侵入大脑,就可以将人们的大脑活动转化为文本流,有望最终使得失去身体交流能力的患者获益。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5月1日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

    人工智能

    第一财经 . 2023-05-02 4114

  • 研究人员为老鼠开发迷宫实验 寻找大脑的记忆存储“芯片”

      无论是小朋友第一次记住回家的路,还是在朋友生日的时候第一时间送上祝福,在人类的高级认知活动中,记忆无疑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键在于人类大脑有超凡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那么,大脑的记忆存储“芯片”在哪儿?大脑如何进行记忆分类检索和控制?   3月31日刊载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站上的一则研究将人们的视线拉回记忆这一话题。在这项研究中,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

    大脑

    新华网 . 2023-04-18 1 1857

  • 人脑真能与机器相连吗?脑机接口是什么,最终能走到哪一步?

      脑机接口,这四个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了,因为在过去的几年,我们每个人都从各种渠道听了不知多少次,好像人机融合马上就能变成现实一般。   那么人脑真的能与机器相连吗?脑机接口到底是什么,那些神乎其神的功能最终真的能实现吗?一提到脑机接口,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拥有钢铁之躯的未来战士,又或者只要在大脑上插根线就能把所需要的知识全部输送到大脑中,让我们免去学习之苦。没错,这些功能的确是脑机接口的发展方

    脑机接口

    科学信仰 . 2022-04-14 1 2090

  • 中科院DeepMind联手,用深度学习揭示大脑如何识别人脸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DeepMind和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联手了。   他们用无监督深度学习揭示出大脑识别人脸的机制。   具体来说,大脑会把面部特征分解成一些语义特征,如年龄、性别或是否在微笑,而且是单个神经元对应某个具体特征。      此外,他们构建的模型利用少量神经元的信号就能还原出整个面部图像,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 Com

    中科院

    量子位 . 2021-11-14 2722

  • 一图读懂|怀柔科学城“大国重器”,建设最新进展都在这儿

    蛋白质组的秘密是什么?人类大脑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地球的核心由何组成?……从星辰大海到生命演化,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离不开功能强大的科研仪器,特别是大科学装置,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大国重器”。 “十三五”时期落地怀柔科学城的五个大科学装置,日前分别迎来阶段性建设成果,“大国重器”已初露芳容。长城脚下、雁栖湖畔,一座百年科学城正以扬帆起航、全面推进的姿态走来。作为国家批复的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

    怀柔科学城

    北京日报客户端 . 2021-03-24 1313

  • 一块GPU就可以模拟大脑吗?科学家用一部台式机就完成了

    仅用一块涡轮加速的显卡(turbocharged GPU),一支研究团队成功模拟了猴子的部分大脑——通常这种模拟需要一台强大和昂贵的超级计算机来完成,如今科学家们声称一台台式机就可以胜任。 该实验由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的研究者完成,他们在实验中模拟了数百万个神经元以及数十亿的神经连接,而这仅仅耗费了一台搭载了最新的图形处理器(GPU)的普通电脑。 尽管图形处理器

    詹姆斯·奈特

    神经现实 . 2021-03-22 1426

  • 人们为何会在听到喜爱音乐时发生寒颤:科学家通过大脑寻找原因

    本周二,法国的一个神经科学家团队在《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将寒颤跟大脑中激活奖赏和快感系统的多个关键区域联系起来。 研究要求18名参与者听其自己描述为会让人寒颤的歌曲,并要求他们在这种感觉的时候指出来。研究人员想要分析参与者感到寒颤时的大脑活动,因此他们给参与者接上了脑电图,脑电图可以检测到来自大脑不同区域的电信号。 脑电图扫描显示,大脑中跟情绪处

    大脑

    cnBeta.com . 2020-11-05 925

  • 智能手机用久了,大脑就变了

    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而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你的大脑。换句话说,通过拇指的敲敲打打,无论是发短信、微信等,抑或是玩拯救小鸡、切水果等游戏,你就有可能拥有一个不一样的大脑。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经常使用智能手机可以改变人类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测试了与触摸屏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拇指、食指以及中指相对应

    智能手机

    网易科技 . 2014-12-24 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