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业和产业AI不断发展 智算基础设施建设热度持续升高
2021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大基建的浪潮下,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技术产品迭代。 随着AI更广泛地在千行百业中落地,区域和产业对于人工智能算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面向AI的算力基础设施随之成为新基建的重点。 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智算基础设施(以下简称智算中心)是为AI应用提供所需算力服务、数据服务和算法服务的公共算力新型基础设施,由AI芯片和算力机
业 界
智东西 . 2021-12-16 605
两部门: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到,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及年度工作安排明确的重大项目实施,推进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抓紧上马,能开工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尽快启动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
业 界
央视网 . 2021-12-15 1 580
“5G+电力”智慧配网 努力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
日前,浙江中新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运用5G专网完成了明东开环网柜的三遥联调工作,标志着基于5G专网的环网柜远方遥控试点已全面建成并具备应用条件。 据了解,该试点应用了5G硬切片、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在保证速度、安全基础上解决了光纤点难覆盖、施工受阻、敷设困难等问题。下阶段,该公司将继续深化5G专网应用,努力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积极推进高弹性电网实景示范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业 界
光明网 . 2021-12-13 1 2 665
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首次换料大修
中国新闻网记者 龙敏 12月6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个燃料循环结束,开始首次换料大修。 “华龙一号”是中国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今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第
业 界
中国新闻网 . 2021-12-08 1 185
“奋斗者”号完成今年第二航段常规科考应用 返回三亚
按照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及海南省科技计划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联合项目等任务部署,“探索一号”TS-21-2航次历时53天,开展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2021年度第二航段的常规科考应用,进行了包括“悟空”号全海深AUV、全海深玻璃球和声学释放器等深海仪器装备的万米海试。 责任编辑:kj005
业 界
央视网 . 2021-12-07 1 545
2000年前的海昏侯国先民都种些啥?
新华社记者 袁慧晶 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蒋洪恩教授表示,经研究团队鉴定,从海昏侯刘贺主墓粮库中提取的植物遗存种类为稻、粟、麻、甜瓜和梅。这为追溯西汉先民的农业活动与植物利用,反映当时的丧葬制度,以及墓主人的饮食偏好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佐证。快来看看2000年前海昏侯国的地上农作物吧! 2000年前的南方“五谷”有哪些? 先秦与两汉文献较
业 界
新华网 . 2021-12-06 545
多地上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进一步加强兜底保障能力
近日,多地陆续上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加强兜底保障能力。 青海11月份发布通知,提高2021年全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原来人均每月640元提高到每月672元,人均增长32元,增幅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原来人均每年4800元提高到每年5184元,人均增长384元,增幅8%。这已是青海连续十三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此前,为缓解灾情疫情对困难群众基
业 界
经济日报 . 2021-12-05 485
氢能行业快速发展 燃料电池市场空间巨大
11月29日,氢能概念再度升温。Wind数据显示,氢能概念指数早盘拉升,最终收跌0.03%。个股当中,凯美特气领涨,动力源、安泰科技、厚普股份等多股跟涨。从阶段表现来看,该指数近20日涨幅超过8%,年内涨幅超过34%。 “双碳”愿景下,氢能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孕育的多类机会,相关上市公司也正积极布局。近日,中国能建发布公告称,计划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市大兴区
业 界
经济参考报 . 2021-12-01 315
2022年全球VR/AR设备出货量达1202万台 年增长率达26.4%
随着元宇宙推动更多厂商投入虚拟世界的建设,社群交流、游戏娱乐、内容创作、虚拟经济以及工业应用等领域都会成为众多科技巨头近年发展的重心。除了半导体运算效能的提升、低延迟高速网络的覆盖扩大外,用户端所使用的VR/AR设备的普及也会成为元宇宙产业发展的关键。 近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2年全球VR/A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202万台,年增长率达26.4%,其中Oculus
业 界
中国电子报 . 2021-11-25 250
前五大厂商竞争日趋激烈 5G终端已成为国内市场主流
2021年第三季度,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的手机季度跟踪报告,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8080万台,同比下降4.7%。平均单价的持续上涨及产品创新力不足以刺激消费者换机周期缩短成为市场持续走低的主要因素。相比上半年,头部厂商的份额差距持续缩小,前五大厂商市场份额均已超过两位数。 vivo 继续保持国内市场第一的位置。其中迭代的X70系列,以及子品牌iQOO旗舰新品,对v
业 界
人民邮电报 . 2021-11-05 170
Ubuntu 22.01“Jammy Jellyfish”LTS开发项目启动 新版本有望2022年4月21日上线
随着 Canonical 今日正式开放了“Jammy”存档,意味着 Ubuntu 22.04“Jammy Jellyfish”长期支持版本(LTS)的开发项目也被正式摆上了议事日程。如果一切顺利,新 LTS 版本将于 2022 年 4 月 21 日到来。目前“Jammy”存档已经向开发者开放,且与 Debian 保持自动同步。 与 Ubuntu 22.04 一同到来的,包括 Pyth
业 界
cnbeta . 2021-10-20 330
苹果供货放缓!iPhone 13部分型号最长交付时间达34天
据Appleinsider报道,在摩根大通首席分析师Samik Chatterjee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和去年的苹果系列机型相比,系列的交付时间依旧略长。 12在上市的第三周供货紧张就开始得以缓解,但iPhone 13直到第四周发货紧张程度才开始放缓,但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较长的时间缓冲。 摩根大通提供了现阶段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的iPhone 13系列交付时间以供分析。其中
业 界
太平洋电脑网 . 2021-10-15 230
广西首台5G+网联无人机助力北海交通向数字化转型
今年国庆期间,广西北海各高速路、主干道、景区道路人流、车流剧增,为确保北海区域整体交通秩序和旅游秩序安全畅通,北海移动投入全广西首台5G网联无人机,联合北海市公安局启动“陆空一体化”警务巡逻模式,对银滩景区重要路段、海岸线开展“空中巡逻+空中执法”工作,利用5G网联无人机自动巡航、远程喊话功能等创新应用,及时纠正非法游艇载客、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疏导交通拥堵区域。 据介绍,5G网联无人机是基
业 界
中国日报 . 2021-10-11 450
2022年底前基准站全面接收北斗三号数据 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
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10日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上表示,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在自然资源领域的深化应用,到2022年底前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全面接收北斗三号数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科技创新、科技自力自强的重大成果。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北斗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 王广华当日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北斗系统已进入全球化、服务规
业 界
中新网 . 2021-10-11 195
中国首架批生产C919客机即将总装 并预计于年底前交付
备受关注的中国干线客机C919传出好消息。路透社14日称,C919飞机批生产首架机将进入总装阶段,它有望在年底前交付并取得适航认证,这标志着中国国产民航客机即将与欧洲空客、美国波音生产的同类产品展开竞争。 报道称,中国航空监管机构透露,交付给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首架C919客机即将进入总装阶段,并预计于年底前交付。据介绍,C919干线客机由中国商飞公司研制,可以容纳168-190个座位,主要
业 界
环球时报 . 2021-09-18 560
中国AI市场稳步发展 2021年AI市场支出将达82亿美元
IDC近日发布了《2021年V2全球人工智能支出指南》,IDC预测,全球AI市场支出将在2021年达到850亿美元,并在2025年增至2000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4.5%。2025年,全球约8%的AI相关支出将来自中国市场,市场规模在全球九个区域中位列第三。 “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议题重点提及,在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持续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中国AI市场将
业 界
人民邮电报 . 2021-09-08 110
“数据编织”悄然登场 或成大数据新风口
怎么实现“数据找人而不是人找数据”的梦想?“数据编织”(Data Fabric)悄然登场。2018年“Data Fabric”首次出现在Gartner的十大数据与分析技术趋势中,以后每年它都会出现在其中。10年前大数据概念在国外兴起后,不到3年就被中国用户广泛接受,而今天大多数中国厂商则是按兵不动,这又是为何呢? “数据编织”悄然登场 Data Fabric的中文名字到底怎么翻译,IB
业 界
中国电子报 . 2021-09-02 115
加强科技互联网领域监管 规范行业发展
加强科技互联网领域监管成为当前关注热点。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新监管措施,尤其是在互联网、校外培训整顿方面下了“猛药”。不断收紧的监管政策,让对市场高度敏感的海外资本嗅出了不同的味道。一些机构认为,监管政策给投资回报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决定暂时规避对相关企业的投资;另一些机构则坚定看好中国的发展,表示监管背后孕育着新机会,并继续加码投资。 监管政策引发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是为这个
业 界
经济日报 . 2021-08-23 60
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 5G赋能千行百业释放“乘数效应”
在广东深圳坂田,全球首张5G SA网络配网差动保护迎来“首秀”,6项技术成果创全球第一。据了解,差动保护是继电保护里性能最优越的保护之一,当故障发生时,差动保护就像电网“大脑”,可对故障第一时间作出智慧判断,快到0.02秒即可实现自动隔离,真正实现停电“零感知”。这是5G赋能千行百业的一个生动案例。如今,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仅构筑了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基础
业 界
人民邮电报 . 2021-08-18 100
全球科技行业已开始强劲复苏 加强对科创市场的监管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全球科技行业已开始强劲复苏。全球市场数据研究平台CB Insights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增长至729家,与2020年7月1日相比增加了251家,增幅超过53%。 高科技成长型初创企业迅猛增长的原因有二:一是为刺激经济复苏,各国央行纷纷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由此形成的低利率环境推动大量资金涌入创投企业,推高了科技初创公司的估值
业 界
经济日报 . 2021-08-09 55
- 1
- 2
-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