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2021年营收3577.5亿元人民币
2 月 26 日消息,台积电发布 2021 年年度财务报告。2021 年台积电营业收入约 3577.5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19%;净利润 约 1343.4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15%。 基本每股收益为 约 5.2 元人民币,摊薄每股收益为 约 5.2 元人民币,毛利率为 52%,净利润率为 38%,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8%。其中,晶圆制造收入为 约 3172.5 亿元人民币,
台积电
芯闻路1号 . 2022-02-27 5 3211
新型反射显示:基于等离子超体表面无光刻制程
等离子体超表面(Plasmonic Metasurfaces)是一项非常有希望用于反射式显示器的技术,相比于现有产品,基于该技术的反射式显示器具有更宽的色域和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不过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这种等离子体技术的商业化一直都还存在问题,其颜色调节还很困难。 此外,该技术的实施还需要借助高成本的纳米光刻制造技术。解决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彭佳龙研究小组的攻克方向,他们来自剑桥大学(英国剑桥)卡文迪
纳米
YXQ . 2019-06-28 1065
声悬浮液滴表面的纳米颗粒自组装
金属和半导体纳米颗粒具有通过自组装形成高度有序阵列的能力,因此可以被用来制备纳米自组装结构/器件,在传感、防伪、离子门控、纳米光子学和纳米电子学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和发展潜力。 近期,西北工业大学臧渡洋教授课题组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程文龙教授课题组合作,提出了一种制备自支撑纳米自组装体的全新方法:利用声辐射力抑制常规液滴蒸发时的咖啡环效应,从而获得大面积、自支撑的双层有序纳米颗粒自组装体。该项研究
半导体
fqj . 2019-06-04 1135
苏州纳米所发现新型红外隐身材料,不耗能轻松躲过红外探测仪的“法眼”
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获悉,该所张学同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最新发现一种红外隐身材料。这种新材料坚固、轻便、可折叠,可以在不需要额外能源的情况下躲过红外探测仪的“法眼”,应用前景广阔。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物体辐射红外线能力的大小,和其表面温度直接相关。因此无论白天黑夜,红外探测仪都可以测量到目标与背景间的辐射差,得到不同物体的红外图像。现有的红外隐身技术原理通常是改变目标热辐射特性,
纳米
YXQ . 2019-04-12 805
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研究室微纳米课题组在类生命机器人使能领域的最新成果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Small 以封面刊载的形式,邀请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研究室微纳米课题组在类生命机器人使能领域的最新成果。该研究利用与超声加工、检测协同设计的纳米操作机器人实现了亚微米尺寸的二硫化钼场效应管的制造,为建立工程化细胞的多维信息同步获取接口提供了有效途径,为实现基于活体细胞的生命本征感知器件的成功制造奠定了基础。 Small封面刊载沈阳自动化所微纳米课题组科研成果
机器人
lq . 2018-12-22 1190
中芯国际Q3营收同比增长四成,表现亮眼
中芯国际公布了截止九月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中芯国际2018年第三季度销售额达到8.507亿美元,与去年第三季度7.697亿美元同比增长40%,无线通信,电源管理与指纹识别三大应用驱动了这一季度的强劲增长。 第三季度毛利为1.745亿美元,与上一季度2.178亿美元(不含技术授权收入影响为1.675亿美元),去年第三季度1.773亿美元。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0.5%,上一季度为24.5%(不含技
半导体
未知 . 2018-11-16 1285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开发出一种“量子透镜”
近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一组国际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量子透镜”,这种非常规镜头厚度约为人类头发丝厚度的1/100,能够有效传输和检测光量子中编码的信息。 这项研究创造性地将超材料和量子光学结合在一起。超材料是调控光束的有力工具,而光子是非常理想的量子信息传输媒介,二者的结合不仅拓宽了超材料的应用范围,可能也会为光量子信息处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案。 所谓的“量子透镜”本质上是一种超表面,通过纳米微结构实
纳米
未知 . 2018-11-13 915
韩国科学技术院研究出了一种高性能的透明纳米触摸传感器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The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IST,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开发一种柔性、透明的超薄分层纳米复合材料(HNC)薄膜,研究出了一种高性能的透明纳米触摸传感器。 该研究团队表示,他们的传感器同时具有工业级应用的所有必要特性:高灵敏度、透明度、弯曲不敏感性和可制造性。识别外部刺激位置和压力的力触
传感器
未知 . 2018-10-22 1125
新一代铁氧体材料在无线充电发射端的优势
铁氧体在做发射端的话还有没有更加优异的材料?铁氧体和纳米晶一样,也要通过提升饱和磁容特性提高量产。所以在95材基础上开发95B,就是饱和磁容密度会更高,这样利于整个发射板的功率传输。比如原先做一个三千瓦的充电板要用到十个毫米,如果用95B这个材料做大功率的产品相应的厚度也可以减少到六个毫米。小功率基本上就是一个毫米,差异不是特别大。而且从低温到高温的温升损耗特性并没有牺牲掉。这也是开发新一代铁氧体
纳米
未知 . 2018-09-23 825
GF宣布放弃7纳米研究,7纳米处理器将由台积电代工
纵观芯片产业历史长廊,与其他任何一个行业相比,不仅仅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重要的还需要时间的沉淀才有所成就,即所谓的“十年冷板凳”。然而,随着近两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纷争愈烈,有的企业继续独占鳌头,而有的则守着一亩三分田。 今日,美国半导体晶圆代工厂商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GF)宣布,将无限期暂停7nm LP工艺的开发,以便将资源转移到更加专业的14nm和12nm Fi
处理器
未知 . 2018-09-04 1490
通过微流体技术实现纳米材料印刷及图案及可控组装
许多基本的物理化学过程都发生在流体界面上。因两相流体物理或化学性质的不同,在界面处会出现某些物理参数的突变而产生很多重要的物理化学过程,这几乎涉及了化学、化工、材料、物理、生物等各学科领域。比如,在气液界面上发生的蒸发、吸附、瑞利不稳定性、声学共振等过程,对基于溶液的器件加工、表面自组装、喷墨打印及气泡声学有重要的影响。在液液界面上发生的扩散、反应、粘性指进等过程,在化学合成、材料制备、工业采油等
纳米
未知 . 2018-09-04 1095
GlobalFoundries宣布将暂停所有7纳米FinFET技术的研发
全球 7 纳米战局又传震撼消息,GlobalFoundries 宣布将暂停所有 7 纳米 FinFET 技术的研发,这代表大客户 AMD 产品将全数委由台积电代工,且未来参与 7 纳米战局的芯片大厂仅剩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三家。 半导体高端技术是个烧钱的游戏,要不要玩下去,对许多厂商都是个困难的决定,三星、台积电这些一线大厂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一路玩到底,但联电已经用行动宣布退出高端工艺的竞赛,停
纳米
未知 . 2018-08-31 1085
研究如何利用离子注入合成纳米晶体实现日盲紫外探测器?
近年来,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洛巴切夫斯基国立大学(UNN)、印度理工学院焦特布尔校区和印度理工学院罗巴尔校区的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开发在紫外波段工作的日盲光探测器。这是电子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能切断波长高于280nm的辐射,有助于避免日光的干扰,并记录白天的紫外辐射。 UNN大学物理与技术研究所实验室主任Alexey Mikhaylov说:“由于日盲光探测器对深紫外光高度敏感但对日光不敏感,
探测器
未知 . 2018-08-30 915
利用硅纳米线做大面积可弯曲电子产品
英国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干式接触印刷系统,能将多个硅纳米线移植于软性的大型基板上,从而开发出能够有效控制其电子特性的高性能超薄电子层。这为大规模使用软性和可弯曲的电子产品开启了新机会,包括物联网(IoT)和智能城市等应用。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教授Ravinder Dahiya在接受《EE Times》采访时指出,“单晶硅是一种硬脆的材料,一旦将它弯曲,就
传感器
未知 . 2018-08-29 1085
比蝉翼还薄的音箱你见过吗?
据Interesting Engineering消息称,来自韩国蔚山国家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在手指上贴一块甚至肉眼不可见的纳米薄膜,便能随身自带麦克风和音箱。 对于音箱,大家都很熟悉,但是比蝉翼还薄的音箱你见过吗? Hyunhyub Ko 团队利用正交银纳米线阵列,制造出了一款纳米级厚度的超薄、透明的杂化纳米薄膜,在输入声频电流时发出声波,可以充当麦克风或音箱。这片薄膜
音箱
未知 . 2018-08-27 920
新型DNA纳米结构有什么作用?
大约六年前,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的教授亨德里克·戴茨(Hendrik Dietz)和他的研究团队人员第一次研究证实出一种 DNA 组装法,可以让 DNA 控制所有部件以原子精度配合在一起来组装成需要的物体。更让人佩服的是,戴茨团队研究开发的方法可以将整个过程从几周缩短到几分钟。 今年早些时候,戴茨的慕尼黑工大的同事又向人们展示了,如何通过 DNA 折纸术这一自下而上的自组装方法达到比之前传统的
紫外线
未知 . 2018-08-27 910
使用寿命延长40倍!纳米锂离子电池问世
过去10多年,电池技术没有重大进展,原因是锂离子电池密度受到使用的化学元素活泼性的限制。这一局限促使业界试验了许多其他元素,例如钙,但这些技术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实现商业化。幸运的是,美国大学的新研究能弥补锂离子电池最大的缺陷:使用寿命短。 加州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设计的电池,包含有能存储和传输电子的细纳米导线,这本身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其突破之处在于纳米导线的强度。尽管大多数锂离子电池中
纳米
21ic . 2016-04-21 1010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