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激励纳米发光材料新进展
光激励发光材料可将短波长的激发光能量储存在基质陷阱中,并在长波光子如近红外光的激励下发射短波光子,在辐射剂量计、红外成像、信息存储和发光涂料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近红外光具有深层生物组织穿透、无背景荧光干扰和对生物样本损伤小等优点,因此近红外光激励纳米发光材料有望作为一类新型的荧光探针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如何控制材料的陷阱深度和密度来研制出发光性能优良的光激励纳米材料是其生物应用的前提,也
纳米材料
YXQ . 2019-06-06 1205
一种使用红外光标签监测面对面交互的系统
来自剑桥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的联合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使用红外光标签监测面对面交互的系统。该技术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个人在社交环境中的互动方式,并可以提高沟通辅导的有效性。 这个由剑桥 - 达特茅斯团队命名为量角器的系统使用不可见光来记录人们如何通过测量身体角度和个体之间的距离来使用肢体语言。 之前的研究表明,肢体语言可以影响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求职面试,医患谈话和团队项目。每个量角器设置都包括一组特
二极管
lq . 2019-04-26 880
中国科学家发现利用远红外光可以控制干细胞分化神经细胞
中国科学家团队利用远红外光控制干细胞分化为具有生物功能的神经细胞,有望为干细胞治疗提供新工具和新方法。 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研究显示,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叶海峰课题组利用合成生物学、光遗传学、基因编辑等交叉技术,人工设计、拼接、组装了一种“内源基因转录装置”,其中包括红细菌中可以响应远红外光的一种蛋白。 研究显示,在远红外光照射下,研究人员可对细胞内目标基因精准定位,实现用光来操控目
基因组
未知 . 2018-07-24 1160
新型柔性太阳能电池:可吸收近红外光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宇杰教授课题组基于应用广泛的半导体硅材料,采用金属纳米结构的热电子注入方法,设计出一种可在近红外区域进行光电转换且具有力学柔性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重要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并被选为该期刊的非常重要论文。 太阳能利用是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据了解,在各种能源转化形式中,电能具有清洁方便、易储存及输送
电池
光伏們 . 2016-05-01 920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