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磁兼容问题百问百答:浪涌的风险是什么?

    电磁兼容问题百问百答:浪涌的风险是什么?   浪涌或电压瞬变可能损坏、降级或毁坏办公室或企业中的敏感电子设备,从而导致: 设备损坏 设备停机时间 由此产生的收入损失 停机造成的生产力损失 瞬变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破坏性影响:   当瞬变通过电感耦合进入设备时,通常会遇到这些影响。这种电感耦合的能源可以作用于集成电子装置的数据输出线上。电子元件然后尝试将瞬变作为有效的逻辑命令进

    电磁兼容

    上海雷卯电子 . 2021-10-11 1574

  • 电磁干扰(EMI)的原理 EMI的产生原因

      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地采用低功耗、高速度、高集成度的LSI电路,而使得这些装置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威胁。而与此同时,大功率家电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增多,以及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广泛应用等,又大大增加了电磁骚扰源。这些变化迫使人们把电磁兼容作为重要的技术问题加以关注。   电磁兼容   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同一电磁环境中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都能正常工作,并且不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电磁兼容

    传感器技术 . 2021-08-16 2875

  • 三个方面入手电磁兼容的问题分析

    如何分析一个电磁兼容的问题? 分析一个电磁兼容的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骚扰源 敏感源 耦合路径 找到这三个因素后,再决定去掉哪一个。只要去掉一个,电磁兼容的问题就解决了。例如,当骚扰源是雷电,敏感源是电子线路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消除耦合路径(因为没法去掉骚扰源,我们没法让自然界不产生雷电吧)。 耦合路径分为传导耦合路径和空间耦合路径。 最容易判断的是电磁骚扰的敏感源,实际上大部分的电磁兼容的问题

    电磁兼容

    csdn . 2020-10-14 570

  • 四个阶段简述电磁兼容故障诊断与整改的完整过程

    电磁兼容故障诊断与整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表现在其故障现象多样,产品的电气、结构、材料、设计等诸多影响因素相互关联,整改手段差异性很大,对技术人员能力要求较高,所以需要丰富的设计经验和良好的测试能力作为保证。往往结果就是很小的一个因素,但需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电磁兼容的整改有其客观规律可循,欲速则不达,这就要求技术人员除具有多方面的经验积累之外,必须有信心,更耐心,能细心,多思考,重交流,使

    pcb

    凡亿PCB . 2020-08-25 1535

  • 基于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技术实现MQR自适应波束形成

    1、 引 言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是一种目前常采用的抗干扰处理方法,能在恶劣的敌方干扰和电磁兼容环境中大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等领域。其中,并行性能较好的QR分解(正交分解)算法已经在实际系统中得到了应用。文献提出了一种比传统QR分解ADBF算法性能更优越的MQR分解(混合QR分解)SMI(采样矩阵求逆)算法,他能避免传统QR分解算法需要通过前、后向回代才能得到自适

    电磁兼容

    现代电子技术 . 2020-07-27 835

  • 关于DSP电路板的布线和设计

    印制线路板(PCB)提供电路元件和器件之间的电气连接,是各种电子设备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质量的好坏。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经常在一起工作,它们之间的干扰越来越严重,所以电磁兼容问题成为一个电子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 同样,随着PCB的密度越来越高,PCB设计的好坏对电路的干扰及抗干扰能力影响很大。要使电子电路获得最佳性能,除了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设计之外,良好的

    华秋DFM

    EDA365 . 2020-07-08 1105

  • 不涉及EMC电磁兼容指令的电子产品

    根据欧盟的电磁兼容(EMC)指令2004/108/EC,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的电子电气产品必须在其对其他产品的干扰性及对外来影响的抗干扰性方面严格符合欧盟法律要求 哪些电子产品不涉及EMC电磁兼容指令? 1.不具有直接功能的部件: a)电子电气电路中电子电气构成形式部分:电阻、电容、线圈、电子管、晶体管、半导体闸流 管、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元件等、集成电路等; b)电缆和电缆附件; c)继电器; d)

    电磁兼容

    工程师曾玲 . 2019-07-21 575

  • PCB电路中的电磁兼容设计 快来学习吧!

    接地设计 电缆设计 一个正确设计的电缆保护系统可能是提高系统ESD非易感性的关键。作为大多数系统中的最大的“天线”—I/O电缆特别易于被ESD干扰感应出大的电压或电流。从另一方面,电缆也对ESD干扰提供低阻抗通道,如果电缆屏蔽同机壳地连接的话。通过该通道ESD干扰能量可从系统接地回路中释放,因而可间接地避免传导耦合。为减少ESD干扰辐射耦合到电缆,线长和回路面积要减小,应抑制共模耦合并且使用金属屏

    pcb

    yxw . 2019-06-18 900

  • 通信电源电磁兼容性分析与测试

      1 引言   为保证通信设备稳定可靠工作,电源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为此,国内外通信电源研发和制造者作出了积极努力,各种通信电源不断涌现,且趋向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高效率、长寿命,以满足通信和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开始对通信电源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一定要求,而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已于90年代初期开始强制对电子产品及电气设备进行电磁兼容性能检测和改进,以减少电磁环境污染,保证

    通信电源

    维库电子 . 2012-12-28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