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速览
1. 中美:11月10日13时01分起,我国对美关税正式调整,保留10%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 市场动态
2. 存储: AI驱动供需失衡致存储市场一天一价,涨价潮蔓延至移动硬盘、闪存盘等。本月SanDisk再度调涨50%,模组厂也暂停出货报价,部分代理商满仓囤货,业界称涨势超黄金,市场转机或2027年下半年才会出现。
3. 市场: Q3全球半导体销售总额达20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环比增长15.8%。全球地区涨幅依次为:美洲22.2%、亚太(不含中国)19.2%、中国10.2%及欧洲7.2%。
4. 电视: Q3全球电视出货量4975万台,季增6%、年减4.9%,为历年同期首度跌破5,000万台,前五大厂商依次为三星、海信、TCL、LGE与小米。
5. 智慧屏: Q3中国大陆移动智慧屏市场销量7.0万台,同比增长29.0%,预测今年中国市场销量低于40万台,但同比增速略超40%。
6. 市场: 近期汽车级射频器件价格上涨3倍,交期延至半年;工业级功率器件缺货致价格持续上涨。
7.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AI供应链产业”报告中指出,英伟达、AMD等AI大咖,甚至连电动车大厂特斯拉都积极抢占3nm产能,致使台积电3nm产能出现短缺,并紧急扩张产能。大摩预估,今年底前,台积电3nm产能每月将额外扩增2万片至11~12万片,高于预期;2026年则将再增加至14~15万片,使得台积电明年资本支出将由原计划的430亿美元提升至480~500亿美元。
8. 韩国:大韩商工会议所(KCCI)可持续增长倡议(SGI)于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工业用电价格已上涨75%,从2021年初的每千瓦时102.4韩元涨至2025年上半年的每千瓦时179.2韩元。该报告警告称,过去五年能源成本的急剧上涨显著加重了生产负担,削弱了先进科技产业的盈利能力和出口竞争力。报告指出,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和电动汽车快速扩张的推动,电力需求增速超过供应,给电价带来更大压力,半导体和显示器等行业预计将面临最沉重的生产成本负担。
9. TrendForce:DRAM方面,尽管DDR4和DDR5现货价格因卖家持观望态度而持续攀升,但DRAM芯片报价已超过模块报价,预示着模块价格可能在短期内大幅上涨。与此同时,NAND方面,512Gb TLC NAND晶圆现货价格本周上涨17.1%,达到每片6.455美元。由于预计供应紧张的局面将持续,价格上涨势头可能会延续到下个季度。
10. CFM:自上个月月底以来,多家原厂公开明确表示客户需求已超过自身供应,甚至个别原厂明年产能已被提前锁定,且正在评估2027年客户的需求预期。而近期,部分原厂NAND价格大涨50%的消息迅速在现货市场传开。从Flash Wafer价格来看,经过长达近两个半月的涨价行情,NAND Flash价格累计涨幅基本在50%-100%区间,其中,512Gb TLC NAND Wafer价格几近翻倍。值得注意的是,拉长周期看,1Tb QLC/TLC NAND Wafer价格创历史新高,其余容量价格也已逐渐逼近最高点。在NAND资源大涨的带动下,嵌入式eMMC/UFS同步大幅上调报价。从目前来看,原厂仍维持收紧的供货策略,短期内资源供应难有改观,预计嵌入式存储价格继续维持上涨趋势。
11. Jon Peddie Research:2025年Q3全球客户端CPU市场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环比扩张,增幅为2.2%,但同比出现2.2%下滑。JPR认为,客户端CPU市场的这一态势主要是由Windows 10的EOL驱动,关税也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该机构预计该领域今年第四季度的势头不会非常强劲。
12. 湖北:今年前三季度,湖北全省集成电路产业(包括高端芯片在内)营收突破千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目前,湖北全省已形成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以及从材料、设备到终端应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 上游厂商动态
13. 安世:荷方表示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将继续与中方、欧盟等密切协调。
14. 安世:德国Continental AG(大陆集团)子公司、汽车零组件供应商Aumovio高管表示,已于日前收到首批来自中国的安世半导体芯片。这也是首批确认获得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豁免批准的厂商,他们的客户有大众汽车、Stellantis 和宝马等。
本田执行副总裁海原矩亦表示,目前已收到中国方面开始出货的通知,正努力恢复受影响工厂的生产。展望未来,目前还很难做出明确判断。 因为安世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本田10月底暂停墨西哥一家工厂生产,并调整美国和加拿大工厂营运。
15. 地平线: 与大众汽车设合资企业自研SoC芯片,预计在未来3-5五年内量产交付,用于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
16. 新思:该公司将裁员约 10%,即约 2000 名员工,以寻求将投资重新导向增长机会。
17. 高通:高通推出高通跃龙™ IQ-X系列,旨在面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高级人机界面(HMI)、边缘控制器、面板式PC和箱式PC提供下一代工业级处理器。该系列专为严苛的工作环境而设计,采用加固封装并提供丰富的外设支持,便于集成各类工业设备并支持跨应用的灵活部署。IQ-X系列还以高能效设计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功能。
18. 存储:三星电子、SK 海力士、铠侠、美光等全球八大 NAND 闪存制造商正协同缩减今年下半年的 NAND 闪存供应量。分析人士指出,此类减产不可避免将造成产出损失 —— 厂商一方面通过控制供应引导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正加速将生产线转向四层单元(QLC)制程,以应对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带动的强劲 QLC 需求增长。
19. 英飞凌:202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为39.43亿欧元,利润为7.17亿欧元,利润率 18.2%。2025财年:营收为146.62亿欧元,同比下降2%;利润为25.6亿欧元;利润率为17.5%;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39欧元;由于收购Marvell公司汽车以太网业务,自由现金流为负10.51亿欧元;调整后的自由现金流为正18.03亿欧元。
20. Cadence:Cadence Design Systems 同意收购ChipStack,该公司是一家位于西雅图的初创公司,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工具以加速芯片验证和设计。
21. 闪迪:闪迪大幅上调NAND Flash合约价格,涨幅高达惊人的50%,并明确表示预计NAND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持续至2026年底。
22. 三星:三星电子本月提高了某些内存芯片的价格,这些芯片因全球建设AI数据中心的热潮而供应短缺,提高后的芯片价格比九月份上涨了多达60%。
23. 中芯国际:存储芯片产能供应紧张,致使智能手机领域客户拿货趋于谨慎。
24. 百度:百度发布新一代昆仑芯M100和M300。其中,M100针对大规模AI推理,预计2026年年初上市。M300面向超大规模的多模态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预计2027年年初上市。
25. 旺宏:随着AI服务器搭载的HBM规格从HBM3E走向HBM4,堆叠层数增加的趋势下,NOR Flash用量提升约50%,存储旺宏订单满手,将在明年第一季度调涨NOR Flash报价,涨幅上看三成。
26. 摩根大通:台积电N3(3nm)制程产能在2026年前几乎将达上限,即便通过转换旧产线与跨厂协作提升产能,仍将出现明显缺口。目前英伟达、苹果、高通、联发科、亚马逊、Meta与微软等主要客户都已提前锁定N3产能。部分客户为确保交期,已开出高出一般订单50%至100%的“加急单”(hot-run)报价。
27. 思瑞浦:思瑞浦高管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光模块相关业务前三季度实现快速增长,多家龙头客户份额稳步提升,新客户也已进入放量阶段。公司在光模块应用中已有多款高价值模拟芯片产品实现规模化出货,其中AFE产品技术壁垒高、价值量大,在核心客户中份额持续提升。随着产品从400G向800G逐步升级,并布局更高规格1.6T产品,公司将持续扩展高价值产品线,提升技术竞争力。
28. 英特尔: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IFS)持续低迷,其营收规模远远落后于台积电。根据半导体分析机构SemiAnalysis分析师Sravan Kundojjala的数据,2025年英特尔晶圆代工营收预计1.2亿美元,仅为台积电同期收入的千分之一。
29. ASML:ASML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波在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ASML中国区员工人数已经超过2000人,相较去年有约10%的增长。”谈及未来发展趋势,沈波认为,当AI终端应用扩展到消费、工业等广泛领域,将带来半导体产业的全面发展,但同时AI发展也带来算力和能耗两大挑战。
| 应用端动态
30. 中国电子&中国电科: 中国电科与中国电子两大央企重磅联手,交叉持股下属企业。
31. 小鹏: 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目标2026年实现规模量产。
32. SAS:据美国软件公司SAS Institute在北京的一名员工透露,该公司在华运营25年之后,已经完全撤出中国市场,同时解雇了全部400名员工。SAS Institue公司成立于1976年,总部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卡里市,提供数据管理、统计分析、预测建模、数据挖掘、商业智能等全流程解决方案,微软、谷歌、亚马逊、红帽等巨头都是其服务客户。
33. 影石:影石Insta360联合第三方团队推出的影翎Antigravity A1全景无人机,其计算芯片采用地瓜机器人全新一代旭日5智能计算芯片。据了解,该芯片具备10TOPS AI算力,深度优化BEV、3D Occupancy等算法并兼容Transformer模型,可完成端到端全栈计算,提升无人机的避障精度与飞行稳定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