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贝岭的新一代IGBT单管产品BLG80T65FDK7,采用了其新一代微沟槽多层场截至(Trench Field-Stop)IGBT技术,该先进工艺通过微沟槽结构增加载流子注入效率,优化了导通压降。为高效率、高频率的电力电子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核心技术:先进Trench Field Stop工艺的性能飞跃
BLG80T65FDK7的出众性能,源于其采用了业界先进的沟槽栅场截止(Trench Field Stop, T-FS)技术。这项技术通过对IGBT内部结构的深度优化,实现了导通损耗与开关损耗的理想平衡,精准地满足了现代电源变换器对能效的极致追求。
首先,该技术显著降低了器件的导通饱和压降(Vce(sat)),使其典型值低至1.60V。在光伏逆变器和UPS这类需要长时间工作的应用中,Vce(sat)是影响导通损耗的关键参数,更低的数值意味着器件在导通时自身发热更少,从而直接提升了整机的转换效率。
其次,BLG80T65FDK7拥有优异的开关性能,这对于日益追求高频化的电源设计至关重要。经过优化的内部结构使得该IGBT具备快速开关的特性,有效降低了开通损耗(Eon)和关断损耗(Eoff)。更低的总开关损耗意味着系统在更高频率下运行时依然能保持高效率,这为减小磁性元件体积、提升功率密度和降低系统总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并联应用与高可靠性而生
在大功率设计中,多个IGBT并联使用是常见方案,但这对器件的一致性和均流特性提出了严峻挑战。BLG80T65FDK7的一大突出特点是其饱和压降Vce(sat)具有正温度系数。这意味着当器件结温升高时,其导通压降会随之增大。这一特性使得在并联应用中,电流能够自动实现均衡分配:温度稍高的器件因压降变大而分流减小,从而有效抑制热点,避免了个别器件因过流而导致的“热失控”风险,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BLG80T65FDK7内部协同封装了一颗快速软恢复反并联二极管(FRD)。这颗二极管经过专门优化,拥有较低的反向恢复电荷(Qrr)和时间(Trr),在高频硬开关电路中能够有效减小IGBT开通时的电流尖峰,从而降低开通损耗并改善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表现,其性能优势在高频应用中尤为明显。作为一款面向工业级应用的产品,BLG80T65FDK7的工作结温范围宽达-40℃至175℃,使其能够从容应对各种严苛的工业及户外应用环境。产品采用行业通用的TO-247封装,这种封装不仅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也为工程师的安装和电路布局提供了便利。
- 双路LDO稳压器:芯片内置两路高精度LDO。其中,LDO V1可提供5V或3.3V电压,最大输出电流达250mA,精度高达±2%,主要为MCU等核心负载供电,并支持通过外部PNP晶体管扩展电流能力。LDO V2/VEXT则输出5V电压,最大电流150mA,用于为CAN收发器和其他板上负载供电,并具备对电池和接地的短路保护功能。
- 灵活的控制与诊断:TPT1169xQ支持16位、24位和32位SPI接口,方便MCU对其进行配置、控制和诊断,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芯片集成了多种唤醒机制,包括本地唤醒、远程总线唤醒和选择性唤醒,并具备唤醒源识别功能,有效降低系统在休眠或待机模式下的功耗。
- 强大的监控与保护体系:为了确保系统安全,芯片集成了可配置的超时和窗口看门狗(时间范围8ms至4096ms),实时监控MCU运行状态。此外,LDO具备过压/欠压保护、短路保护、过温报警及关机保护等多重保护机制。当检测到严重故障时,专用的LIMP(跛行模式)输出管脚会发出指示,便于系统采取应急措施。
- 看门狗:支持Window窗口模式、Timeout超时模式和Autonomous自主模式。
- 总线故障保护:±45 V。
- 总线引脚保护:±8kV IEC61000-4-2接触放电。
- 封装:DFN3.5X5.5-20L,芯片封装工艺有利于AOI自动光学检测。
- AEC-Q100 Grade 1标准。
应用场景:赋能四大关键领域
凭借其在能效、开关速度、并联特性和可靠性上的综合优势,BLG80T65FDK7已成为众多高端电力电子应用的理想选择:
- 太阳能(Solar):在光伏逆变器中,无论是主流的Heric拓扑还是三相NPC拓扑,其高效率和高可靠性都能最大化太阳能的利用率,提升发电收益。
- 不间断电源(UPS):低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整机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和散热系统的压力,为数据中心等关键负载提供可靠保障。
- 充电桩(Charge):650V的耐压和80A的通流能力,完全满足主流充电模块的设计需求,而其高效率则有助于缩短充电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 焊接设备(Welding):强大的功率处理能力和在高温下的稳定工作特性,确保了焊接设备在持续大电流输出时的可靠性与耐用性。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