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为电子是上海艾为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英文名叫Awinic,成立于2008年6月,总部位于上海市。该公司是专注于高性能数模混合信号、电源管理、信号链等IC设计,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可穿戴、智能音箱、车载电子、IoT等领域。目前公司员工数量近千人,其中技术人员近700人,累计取得国内外专利607项、软件著作权123项、集成电路布局设计专有权590项。艾为电子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为15.81亿元,同比增长57%,净利润9148.66万元;综合毛利率28.9%;研发费用支出为2.53亿元,占总营收的16%;上半年累计出货量超过了31亿颗。
艾为电子在国内的代理商有中电港、世平、信和达、商络电子等。
艾为电子2008年成立,2014年12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公开转让,2020年从新三板退市,2021年8月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该公司主要涵盖“声、光、电、射、手”五大产品线,包括音频功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前端芯片、马达驱动芯片等。目前艾为电子拥有42种产品子类,产品料号超过1300款,2023年度产品销量约53亿颗。除了手机市场,近几年艾为电子还将产品扩展到了汽车和工业市场,客户覆盖了包括小米、OPPO、vivo、传音、TCL、联想、比亚迪、现代、五菱、吉利、奇瑞、零跑、微软、Samsung、Meta、Amazon、Google等众多品牌客户,以及华勤、闻泰科技、龙旗科技等知名ODM厂商。接下来就请跟随芯查查一起探究一下艾为电子的发展历程吧!
初创阶段:挑战与突破
故事要从2008年说起。
那一年, 有一位毕业11年,刚从第一家创业的公司离开的年轻人孙洪军,联系上张新梅、李烨,以及他在华为和启攀微电子时的同事程剑涛,共同决定创业。于是,孙洪军出资241万元、张新梅出资97万元、程剑涛出资81万元、李烨出资81万元,总共出资500万元,成立了艾为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
此时,正逢中国山寨机市场蓬勃发展之期,双卡双待手机,甚至是多卡多待手机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艾为第一颗芯片就定位在了双卡双待SIM卡驱动器上。2008年就推出了其第一颗多SIM卡驱动器AW6302,单芯片就可实现多SIM卡的控制,相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更节省PCB电路板面积。在国产手机的推动下,该芯片很快被市场所接受,一度占有了全球市场份额的60%+,成为全球出货第一的芯片。
艾为电子第二颗起家的芯片是音频功放芯片。随着手机越来越普及,其所附带的功能也越来越多,那时还涌现出了主打音乐播放的音乐手机。不少人直接将手机当作音响来播放音乐,但受技术限制,当时手机的扬声器驱动器设计普遍存在缺陷,音频输出过大就会造成严重失真,影响音质。
看到此需求的艾为电子,在2009年,率先推出了防破音高性能D类音频功放AW8145,加入了NCN防破音技术,响度大于普通产品。2010年推出了第一代模拟接口K类音频功放产品,该产品在5V CMOS工艺框架下,采用两倍闭环正电荷泵架构,突破了手机锂电池电压的限制,使音频功放可以输出更大功率,并采用了获得专利的防破音限幅设计,让音乐声放大的同时保持波形不失真且不发生破音,一举获得当时功能机用户的青睐。
2010年也是中国手机市场的转折之年,政府开始对华强北进行治理。山寨机进入第二个阶段,抛弃了白牌策略,纷纷转型为品牌厂商,也开始从功能机转向智能手机。手机行业品牌有数百家之多,可以说百花齐放。
在电源芯片领域,过压保护是一大设计难点。功能机时代,手机充电保护设有独立的TVS,智能手机初期改用OVP保护。2010年,艾为电子率先推出降压OVP系列产品,用常规工艺实现了耐高压。艾为当时主推的芯片是AW33905,过压保护的响应时间可以做到同类产品的最优效果,并打入主流手机品牌。
2011年,小米推出1999元的智能手机,中国手机行业快速步入智能手机时代。功能机为主的山寨手机市场逐步走向覆灭,一众华山寨机厂商开始在联发科技Turn-Key方案的支持下转战智能手机市场。另外,财大气粗的传统手机厂商华为、中兴、酷派、联想等品牌也杀入到了智能手机行业,加上小米、魅族等新进入者,中国手机市场一片繁荣。艾为电子也开始推出智能手机相关的产品。
- 2011年,艾为电子推出首款FM低噪声放大器产品Easy FM,很快成为海外品牌客户的标配功能,这是艾为首次进入射频小器件领域;在电源芯片方面,推出了自主智能矩阵呼吸灯驱动芯片;在其擅长的音频功放芯片方面,艾为电子率先推出K类变形金刚方案,可自由切换AB类D类模式,加入了TDD噪音抑制技术,抑制射频噪音,兼顾好音质、大音量、低功耗、低EMI。
- 2012年到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进入战略调整阶段,小米手机推出,山寨机市场规模受到打压,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等手机厂商推出的产品逐渐变成市场主流,OPPO和vivo开始强势崛起。此时,手机行业开始进入到了依赖运营商渠道的中华酷联时代。
- 2012年,艾为电子针对智能手机率先推出第六代K类音频功放产品,加入了开环电荷泵技术,功率恒定保护喇叭,为品牌客户的智能手机带来了“艾为好声音”;另外,也率先推广四模并联LED背光驱动芯片。
- 2013年,率先推出容式手势识别+灯效二合一的系列产品;推出GPS低噪声放大器产品。
- 2014年,产品方面,推出了集成双级AGC模拟的智能K类音频功放产品,由于加入了双级AGC技术,提升了智能手机的音质和音量。运营方面,艾为电子完成了5.8亿颗芯片的出货,30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同年,艾为电子完成了股份改制。而且从 2014年开始,艾为电子开始投入研发数字接口的K类功放,命名为数字智能 K 类音频功放,2017年开始陆续推出相关产品。
伴随中国手机市场快速成长
2015年,智能手机全面进入4G时代,智能手机卖点频出,智能手机销量开始趋于稳定,基本上每年都有14亿台左右的出货量。但市场格局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中华酷联”时代,进入到了华米OV时代,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5的企业分别为三星、苹果、华为、小米和OPPO,前5家企业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近10亿台 。
- 2015年,艾为电子推出高压三级AGC模拟智能K类音频功放,加入了三级AGC技术进一步提升音质和音量;电源管理芯片方面,推出公司首款电荷泵多模LED闪光灯驱动芯片。公司运营方面,艾为电子业绩创新高,实现了销售收入2.34亿元,而且成为了新三板的挂牌企业。
- 2016年,艾为电子推出集成开环电荷泵技术模拟智能K类音频功放产品,加入了开环电荷泵技术,无需外部电感,减少空间;还推出了带浪涌的OVP产品AW328XX系列。
- 2017年,音频功放芯片方面,艾为电子推出自适应升压数字智能K类音频功放,加入了前馈双AGC技术的数字智能K类功放,自适应Boost升压,减小功耗,消除射频干扰,集成前馈双级AGC,智能消除音乐杂音,且推出了独特的音效和喇叭保护算法SKTune;电源管理芯片方面,艾为电子首创MCU+Flash架构,内置音乐同步功能的炫彩灯效SoC AW221XX,还首创了 FC封装过压保护OVP芯片;射频芯片方面,其首款LTE低噪声放大器产品开始推向市场。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艾为电子开始进入马达驱动芯片行业,推出首款高压触觉反馈驱动芯片AW869X。
- 2017年,也是艾为电子首次启动海外招聘之年。
- 2018年后到目前,进入到了5G时代,国产手机厂商在全球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国产替代加速,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全面崛起,而且其他消费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和工业电子也得到发展。再加上中美贸易的摩擦,给中国芯片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艾为电子抓住机会,在这个时间段得到快速发展。
- 2018年,艾为电子在音频功放芯片方面,推出高压集成DSP的数字智能K类音频功放产品,配合SKTune算法,提升音质,保护喇叭;电源管理芯片方面,推出公司首款“音随我动”呼吸灯驱动芯片和应用于NB-IoT的Buck芯片;推出OQ降噪技术的LTE LNA AW5008系列及全系列射频开关产品;马达芯片方面,推出带F0检测/F0跟踪的单芯片高压触觉反馈驱动芯片AW869X。
- 2019年,音频功放芯片方面,艾为电子推出无DSP集成喇叭温度保护的数字智能K类音频功放,集成了喇叭电压电流检测,及温度保护技术;电源管理芯片方面,推出公司首款PWM指数调光三路背光驱动芯片;射频前端芯片方面,推出极低功耗锗硅GPS低噪声放大器AW150XX系列,高功率天线SRS开关;马达驱动芯片方面,推出高压触觉反馈芯片(支持F0检测)、常压触觉反馈芯片(支持F0检测),以及32微步步进马达驱动芯片。
- 2020年,音频功放芯片方面,艾为电子推出无DSP集成喇叭IV检测的数字智能K类音频功放,具有智能升压Boost,喇叭IV检测,智能能温度保护功能;电源管理芯片方面,推出面向可穿戴产品的线性充电芯片;射频前端芯片方面,推出高压天线调谐开关;马达驱动芯片方面,推出高压线性马达驱动芯片(全模式闭环控制),集成MCU的高精度压感AFE检测芯片。
- 2021年,艾为电子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募集资金30.35亿人民币。这一年,艾为电子产品出货量达43亿颗,销售额达23.27亿人民币。
- 2022年10月,艾为电子车规级研发中心落户临港,其车规中心总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将集成研发中心、实验中心、测试中心、展示平台在内的完整生态链。项目建成后将具备4万平方米的大型洁净实验室,作为车规级芯片可靠性研发、电性能测试检测等技术的场地环境支撑。
- 2023年,艾为电子顺利通过TUV NORD质量认证服务公司的审核,并获得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声明证书,这标志着艾为电子在车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方面的标准符合性、有效性取得了又一进展。
- 2023年10月,艾为电子触觉反馈芯片AW86907QNR-Q1通过AEC-Q100车规级可靠性认证。AW86907QNR-Q1具有高压11V输出能力,能提供更强的10ms级瞬态响应、线性马达F0检测和自动追踪功能,能更好地适配马达单体F0的离散性,保证效果的一致性、ACC闭环自动刹车技术可以保证更好的刹车质感,还原真实的按键效果模拟体验、1ms的极速响应时间让延时无处遁形,可在方向盘上实现按键的触觉反馈,为终端智能设备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的操作体验。AW86907QNR-Q1采用车规级Wettable Flank QFN封装。
- 2023年11月,艾为电子参与制定IEEE 2861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参与方还包括腾讯、华为、小米和OPPO等。该标准的发布旨在定义一个通用的接口和振动波形描述文件,统一移动终端与游戏之间的交互协议,从而减轻各端研发团队的适配工作量,并且能为触觉反馈的大范围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参编单位之一,由艾为电子提供的触觉反馈芯片及配套算法等相关技术为IEEE 2861国际标准的发布提供了重要支撑。
- 艾为电子在触觉反馈产品领域形成了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完整的产品系列,主要包括常压、电荷泵升压、电感升压三类产品,并配套有Tiktap算法。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手柄、汽车智能表面等智能硬件领域。自2016年以来,艾为电子抓住触觉反馈第一波浪潮,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突破,从单纯的触觉反馈硬件芯片发展成为集硬件芯片、软件算法和效果调试能力一体的触觉反馈解决方案,形成了完整的触觉反馈体系,产品已得到Meta(原Facebook)、OPPO、小米、vivo、三星等知名品牌厂商的认证和使用。
- 2023年11月,艾为电子顺利获得国际公认的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颁发的ISO 26262:2018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流程认证证书。这标志着艾为电子已经按照ISO 26262:2018标准要求,建立起完全符合汽车功能安全最高等级ASIL D级别的产品开发和管理流程体系。
- 2023年12月26日,由艾为电子作为第一起草单位,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归口,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维沃移动通讯有限公司、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起草的音频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分别为《音频用智能诊断集成电路功能要求》(T/SICA 005—2023)和《音频用集成电路信号传输与控制接口要求》(T/SICA 004—2023)。不仅如此,艾为音频团队不断在技术和工艺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与国际一线厂商尝试推出12寸晶圆90nm BCD产品,既提升了芯片集成度和关键性能,也打开了产能瓶颈,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产品交付能力。
- 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25.31亿元,净利润达到5101万元,近三年研发费用累计投入15.2亿元,其中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占比49%,电源管理芯片占比35%,信号链芯片占比13%;年出货量超过53亿颗,创历史新高。
可以看到,艾为电子从双卡双待SIM卡驱动器芯片起步,到如今产品涵盖音频功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前端芯片、马达驱动芯片等四大类芯片,广泛应用到了智能手机、蓝牙耳机等可穿戴设备、IoT模块、智能音箱、汽车,以及工业等领域。
结语
从2008年成立至今,艾为电子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公司凭借着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全球化战略,逐步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艾为电子也在积极布局下一代技术产品,力争在全球芯片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Tips
截至发稿前,芯查查已收录艾为 电子 物料数据、应用方案,datasheet,国内外及同品牌替代料等信息。进入芯查查艾为 电子品牌页即可查看相关数据。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