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品牌故事 | 手机到汽车,CIS企业豪威成长史

来源: 芯查查资讯 作者:程文智 2024-11-18 09:49:00
相关专题
#IC品牌故事

 

豪威是豪威集团-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英文名叫OmniVision,集团总部位于上海,研发中心和业务网络遍布全球,年出货量超过123亿颗。是一家图像传感器、模拟、触控和显示驱动,以及微控制器等产品,可应用于手机、安防、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物联网、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工业和医疗等应用领域。 
 

在国内的代理商有 中电港 、艾睿电子、世平、文晔等。

 

近年来,随着背照式和堆栈式技术的不断发展,CMOS图像传感器(CIS)从智能手机逐渐向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汽车电子等诸多细分市场拓展。根据Yole的统计,2023年,豪威以11%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销售额第三。那么豪威是如何成长为CMOS图像传感器的头部企业的呢?请跟随芯查查一探究竟吧! 

 

梦想启航

故事要从1974年说起。
 

那一年,有4 位来自中国的华人留学生 在美国硅谷成立了一家半导体IC设计公司,那就是豪威科技,英文名为OmniVision。这4位联合创始人分别是CEO洪筱英、负责模拟电路设计的陈大同、负责数字电路设计的T.C Tshu,以及负责市场推广的吴日正。
 

豪威从创业之初就选择了图像传感器领域,而且是最新的CMOS技术。其实,当时图像传感器还是CCD技术当道,CCD技术的主要玩家是索尼和松下。
 

据陈大同回忆,在1995年,全球只有2到3家初创公司在开发CMOS图像传感器,不过在1996年2月的世界固态电子电路大会(ISSCC)组织的一个CIS讲习班,人满为患,此后半年内,有20到30家公司杀进了该领域。其中 还包括英特尔、惠普、索尼等国际厂商,每家都有几百人的团队, 投入了几亿美元在做CIS项目。此时的豪威仅是十几人的小团队。
 

在整个团队的加班加点下,豪威在1997年成功开发出了全球首颗单芯片彩色CMOS图像传感器(CIS)。相比传统的4芯片组CCD图像传感器,CIS在成本、体积和功耗上都有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提升,让手机拍照的梦想成为现实。

 

初露锋芒

随着技术的成熟,豪威开始在消费电子市场中逐步站稳脚跟。1999年,豪威推出了其第一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产品,那时候CIS开始大量用于电脑摄像头,豪威占据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
 

2000年,豪威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市场爆发,随着电脑摄像头,数码相机的市场的快速增长,CIS需求激增。豪威也在这一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也是在2000年,索尼成功开发出了第一款CIS产品IMX001。其实索尼在1996年,在CIS风潮的推动下,正式进军了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
 

此时,拍照手机开始兴起,CIS逐渐成为了手机摄像头的标配,豪威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进军拍照手机和数码相机领域。

  • 2002年 ,豪威推出了全球首个手机CIS芯片;
  • 2003年 ,为了深化与代工厂的合作,豪威与台积电合资成立了采钰科技,以整合传感器的后端制造服务;
  • 2004年 ,推出了全球第一款130万及200万像素的手机CIS芯片;
  • 2006年 ,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NSTC CIS芯片;
  • 2007年 ,苹果公司的第一款智能手机iPhone问世。同年,豪威推出全球首创背照式技术CIS样品。
  • 2009年 ,豪威凭借着先发优势,成功进入苹果供应链,成为iPhone3GS的CIS供应商;
  • 2010年 ,豪威的手机拍照CIS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50%,迎来了自己的鼎盛时期。

那时候大部分的手机厂商都是豪威的客户,包括中国大陆的很多手机公司和方案公司。

 

从美国公司到中国公司

在市 场占有率快速提升的时候,豪威在技术上也不断推陈出新,2013年,推出了首颗基于PureCel技术的CIS芯片。2015年发布夜鹰技术的雏形——RGB-IR方案,2017年在业内首推夜莺Nyxel技术。
 

不过手机CIS市场竞争异常激烈,2011年,苹果在iPhone4S上引入了索尼,并且在2012年发布的iPhone 5后置镜头传感器中全面拥抱索尼,而OmniVision只能供应前置摄像头传感器。
2014年开始,iPhone 6系列中,索尼成为了苹果手机所有摄像头传感器的独家供应商。 豪威被踢出了苹果供应链。
 

由于丢掉了苹果这个大客户,豪威营收遭到重创。
 

2015年,豪威在纳斯达克退市,被由华创投资、中信资本和金石投资等中国投资者以约19亿美元现金收购。2016年初完成私有化并成为北京豪威的全资子公司,自此,豪威正式成为了中国企业。
 

此后三年,豪威经历了多次收购动荡期。 先是在2016年7月29日,北京君正发布重组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北京豪威科技全部股权和另一家计算机类的新三板公司。 初步作价约120亿元,收购北京豪威100%股权。 不过并购失败了。
 

2017年6月5日,韦尔半导体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筹划收购北京豪威。 不过由于遭到了北京豪威一位大股东的强烈反对,最后在2017年9月24日终止了收购。 韦尔股份第一次重组失败。
 

2018年4月,韦尔股份重启收购计划。 5月14日晚间发布重组停牌公告,开始第二次收购北京豪威。 最后2018年11月,韦尔股份以合计约152亿元的价格,将北京豪威收入囊中。
 

2019年4月,该并购案成功通过了美国CFIUS审查; 6月5日,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 到7月30日,北京豪威85.53%的股权成功过户至韦尔股份名下。 至此,韦尔股份通过直接及间接持有了北京豪威100%的股权。

 

多元化布局

韦尔股份收购豪威成功后,豪威迎来了国内大量华为、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的订单,其技术研发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升。

 

2020年,豪威推出的首款DCGHDR技术手机CIS——OV48C被多家手机厂商旗舰机所采用。2024年,豪威首款TheiaCel技术手机CIS芯片实现量产,推动图像传感器技术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进入2000年代后期,豪威的CMOS图像传感器产品线开始向更多领域扩展。除了数码相机和手机,豪威还将目光投向了其他行业,如安防监控、汽车、医疗设备等。随着物联网的兴起,豪威的传感器逐渐成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系统、无人机等设备的核心组件。
 

特别是在汽车行业,豪威抓住了智能驾驶和自动驾驶的风口。 豪威在2004年进入车载CIS市场,2005 年即开始量产第一颗车用图像传感器。 目前豪威产品线齐全,旗下汽车CIS产品覆盖30万-830万像素产品线,能满足产品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倒车雷达影像、行车记录仪扩展到电子后视镜、360度全景成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驾驶员监控(DMS)等领域。
 

在客户合作方面,豪威科技与多个知名汽车品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例如, 豪威的多款汽车CIS产品已通过AEC-Q100认证,并在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的汽车中得到广泛应用。此外,豪威还与保时捷等欧洲大型车厂深度绑定。在中国市场,豪威也逐步渗透,理想ONE和零跑汽车C11等本土造车新势力均搭载了豪威传感器。
 

此外,豪威还在医疗影像领域展开了布局。其图像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内窥镜、医学影像设备和手术机器人等领域。豪威通过不断技术创新,逐渐确立了自己在多个领域的市场领导地位。

  
结局

2020年代,豪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随着5G、AI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崛起,豪威再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豪威的图像传感器不仅用于传统的智能手机、安防监控和汽车,还在AI智能家居、机器人、无人机等新兴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
 

为了应对5G时代对更高分辨率、更低功耗和更高处理速度的需求,豪威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致力于推出下一代图像传感器。公司正朝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等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快速迈进。
 

从一个小型创业公司到全球影像巨头,豪威经历了无数的挑战与机遇,凭借其不懈的创新精神和对技术的执着追求,成就了如今的辉煌。未来,希望豪威可以为世界带来更多更智能的视觉解决方案。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