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品牌故事 | 从通用仪器“弃儿”成长为全球TOP半导体公司,Microchip 做对了哪些事?

来源: 芯查查资讯 作者:程文智 2024-07-29 09:23:02
相关专题
#IC品牌故事
Microchip的前身是通用仪器(General Instrument Inc)的微电子部门,随后被分拆出来独立运作,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发展壮大之后,成为了一家市值超过490亿美元的跨国半导体公司。

Microchip是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的简称,中文名叫微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总部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钱德勒。

  
Microchip在2024财年营收为76.34亿美元,毛利率65.4%。其主要产品包括MCU、MPU、FPGA、模拟与接口产品、存储产品、以及时钟等产品。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汽车、消费、航天和国防、通信以及计算等市场领域,服务客户超过12.5万家。

  
Microchip在国内的代理商有中电港、艾睿、安富利、贸泽电子等。


与其他由个人创业起步的公司不一样的是,Microchip的前身是通用仪器(General Instrument Inc)的微电子部门,随后被分拆出来独立运作,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发展壮大之后,成为了一家市值超过490亿美元的跨国半导体公司。接下来请跟随芯查查一起探究一下Microchip是如何从默默无闻成长为行业巨头的吧!

 

前身:通用仪器半导体部门
 

故事要从1923年说起。

  
那一年,通用仪器在纽约成立。20世纪50年代,该公司总裁Moses Shapiro(摩西·夏皮罗)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收购计划,重点关注东海岸的公司。

  
1960年,通用仪器收购了位于纽约牙买加平原的通用晶体管公司(General Transistor Corporation),进入半导体市场。General Transistor成为通用仪器的半导体部门。

  
1965年底,通用仪器半导体部门招来了CMOS工艺的发明者Frank Wanlass,他为该部门定下了未来发展方向,那就是MOS集成电路。

  
到了20世纪60年末和70年代初,通用仪器将其半导体部门更名为微电子部门。此时,通用仪器微电子公司成为了先进MOS集成电路的领先供应商,拥有庞大的产品线:

  • 早期计算器芯片;
  • 时钟及时钟-无线电芯片和模块;
  • 电视调谐器和电视游戏芯片;
  • 音乐芯片和声音发生器;
  • 文本转语音合成器;
  • 数字电压表芯片;
  • ROM、SRAM、EAROM(电控可变ROM)
  • 通信芯片,包括UART、P/SAR和P/SAT(可编程同步/异步接收器和发送器)

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阿波罗11号登月舱内就使用了该公司的频率控制产品。

  
1975年,通用仪器与Honeywell合作开发并推出了一种早期的16位微处理器,型号为CP1600。该微处理器使用了内存映射I/O,但通用仪器并没有为该处理器的总线开发传统的外围芯片。

  
不过,通用仪器开发了一款名为PIC1650的I/O微控制器来扩展CP1600的I/O功能。而且通用仪器在1976年推出了PIC1650微控制器(MCU)。

  
1986年,通用仪器率先利用铷原子钟研发出了直接数字合成技术,该技术成为了日后数字数据服务兴起的关键要素。

  
不过,半导体业务从来都是一项艰难的业务,投入大收益小,技术更新又快。到了20世纪80年底,通用仪器微电子公司大部分较旧的芯片设计都已经过时,其母公司不愿意在半导体工艺技术和芯片设计方面进行大量投资,以跟上市场需求。而且,到了20世纪80年底中期,通用仪器微电子公司出现了亏损,通用仪器认为没有理由将其利润投资于一个亏损的部门,但该部门还有一些拥有高额的利润的产品线存在。

  
因此,对制造芯片失去兴趣的通用仪器公司在1987年12月12日,将通用仪器微电子公司分拆为全资子公司,并启用了一个新的名称Microchip Technology。

  

全新的Microchip并没有止住下跌趋势,业绩继续下滑。1989年,以红杉资本为首的投资者财团收购了Microchip,并在A轮融资中为其提供了1,200万美元的资金。

  
一年后,1990年2月,Steve Sanghi(史蒂夫·桑吉)加入Microchip,并担任高级运营副总裁,当时Microchip的新投资者开始寻找新的CEO。当时Microchip的年营收大概是7,000万美元,但每年亏损1,000万美元。新融资进来的1,200万美元,很快就要耗尽了。

  
但投资者拒绝向Microchip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Microchip在破产的边缘徘徊了近9个月,最终该公司又获得了1,050万美元的B轮融资。此时已到了1991年10月,Steve Sanghi晋升为CEO,他与他的高管团队开始努力寻找让公司的半导体工艺技术实现盈利的办法。

 

转型与突破:现场可编程PIC18系列

 

Microchip选择的战略是专注于微控制器(MCU)。由于Microchip在售的MCU产品仍然使用PIC1650架构,其设计和工艺技术过于陈旧,而且PIC1650的开发工具也很简陋,根据Gartner的统计,1991年Microchip的MCU销售额在所有MCU公司中排名第23位。

当时Microchip面临两种选择,基于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的MCU和基于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的MCU。如果选择基于ROM的MCU,芯片的单位成本很低,其中的代码与数据将永久保存(除非坏掉),不能进行修改,但是其风险比较大,在产品设计时,如果调试不彻底,很容易造成几千片的废片;而基于EPROM的MCU,具有可擦除功能,擦除后即可进行再编程,但其缺点是需要使用紫外光线照射一定的时间,也就是需要在MCU中封装一个“石英玻璃窗”,因此封装成本很高,基于EPROM的MCU单位成本是基于ROM的MCU单位成本的10倍。

  
当时市场对低成本,现场可编程MCU的需求很强烈,Microchip意识到它已经拥有满足这一需求所需要的技术。通过将现有的EPROM技术与其8位PIC1650架构相结合,Microchip创建了一种电可擦除、现场可编程MCU,并且可以封装在廉价的塑料DIP封装中。因此,在1993年,Microchip推出了业界首款带有片上EEPROM存储器的现场可编程MCU PIC16C84。

  
MCU市场从来不是单纯靠硬件就能胜出的,它需要一个与包含芯片配套的软件和开发套件等在内的工具链。Microchip为其PIC微控制器发布了基于Windows的开发工具和低成本开发套件,此外,该公司还提供相应的培训及配套资源,开始为其PIC架构MCU构建生态系统。

 

由于PIC16C84的推出,Microchip从1991年的第23位上升到了第13位。也是在这一年,Microchip成功实现上市。

  
进入21世纪,Microchip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对高性能、低功耗的MCU需求迅猛增长。Microchip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需求,加大了技术研发的投入。

  
2001年,Microchip推出了PIC18系列MCU,该系列产品具备更高的处理能力和更多的集成外设,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明星产品。同年,该公司还发布了MPLAB集成开发环境(IDE),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且易用的开发平台,这一系列技术突破,帮助Microchip在嵌入式系统市场中建立了坚实的技术优势。

  
在市场扩展方面,Microchip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策略,不仅加强了在北美和欧洲市场的销售网络,还积极开拓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通过当地分销商和代理商的合作,Microchip迅速在这些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到2005年,Microchip在MCU市场中的排名升至第3位;到2006年,还成为了MCU市场销售额第一的公司。2011年9月,Microchip卖出了第100亿颗PIC MCU。到2011年,Microchip每年售出的MCU数量超过10亿颗。
 

买买买:30年收购18家公司
 

Microchip的成长不仅体现在技术和市场份额的提升上,更体现在其全球化战略上。它在财务和技术方面站稳了脚跟后,便开始了积极的收购战略。Steve Sanghi曾在媒体采访中提到,Microchip选择的是一条有机增长的道路,借助连续收购邻近市场中的中小企业来应对半导体行业增长放缓的趋势,进而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他将这种收购策略称作“扩张”。

  

也就是说,Microchip倾向于收购那些与其核心业务紧密相关的企业,且更希望收购运营良好,开价很高但成功的企业,而不是那些商业模式失败,濒临破产的企业。到目前为止,Microchip收购的企业如下:

1995年

收购无线安全公司KeeLoq

2000年

收购模拟和混合IC公司TelCom Semicinductor,加速独立模拟集成电路产品扩张

2008年

收购触摸屏技术公司Hampshire company

2009年

收购C编译器公司HI-TECH Software

2010年

收购WiFi芯片公司ZeroG Wireless,让Microchip跨入“物联网”

2012年

  • 收购电容式感应技术公司Ident Technology,获得悬浮手势技术
  • 收购WiFi和蓝牙IC公司Roving Networks,加强其物联网技术优势
  • 收购Standard Microsystems,使其在PC、USB和以太网连接的嵌入式控制器方面,以及汽车娱乐系统联网和无线音频方面领先

2013年

收购非易失性存储器IP公司Novocell Semiconductor
2014年

  • 收购均衡器和铜轴收发器芯片公司EqcoLogic;
  • 收购蓝牙SoC公司ISSC Technologies,增强蓝牙技术,继续加强面向“物联网”市场的产品的竞争力;
  • 混合信号和高压IC公司Supertex,增加了面向医疗、照明和工业细分市场的高压和混合信号解决方案

2015年

收购网络和消费类IC公司Micrel

2016年

收购MCU和触摸解决方案公司Atmel,巩固了MCU市场的地位,并提升了公司在工业、汽车和消费类电子等领域的竞争力

2018年

收购FPFA、模拟、RF和混合信号IC公司Microsemi,获得FPGA产品和技术

2020年

收购GPS和精密授时IC公司Tekron International

2024年

  • 4月11日,Microchip完成收购VSI Co. Ltd.,该公司是提供基于汽车 SerDes 联盟 (ASA) 车载网络 (IVN) 开放标准的高速、非对称摄像头、传感器和显示连接技术和产品的行业先驱。
  • 4月15日,收购Neuronix AI Labs,以扩展其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上部署的高能效、支持 AI 的边缘解决方案的能力。

‍根据Microchip最新的2024财年财报,2024财年净销售额为76.34亿美元,环比下降9.5%,毛利率为65.4%,净利润为19.07亿美元。

图注:Microchip官网财报截图

可以看到Microchip从一家亏损的小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长期盈利的跨国大公司了。

 

面向未来:持续创新与发展

 

进入2020年代,Microchip继续在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和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领域发力。公司不断推出高性能的FPGA、混合信号和安全芯片,为全球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Microchip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突破。通过整合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器和AI算法,公司为下一代智能汽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和用户体验,也为Microchip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此外,Microchip还积极推动绿色科技的发展,通过创新的电源管理和低功耗解决方案,助力全球节能减排。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也为其赢得了更多客户的信赖和支持。


Microchip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到如今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巨头,Microchip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灵活的市场策略和坚定的客户服务理念,成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Tips


截至发稿前,芯查查已收录Microchip 400+种应用方案,datasheet覆盖收录Microchip物料达70%+,国内外及同品牌替代料信息。在芯查查Micirochip品牌页即可查看相关数据信息 。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