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在左 收购在右,行业洗牌正在进行中...

来源: 芯闻路1号 2023-09-26 14:55:36
袁玉欣
hey,大家好我是编辑-玉欣,欢迎来到我的主页。想了解行业内的榜单,探讨行业发展,欢迎大家留言。

行业寒冬已过了一段时间,“寒气”蔓延之际,有的企业宣告破产,有的企业抓紧机会游猎收购。一面是破产一面是收购,都说在寒冬,有些行业却在悄悄洗牌。


01  破产清算,原地解散


近期半导体行业一些大厂难抗萧瑟的寒风,破产的破产,解散的解散,据芯闻路1号不完全统计,近期有10家企业终止了相关业务。

生的轰轰烈烈,死的默默无闻。厦门联创曾是全国首批认定的十一家著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之一,还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微控制器系列产品开发和数字电视显示专用芯片开发的主要承担单位,成功开发了具有中国自主版权的数字高清晰电视显示专用主控制芯片、LED新型电光源专用控制芯片等产品。时代芯存项目总投资130亿元,致力于开发及生产搭载最新PCM技术的存储产品,是中国第一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相变存储器工厂。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论是OPPO关停芯片设计业务解散哲库,还是星纪魅族终止自研芯片业务,都充满了遗憾和可惜,壮士断腕,弃车保帅皆是无奈之举。虽然自研芯片是大势所趋,但其中成本和代价却是不可估量,投入大量的资金、人才和时间,但却无法在短期获得回报,还没见到芯片的影子呢就已经停了,真就初见即终面。或许对于这些品牌厂商而言,收购一家成熟的芯片公司才是最快的途径。


除了表格中的奇点汽车、拜腾汽车,还有很多中小型整车厂企业在2023年也在默默下场。造车是个大工程,需要不断融资不断投入才可能有结果,整车行业呈现出一个越强越强的马太效应,中小品牌在打出知名度之前都处于一个危险境地,投资人可能随时不买账。


表格里的企业在通告中不约而同提到了 “订单下跌”“库存积压”“行业疲软”等情况,这也是很多电子企业特别是消费类电子所面临的客观现状。从2021年开始,电子制造业好像进入一个怪圈,原材料、房租、人工、水电等硬性成本不断上涨,但产品需求一直在降低。或许是产业链发生变化,产业升级失败;或许是成本太高,导致入不敷出;亦或许是受疫情冲击,经营进入困境,无法回归市场,但这些企业都曾风光无两。


02  并购整合,驻高护城河
 

有人退场就有人上场,不仅仅是上场,更是逼向舞台的最中央。  
 

“并购整合”是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企业通过收购的方式快速占领“新高地”,获得新的技术和资源,提高生产规模和竞争力,加强业务护城河,快速占领新兴市场并实现快速发展。或垂直强化现有业务,实现优势整合或互补;或补足现有短板,横向扩张城池。

  
收购不仅仅是企业间的交易,更是企业对未来前瞻性的布局,通过企业的并购脚步可以看出企业的野心和对未来的判断,也能说明一些行业巨头的新的动向,本文芯闻路1号对2023年半国内导体领域的18起收购案进行详细解读。

AI火热,芯片大厂和科技公司争相布局
 

今年最火的AI赛道,国内有美团和昆仑万维进行收购,这两家都是非半导体领域的公司,属于终端向上游布局。收购光年之外并不是美团的AI大模型初尝试,在此之前,美团早将目光放到AI上。而昆仑万维本就是AGI,结合之前转让新能源控股子公司的举措,此次收购是表明昆仑万维直接押注人工智能,收购交易完成后,昆仑万维将完成AGI与AIGC全产业链布局。


大厂收割封装制造产能  
 

表格统计口径内,有6起案例是有关封装和制造的。其中,封装有2起,晶圆生产加工有4起。


国内消费类存储器竞争较为激烈,存储行业周期性又比较强,需要时刻洞察行情。江波龙是存储器企业,这次收购封装厂商完善了其产业链布局。除了收购力成以外,江波龙还收购了SMART巴西工厂。半年内两次出手收购,大概是看到存储回暖是趋势,看好下半年存储行业。而近期确实有存储市场回升的迹象,三星、SK海力士、长江存储等存储大厂也有调涨的动作,预计将NAND闪存价格提高3%-5%,以试探市场反应。


晶圆制造有4起案例,包括比亚迪电子、环球晶、赛微电子、TCL中环。晶圆制造是半导体产业链中最核心也最难攻克的环节,对于赛微电子这类芯片设计厂商而言,收购晶圆厂是给企业发展开启“加速跑”模式,而对于本就是晶圆制造的半导体厂商而言,多点收购将产业资源集中利用,打造更为强大的规模优势。

  

芯片设计领域遍地生花,汽车领域持续火热 
 

半导体行业寒意不断,但车规领域却逆势火热,特别是有了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加持,汽车半导体的热度一直呈上升趋势。


统计口径内,芯片设计领域的并购有7起,包括4起汽车领域、2起物联网、1起消费领域的。
芯力特是拥有车载CAN、LIN收发器芯片的模拟IC厂商,目前累计出货量超过1亿颗,与国内外十余家主机厂以及300余家Tier1/Tier2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环旭电子收购泰科电子汽车无线业务,深化布局车联网产品。鸿海收购国创半导体SiC部门,以支持鸿海电动车事业,加速鸿海电动车的交车。汽车电子是纳芯微过去一年增长最快的业务,此次收购纳芯微进一步完善技术IP组合,拓宽在无线连接、通用信号链、等领域的可能性,开发汽车、泛能源等领域的产品。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