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有强大的终端应用市场,包括通信、智能家电、汽车、工业等终端,芯片应用消费占比全国超过一半。广州和周边地区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的最大集散地和消耗地。作为广东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广州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集成电路领域,广州的发展也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据芯查查企业SaaS(XCC.COM)收录的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产值202.08亿元,同比增长52.28%。2022年1-6月,实现总产值111.22亿元,同比增长44.01%。
承担补足制造短板的发展重任
据芯查查企业SaaS(XCC.COM)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22年9月31日,广州市共有121家集成电路强相关企业。根据行业类型细分,共有设计公司78家,占比64%,封测公司11家,占比9%,制造公司(晶圆加工)6家,占比5%,半导体设备公司26家,占比21%。
需求带动效应大,制造薄弱,是整个大湾区的普遍特征。而坐落在以设计业发达著称的深圳之旁,广州则重点承担着补足制造短板的发展重任。发展集成电路建设自有体系的供应链成为广州保持电子信息产业领先优势的重要考量。
2017年底,广州首个晶圆制造项目—粤芯项目,落地中新广州知识城,建成了国内第一座以虚拟IDM为营运策略的12英寸芯片厂,也是广州第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填补了广州制造业“缺芯”空白。2020年实现产值210亿元,2021年产值超地过240亿,同比增长16%。据官网介绍,粤芯半导体项目计划分为三期进行,计划总投资约370亿元。一期及二期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占地14万平方米,一、二期主要技术节点为180-55nm制程,三期技术节点为180-90nm制程,实现模拟芯片制造规模效应和质量效益。三期建设全部完成投产后,将实现月产近8万片12 英寸晶圆的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产能规模,满足大湾区制造业的功率分立器件、电源管理芯片、混合信号芯片、图像传感器、射频芯片、微控制单元等芯片需求。
随着粤芯项目落地后,广州的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等上下游产业也开始发力。芯查查企业SaaS(XCC.COM)数据显示,广州目前已吸引了昂宝电子、广芯微电子、广东晟矽、广州联芸、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系统与应用研究院等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研究院项目的聚集。

图注:粤芯半导体二期效果图
除粤芯项目之外,2022年2月8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官网正式公布广州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根据计划,2022年广州市重点建设正式项目共650个,年度计划投资3452亿元;建设预备项目共130个,年度计划投资188亿元。据统计,780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4.55万亿,年度计划投资3640亿元。在广州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中,涵盖多个半导体产业项目,涉及模拟芯片、碳化硅芯片、MEMS传感器等领域。

初步建成“一核两极多点”发展格局
从广州2022年重点建设项目表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黄埔区政府作为广州改革开放起步较早的地区,始终在推动产业创新中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数据显示,黄埔集聚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超120家、占广州90%以上,初步奠定了由芯片设计、晶圆制造、芯片封装和集成电路测试四个主要环节及支撑配套产业构成的产业链格局。同时,黄浦区也是大湾区芯片消费和应用市场拓展的主要基地。在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年会暨供应链创新发展大会(第24届)上,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勇就指出,目前,黄埔已形成八大支柱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超2300亿,汽车产业产值近2000亿元,每年消耗芯片超50亿颗。
而在发展新兴技术方面,黄埔区也始终不遗余力。2020年底,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建设项目签约落户广州黄埔,主要聚焦大尺寸GaN外延材料生长、GaN微波毫米波器件与集成电路、GaN电力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等技术,总投资4.54亿元。
黄埔区的实力与众多举措也与广州提出打造“一核两极多点”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格局这一点高度契合。其中,“一核”指以黄埔区为核心,建设综合性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围绕集成电路制造,引入和培育一批高端芯片设计、关键材料设备、先进封装测试企业和重点创新平台。
“两极”是指增城区、南沙区。其中,增城区主要聚焦智能传感器和芯片制造等领域,充分发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加快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项目落地建设;南沙区则重点打造宽禁带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全产业链基地。同时鼓励越秀、荔湾等广州其他各区推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应用。
总体而言,广州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相比北京上海属于后发之城,庞大的产业需求和终端应用市场已经形成,但仍需大量进口高端半导体产品。但另一方面,广州一直都是我国一个工业和制造业的高地,依托着相对扎实的制造业基础与浑厚的高等院校实力,在半导体产业上,广州完全具备发展产业所需的经济实力、人才基础、产业基础、市场条件加之政府对产业的大力扶持,相信 广州未来的半导体产业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广州的芯地图与芯格局也必将徐徐打开,逐渐完善。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