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二季度机械硬盘出货量同比下降 45%
2.力积电回应到法国投资半导体,目前重点仍在本省铜锣厂
3.东方晶源发布EDA计算光刻平台
4.台积电占全球四分之三 28nm 芯片市场,收益仍可观
5.北京:加快推进关键元器件、重要设备等攻关突破
6.2022全球车用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亿美元
7.比亚迪半导体济南研发中心正式签约
8.一汽红旗多合一 CTP 动力电池总成首台 A 样机成功下线
9.一季度全球电子系统设计营收约35.4亿美元,同比增长 12.1%
10.手机产业链 IC 设计、代工厂商库存水位持续上升
1.2022 二季度机械硬盘出货量同比下降 45%
7 月 16 日消息,据 Trendfocus 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 年第二季度机械硬盘(HDD)出货量同比大降 45%,仅有 4500 万台,与 2010 年平均每季度 1.62 亿台的峰值销量相差甚远,而主要原因是客户方面的需求减弱。
机械硬盘出货量的下降与固态硬盘(SSD)价格的下降不无关系,NAND 制造商在 2022 年第二季度将 TLC 和 QLC NAND 的晶圆价格降低了 8~13%,预计第三季度将进一步降低 5~10%。

图片来源:Trendfocus
2.力积电回应到法国投资半导体,目前重点仍在本省铜锣厂
据台媒报道,力积电董事长黄崇仁先前被报导,直击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马克龙甚至邀黄崇仁到法国投资半导体事业。
对此,力积电近日举行线上法说会表示,黄崇仁确实受邀前往法国参加国际性的产业高峰论坛,是一个很正常的商务活动。
市场传出黄崇仁近期搭乘私人飞机全世界考察,针对是否在法国进行半导体投资,力积电对此回应,如果要合作的话,要花一点时间,现在重点还是在台湾省的铜锣厂。

3.东方晶源发布EDA计算光刻平台
7 月 16 日消息,东方晶源微电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晶源”)发布基于云端的 EDA 计算光刻平台 ——AeroHPO 全流程协同优化系统,成为国产 EDA 和一体化良率解决方案“云”部署商。
该系统沿用东方晶源自主研发、全球率先工程应用的“全芯片反向光刻掩模优化(ILT)”技术,同时依托于公有云平台,可为客户提供 28nm 及以下技术节点的制程建模、基于 ILT 的掩模优化、设计规则与掩模规则检查(DRC / MRC)、光源掩模联合优化(IRO)、严格物理光刻仿真、DPT 版图拆分及光刻性能检查(LRC)等全产品线功能与服务。

图片来源:东方晶源官微
4.SA:台积电占全球四分之三 28nm 芯片市场,收益仍可观
7 月 16 日消息,据 Strategy Analytics 机构报告,在经历了十年后,台积电 28nm 芯片仍拥有可观的收益。台积电、联华电子正在进一步扩大 28nm 产能。2021 年,28nm 晶圆代工总营收超过 72 亿美元(约 486.72 亿元人民币),台积电占约四分之三的营收份额。
台积电仍然在投资 28nm,将于高雄设立生产 7nm 及 28nm 工艺的晶圆厂,预计 2022 年动工,并于 2024 年开始量产。另外,台积电将成立子公司日本先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JASM)在日本熊本市提供代工服务,初期提供 22/28nm 工艺的初始技术。JASM 在日本晶圆厂计划于 2022 年开始建设,2024 年底投产。

图片来源:Strategy Analytics
5.北京:加快推进关键元器件、重要设备等攻关突破
7 月 17 日消息,据北京发布,北京市与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中科院联合到怀柔科学城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强调,打造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新高地。建好国家实验室。紧抓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两装置五平台”要加紧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年底前实现正式运行。健全基础设施集群开放共享、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科学仪器与传感器产业,搭建相关应用场景,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科学谋划能源相关产业,构建新材料产业工程化平台,建设纳米科技园和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积极布局生命科学相关产业,打造生命健康科学小镇。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指出,围绕科学仪器和传感器发展,加强工程师队伍建设和产业对接,加快推进关键元器件、重要设备等攻关突破,更好发挥创新孵化和产业带动作用。

图片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
6.TrendForce:2022全球车用碳化硅器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亿美元
7月17日消息,据研究机构TrendForce预测,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导入碳化硅功率器件,2022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7亿美元,2026年将进一步攀升至39.4亿美元。
目前碳化硅功率器件份额主要集中于欧美日IDM大厂,如意法半导体、安森美、Wolfspeed、英飞凌、罗姆,这些巨头目前还正在积极向上游衬底材料环节布局,已试图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碳化硅器件性价比和供货稳定性,未来随着衬底材料制备、加工技术进步,模组设计、封装工艺迭代,碳化硅器件有望从高端车型逐渐渗透至中低端车型,加速汽车电动化进程。
TrendForce指出,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上汽、广汽等车企正在进行碳化硅全产业链布局,为本土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北京晶格领域、西安晟光硅研等企业在相关关键技术上已取得较突出成果。

图片来源:TrendForce
7.比亚迪半导体济南研发中心正式签约
7 月 17 日消息,昨日,济南弗迪电池项目通线活动正式举行。活动上,济南高新区与比亚迪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比亚迪半导体济南研发中心项目进区协议》。
比亚迪半导体济南研发中心将围绕比亚迪半导体产业生态,开展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 IC、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等相关产品的研发、销售与服务。
业绩预告显示,比亚迪 2022 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 28 亿元-36 亿元,同比增长 138.59%-206.76%。

图片来源:比亚迪官方微博
8.一汽红旗多合一 CTP 动力电池总成首台 A 样机成功下线
7 月 17 日消息,一汽红旗K001-111kWh 动力电池首台 A 样机近日成功下线,支撑 E001 等车型首发配置装车,迈出了红旗 EV 动力电池新平台开发重要一步。
K001-111kWh 动力电池是一汽首款自主开发的多合一 CTP 动力电池总成,拥有高安全、高集成、智能管理、20min 快充等特点。
据介绍,K001-111kWh 动力电池总成采用无模组集成形式,同时与 DC / DC、OBC、PDU 集成实现能量管理与分配,较上一代平台产品,实现零件数量减少 23%,体积成组率提高 26%,质量成组率提高 10%。此外,该动力电池支持中压平台实现 20min 快充目标。

图片来源:一汽红旗官网
9.一季度全球电子系统设计营收约35.4亿美元,同比增长 12.1%
SEMI 旗下的电子系统设计联盟近日发布市场统计报告显示,全行业营收今年一季度达到 35.40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1%,创出历史新高。
根据报告所划分的产品和应用类别包括:IC 物理设计和验证当季营收下降 7.5% 至 6.312 亿美元;PCB 和多芯片模组(MCM)当季营收增长 1.4% 至 2.933 亿美元;半导体 IP 当季营收增长 23.7% 至 13.765 亿美元等5类。
从区域上看,美洲地区依然是该行业最大市场,今年一季度市场规模达到 15.22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5%,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市场一季度体量为 13.203 亿美元,同比增速 13.2%。

图片来源:网络
10.手机产业链 IC 设计、代工厂商库存水位持续上升
在疫情持续升级,俄乌冲突,以及全球通胀共同作用下,导致终端需求转弱,虽然车用及工控、服务器等需求维持旺盛,但包括笔电及手机等在内的消费电子销售已经明显疲软,驱动芯片、模拟芯片、消费类 MCU 等接连降价,部分成熟工艺芯片或将面临供过于求的挑战。
以手机芯片产业链厂商的库存水平为例分析指出,今年第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许多公司的库存周转天数出现明显上升的状况。射频芯片代工大厂稳懋今年一季库存周转天数 150 天,比去年增加 17%,并且一季度营收同比下滑 6.9%,4、5 月营收更以 11% 的速度同比下滑;另一家代工厂宏捷科一季度库存同样同比增长 76%,营收下滑 42%,3-5 月营收均以 50% 的速度同比下滑。
稳懋和宏捷科的状况印证了连月来小米等手机厂商大幅砍单的消息。此外人机界面芯片厂商敦泰也深受手机市场放缓所累,一季度库存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 196%,而前 5 月营收比去年同期下滑 25%,4、5 月单月营收同比下滑幅度都在 4 成以上。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