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消息,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研究发展中心资深副总经理米玉杰表示,半导体产业短缺情况,需要 2-3 年时间,待新晶圆厂加入生产后才能解决,且与 2 年前相比,现在对未来需求的掌握度清晰许多。
米玉杰为台积电先进工艺领域大将,在最新一期国际电子电机工程师学会 (IEEE) 月刊杂志 IEEE Spectrum 中,谈及在半导体领域面临的挑战,他认为最重要的挑战之一,是确定每项技术的方案,这些技术将为台积电客户带来最大价值,并在可预期时间内提供解决方案。
米玉杰表示,即将推出的 3 纳米就是如此,将在 5 纳米推出的 2 年半后接替该工艺技术,也就是在今年问世,目前也正进行 2 纳米技术开发。
米玉杰说,目前工艺技术已推进到接近原子尺度,过去可透过微调工艺实现下世代工艺技术,但现在每一代新的工艺,都必须在电晶体架构、材料、工艺与工具上找到新方法。
米玉杰指出,在自己的半导体职业生涯前期,只要透过更好的微影工艺 (lithography) 来微缩电晶体,就能发展出新工艺技术,但以现在而言,要迈入下世代工艺需要更多创新,而找到够多优秀工程师也是另一大挑战。
半导体短缺则是另一项他必须面对的难题。米玉杰认为,必须要 2-3 年时间,待晶圆代工新产能上线,才能解决产业短缺情况。
米玉杰指出,半导体产业错失需求成长的讯号,但也在这种情况中学到很多,并正投入大量资金来扩建新产能。
米玉杰在台积电任职超过 20 年,对先进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 技术开发与制造贡献良多,成功开发出 90 纳米、40 纳米及 28 纳米技术,而后更率领团队研发 16 纳米、7 纳米、5 纳米、3 纳米等更先进的工艺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