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发展概述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其概念最早是由比尔盖茨于1995年在《未来之路》一书中首次提出 ;1998年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的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其下属的Auto-ID中心更是于1999年首次提出了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基础上的“物联网”概念。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将“物联网”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并对物联网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意物体之间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的计算等发展愿景。随着电子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物联网”更被认为是利用各类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红外感应器等装置设备,采集所需要的声、光、电等数据信息,并利用各类通信和网络协议,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具有互联互通功能的一种网络。
2020年是5G的商用元年,5G极大地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但物联网也在网络安全、数据处理与存储、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 5G 移动通信的技术特点
5G技术的发展能够为物联网提供高速的移动通信网络服务,以满足物联网对于远程控制和高速网络信息传输的需要。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了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 :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eMBB主要面向移动互联网用户,即以“人”的需求为中心,并为之提供高速、便捷的移动网络服务 ;uRLLC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对于网络的时延和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物联网行业应用,以实现“人”与“物”之间进行信息的高速传输 ;mMTC主要面向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以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为目标的应用需求,海量的信息数据在众多的“物”与“物”之间进行采集和传输,组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物联网络。
二、 5G 技术对物联网发展的推动作用
5G对物联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当前的物联网行业所使用的无线电通信技术已经能够满足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等绝大多数物联网场景的应用,但现有的无线电通信技术还难以达到5G的传输速率以及其所连接的设备规模。
5G技术应用于物联网中,一方面能够为物联网行业应用提供高速率、低时延的通信网络,以满足车联网、远程医疗等对于网络速率与可靠性具有较高要求的物联网应用场景 ;另一方面随着5G网络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及其所接入的物联网设备的增加,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实现工业物联网、无人机的远程控制供了必要的通信技术条件。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