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对国产芯片打赢翻身仗抱有希望

来源: 中国经营报 2021-12-03 22:05:20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要经历三个阶段,政策驱动阶段,政策+市场驱动阶段,现在开始进入市场驱动新阶段。”12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指出。

  

  陈清泰表示,如果把眼界放得更开阔一点,把电动汽车定义为这场变革的全部是不妥的,叫一场汽车革命更确切。前半场是电动化,但不局限于电动化,在这个过程中,给其他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太多的机会,由于他们大胆地大规模进入,使电动化成为了这次变革的基础,也就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电动化转向低碳化、网联化和智能化阶段,竞争更加激烈。低碳化是刚性指标。

  第三阶段是全球汽车企业在中国发力。“从今年开始,全球大品牌车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在燃油车方面,中国是一个全球参与竞争的市场,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由原来主要是中国车企竞争,演变成全球车企参与竞争。”陈清泰指出。

  同时,近期芯片短缺引起业内再次深入思考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问题。

  “闭关锁国肯定是不对的,但产业链的安全要保障,如何恰当地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陈清泰指出。

  中国在全球汽车产销量大约占3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产业链问题对我们而言可能更加重要。这次疫情冲击给汽车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又带来了机会。通过这次芯片灾难,国产芯片能否打一个翻身仗,从陈清泰掌握的调研情况看,这个势头已经开始,并有希望。

  两个因素影响着我国芯片市场,一个是全球供应不足,另一个是高端芯片。在AI领域的高端芯片还没有形成一个垄断或者固化的产业格局,这给新进入者带来了机会。

  “所以,在短缺的情况下,使中国的汽车生产企业有意、退而求其次选购国产芯片,对国产芯片是一个历史性的机会。在追赶型的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产品研发出来之后找不到市场出口,因为原来的产业链已经被固化,企业认为放弃成熟的产品,少花一点钱进行换新,冒这个风险划不来。”陈清泰表示。

  非常可喜的是,国产芯片进入市场之后,汽车公司大胆地使用了,实践证明是很好的,这增强了各方信心,局面开始发生变化。

  “但是会不会再退回去,这个风险是存在的。所以,对于芯片生产企业来说,需要继续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服务。”陈清泰介绍,从目前来看,国产芯片企业做得很好。使用中国芯片的反映中有这样的好处:中国芯片迭代的速度要比国外厂商迭代速度快2到3倍。另外,中国的芯片企业和汽车厂商的互动做得非常好,这样对双方都有利,对于车企,能够把自己的需求通过交流反映在芯片身上,对于芯片企业,能够更了解它后续的需求,也有利于快速迭代提高芯片技术。

  “但是,能不能继续努力,在芯片等卡脖子技术方面要有所进步。”陈清泰提出。

  当前的高端芯片市场,比如车用AI芯片方面,产能还没有固化,网联化、智能化的产业链也没有固化,所以,我们在传感器、雷达等网联化、智能化有关的核心零部件做到全球去,甚至于做到全球的最高水平,这个可能性,陈清泰认为是存在的。

  (编辑:张硕 校对:颜京宁)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