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英伟达宣布将以400 亿的高价收购软银旗下的ARM芯片公司,这是芯片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件收购案,如果收购成功,未来可能会影响现在世界芯片企业的格局。可该收购案的走向一直扑朔迷离,原本外界并不看好的此次收购,而且黄仁勋此前也突然松口表示:并不是一定要收购ARM。在大家都觉得英伟达此次收购将以失败告终的时候,以联发科为首的Marvell和博通三家芯片巨头却表示支持此次收购。
ARM在芯片领域的意义重大,如果一旦ARM公司的对外策略有所改变,全球的芯片领域不亚于发生一场大地震。ARM的营销模式是降低自己收益的同时,让客户的研发风险同样降低,收费低廉给予客户极大的自主权限。通过这种营销模式让ARM垄断了全球90%以上的芯片架构,市场上所有芯片大厂几乎都是ARM的忠实客户,在短短几年中ARM就建立了完善的生态圈。
这种快速吸引客户建立生态圈的营销模式,也是今天英伟达将要收购ARM的原因。软银自2016年收购ARM以来,这种“薄利多销”营销模式一直没有让其盈利,软银近些年的营收情况也并不理想,这也是软银为什么要将ARM卖给英伟达的原因。而当时的软银可以收购ARM,因为它只是一个投资机构,简单来说只是负责买卖,不干涉其公司内部的运营。但是如果出售给英伟达就完全不同了,英伟达本身就是一家老美的科技公司,对ARM的核心技术不可能没兴趣,而且可能会随意改变对外运营模式,而且一旦听从老美的命令实施制裁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两方直到都没有完成交易完全是因为外界的干扰,没有哪个企业希望一直低价为自己提供服务的ARM,在未来走向不确定性,掌握全球九成芯片企业基础架构的公司被老美所掌控。不仅我们国内反对,就连老美本土知名企业苹果,高通等公司同样表示反对。在科技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一旦ARM被收购成功,那么在以后和其他企业合作中,老美官方的意志将占据主导地位。比如我们国内数百条芯片生产线,每年生产中低端芯片千亿颗,一旦老美要求国内厂商以两倍甚至三倍的价格来购买使用授权,这时候怎么办,不用就要倒闭,用的话价格又太高,老美本土企业估计都要被扒掉一层皮,何况我们国家的企业。
此前国内外一直反对,包括黄仁勋也强调不是一定要购买ARM,让国内外的芯片企业都松了一口气,但是联发科,博通,Marvell三家公司突然表示支持此项交易。此次三家公司公开表示同意,背后又让人看到了老美的身影,因为三家企业中博通和Marvell美企,而联发科也被美资本操控,如今三大企业突然改口宣布支持可见是老美又想搞些“幺蛾子”了,目的不单纯。在联发科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称,此次并购会让联发科在内的同行业企业,变得更加有竞争力,还可以为市场用户带来更全面先进的产品。但是从目前的局势下来看,老美只会让你付出更多,不会让你得到更多。
然而根据知情人士表示,虽然联发科在内的三家公司表示同意,但是如果按照市场企业是否同意,来判定此次收购的最终结果,那么全球绝大多数芯片企业都不会同意。虽然这三家芯片企业在相关领域内有些话语权,但是涉及到大型收购的问题上,它们的表态并不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这次收购案能否成功,英国官方的决定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收购的走向。但是在此次收购开始之初,ARM创始人就向英国写信,希望能阻止此次收购。所以英国官方支持的收购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和英国一样有主导收购走向的决定性因素还有两个,一个是欧盟,一个是我国。
欧盟虽然在很多问题上一直跟随老美站队,但是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一定会果断站出来反对。芯片领域上出现任何重大改变,对欧盟的波及一样很大,老美能监听欧盟,在芯片规则上动手脚也不足为奇。
另外,我国的反垄断法也同样适用于此次收购案,只要参与的经营者,每年在我国的营业额超过20亿人民币,就已经可以用反垄断法进行制裁了。而且在2017年高通宣布收购恩智浦,获得全球包括美,欧盟等数个经济体的同意,却被我国否决了。
看到这里就放心了,虽然在芯片领域有话语权的三个企业同意,但是并不能左右收购结果,ARM这种可以掌握全球芯片企业命脉的公司,它的未来走向国外企业非常关注,我国同样不会放任不管,只要我们不同意,英伟达收购ARM就休想成功。
芯片3巨头支持英伟达收购案?目的不单纯
英伟达400亿收购案,获得三大巨头支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