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华为海思着手研究“芯片叠加技术”

来源: 科技听者 2021-06-28 20:04:00

华为在一开始的时候使用的芯片是联发科,这个情况一直到华为麒麟芯片的应用才开始得以改变。在这之后,麒麟芯片逐渐往高端上靠,华为的高端机型主要都使用自研芯片,竞争力也上升了一大截。华为虽然一直都使用联发科的芯片,但是华为主打中高端市场,所以华为已经摆脱了芯片依赖。

这也是华为能够和苹果,三星一较高下的原因所在,在麒麟芯片的加持下,华为走出了和苹果不一样的道路,成长为高端芯片市场的巨头。

麒麟是海思旗下的处理器型号,又因为海思基本制作芯片研究,所以麒麟芯片基本就是海思芯片的代名词。麒麟芯片的成功,不仅使华为在高端手机市场大杀四方,也弥补了我国在芯片设计这方面的空缺。

不过海思芯片虽然在芯片设计上很强,但也难免受到限制。因为海思芯片只是做的设计,生产制作还是要依靠芯片制造商。但是国内的芯片生产工艺落后很多,不支持生产海思的高端麒麟芯片,所以一直以来海思芯片都是由台积电生产。在老美向台积电发布禁令,禁止台积电生产海思芯片之后,海思的处境也就变得十分尴尬,空有好的设计却不能把产品弄出来。就像是作家有了好的灵感却没有笔写下来一样。

所以这两年日子不好过的不止是华为,海思同样不好过。而且华为有别的产业支撑,还不停发展副业来减轻压力,但是海思却不行,要不是华为的支持,海思早就支撑不住了。

另辟蹊径!华为海思着手研究”芯片叠加技术“。不过海思在逆境中也成长了很多,一直在寻找突破封锁实现自救的方法。最近,海思也是传出消息,找到了能够突破的方法——芯片叠加技术。据说运用这种技术,可以将两个芯片的性能叠加在一起。也就是说使用两个14nm芯片,将其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有7nm芯片的性能。不得不说,这个思路确实是有些别出心裁。华为芯片问题解决?海思找到新的突破方法。

不过想法独特归独特,这种技术也不是真的实现不了。而且海思既然透露了该消息,说明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从专业角度来说,芯片叠加技术和服务器多芯片是一个思路。我们都知道服务器之所以性能强大,是因为其装载了两个,四个乃至更多的CPU,其在工作时的性能不是单单一个提供的,而是数个CPU一同发力,共同组成了服务器的强大算法。

所以海思借鉴这个思路,在手机上装载两个14nm芯片,就可以达到7nm芯片的功能,虽然说现在华为最先进的麒麟9000是5nm工艺,但是7nm的性能也足以支撑华为很多中端手机出货了。

之所以选择14nm芯片,海思还是考虑到了国内芯片的发展。以现在国内芯片的发展,在今年年底上海微电子便可以交付国产DUV光刻机,而在明年年底就可以实现14nm芯片的量产。所以海思选择14nm芯片,或许在明年便可以实现出货。

但是芯片叠加技术也有很多难题,海思能否在明年实现芯片叠加技术的应用,还得攻克这些难题才行。比如说芯片占用体积问题,服务器之所以算力强大,是因为CPU多的缘故,但是这也占用了服务器的很大体积。虽然说服务器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占有了大量容积,但是CPU的确不容忽视。而现代智能手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轻薄,你说要是为了搞两个芯片整出来“诺基亚”那样的砖块来,谁还会买呢?

即便是最忠诚的花粉估计也是接受不了。有些人会觉得现在芯片这么小,两个芯片能占多少体积,提出这样问题的人未免把芯片叠加技术看得太简单了,想要将两个芯片一同利用起来不是简单地放置在一起就可以的。退一步说,忽略空间占用问题,耗能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两个芯片意味着两个芯片都在耗能,叠加在一起手机的续航能力要大大减伤。所以要解决芯片叠加技术,肯定要先增加续航总额和减少耗能。

不过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华为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很多人不知道,华为的研究其实很早就涉及多CPU互联技术。其在2016年就生产出了第一块两路互联处理器。虽然说华为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用于服务器,但是触类旁通,服务器和手机其实是一个思路,华为搞芯片叠加本身就是有很大优势的。

不得不说海思这一手还是有很大的成功希望的,届时或许华为可以凭此开创历史先河,同时也可以解决芯片被封锁问题。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