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海思芯片这么牛,为什么国内的手机厂家并没有采用?

来源: 搞机圈的柯基 2021-06-25 20:04:00

几个方面的原因:一、麒麟芯片的性能还需提高。2012年,华为的第一款手机芯片诞生,是40nm工艺的K3V2,由ARM架构打造,4核处理器。2007年,高通旗下一款移动处理器——Snapdragon S1诞生,65nm工艺制程,是全球首款达到1GHz主频的单核移动产品芯片。2012年,MWC 2012开幕,高通发布Snapdragon S4移动平台,28nm工艺制程。

可以看得出,同时期相比,华为的芯片比高通的略低一些,即使现在同为5nm的麒麟9000也弱于骁龙888。虽然联发科的芯片性能也就那样,但是其生产量很大且价格便宜,在低端产品上使用也能将就,所以很多的手机厂家还是挺乐意采购。

二、商业发展的需要,差异化竞争。从商业的发展角度看,国内厂家也不愿意采用麒麟芯片。比如,主打性价比的小米采用麒麟芯片,那怎么定价?定高了是不可能的,和华为同样的定价呢肯定没有竞争力,而定价低了则华为不乐意。就是说同在国内市场打拼,同质化芯片难以制定发展策略,只有区分才行,这就是手机市场芯片百花齐放,就有搭载A系列的苹果机,也有搭载联发科的米OV,同样米OV也不忘采用三星、高通的移动平台。如果米OV都采用麒麟芯片,那华为很难生存,估计打不过那三家。但是,为了未来发展,华为却将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基础架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三、技术、价格秘密。市场上销量最高的手机芯片是高通、联发科,而这两家却不生产手机。反观苹果如华为一样,绝不将手机芯片给别的厂家使用,而三星则是基于巩固霸主的位置将次一点的芯片放出来,顶级的芯片还是自家用。自己做手机、也做芯片,却将芯片开放给对手,则是不是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现象发生?而芯片需要和系统联合调校才用的最佳,则势必涉及到芯片的一些内部技术、秘密。同样的还有价格,这个可是企业的根本。

虽然我们喜欢国货,也已使用国货而自豪,但是商用的发展规则还是存在的。如果某一天华为以芯片为主,手机为辅的话,那么开放芯片的销售我想就来了。当然,还有产量上的原因,毕竟代工的产量是不能保证的,况且还不是大陆企业,如今的麒麟9000系列不能生产就是一个例子。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