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您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说到英伟达这家公司大家并不陌生,电脑显卡绝大部分芯片正是出自于这家公司,PC端独显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80%。ARM公司对于大家来说会略显陌生,只要说到华为麒麟处理器芯片与他的关系您便能够弄清楚这家公司的重要性。ARM是一家芯片架构公司,华为、高通、苹果、三星、联发科等众多芯片研发公司均使用的是ARM架构。那么,这两家该公司之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呢?
早在2020年9月14日,由英伟达与软银集团达成了一份400亿美元的收购协议(日本软银是ARM公司的母公司,这里不得不佩服孙正义的投资逻辑,不仅投资了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甚至ARM公司也被其收购)。这注定是一场充满了争议的收购,不仅是400亿美元的交易金额(将会创下半导体单笔收购金额的记录),主要是英伟达收购ARM公司的敏感性,毕竟此次收购有垄断芯片架构市场的嫌疑。想要通过各国反垄断机构并不容易,特别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国家。
英国和欧盟28个国家已经对英伟达收购ARM公司发起了审查,审查的最终结果可能会导致交易的终止。ARM仅是一家芯片架构公司(略显中性,并不会与芯片研发厂商竞争),英伟达却不同,一旦收购成功,英伟达是否会领用ARM的技术来胁迫竞争对手不得而知。收购成功意味着ARM公司将会彻底转变成为一家美国公司,相关行为将会受到美国法律的约束,他国芯片势必会再次遭遇打压。
说到这里有必要提及华为与ARM公司之间的关系,因为美国的缘由,ARM公司与华为公司已经中断了合作关系。ARM架构采用终身授权制度,也就是说华为当前依然可以使用ARBv8架构,之后任何研发任何新的架构将无法使用。虽说当前英国与欧盟率先发起了审查,即便通过了审查,按照当前的形式来看(美国不断变本加厉的打压我国高科技公司,众多公司被加入了限制名单),此次交易也并不会轻易得到我国的支持,被否决掉的可能性较大。
既然ARM对华为已经关上了合作的大门,华为芯片架构还有那些选择呢?一个是ARMv8架构基础上自行进行研发,从而实现更新换代的目的;一个是借鉴阿里巴巴的做法,采用新的RISC-V架构。个人较为支持第二种做法,毕竟RISC-V是一个开源架构,并不会受制于ARM公司的条条框框,阿里巴巴玄铁910芯片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这样一来华为芯片与系统将会全部独立,不在受制于人,RISC-V架构+鸿蒙系统也是一个不错的组合。
关于英伟达收购ARM的事情,您觉得是否会成功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