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在中国论坛中释出针对高速成长的中国 IC 市场提供晶圆代工服务的讯息,瑞信证券等外资法人指出,三星逻辑产能介于联电与中芯间、但远少于台积电,因此,仍无法撼动台积电霸业。

 

但港商马来亚证券提醒,三星在高阶制程的最新策略可能比外界预期还要积极,也意味着 2018 与 2019 年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在 7 纳米竞争将更为激烈。目前仍处于高成长的中国 IC 市场,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根据美系外资券商的预估,中国 IC 内部 IC 成长率为 20%,营收规模则高达 100 亿美元。

 

近期股价表现相对疲弱的台积电,昨天显然没有受到三星抢食市场大饼利空消息的影响,在麦格理资本与港商德意志证券等外资法人开始喊进下,国际资金昨天买超逐步扩大至 8,465 张的带动下,股价以上涨 0.86%的 176 元作收,表现相对优于大盘。

 

瑞信证券台湾区研究部主管艾蓝迪(Randy Abrams)表示,根据三星已经揭露的讯息,约当 8 与 12 寸晶圆的每月产能分别为 19 与 13.5 万片,合计产能介于联电与中芯之间,但仍落后给台积电。

 

艾蓝迪指出,三星扩大在中国晶圆代工服务的最大用意,在于苹果转投台积电怀抱,以及高通开始采用多代工策略后,需透过中国客户订单来弥补,目前三星半导体部门的营收比重中,有 50%来自晶圆代工(高通、凯为、安霸、超微 / 辉达、苹果)、20%来自于应用处理器、10%来自于自家晶片。

 

艾蓝迪认为,台积电在 2017 年 10 纳米与 2018 年 7 纳米,与苹果、联发科、海思等客户间的关系还是会很紧密,三星预计在 2018 年底、也就是 7 纳米开始采用极紫外光(EUV)技术时才会对台积电形成挑战。

 

不过,马来亚证券只指出,持乐观看法者认为台积电在 10 与 7 纳米制程正拉开与三星之间的差距,但事实上,这两家公司的产品进度是颇为接近的,10 纳米客户参与或许已结束,但 7 纳米大门还是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