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语:中芯国际的28nm终于落地,虽然相对于国外大厂要慢了不少,但是可见追赶的脚步,而且目前国内的芯片在这一个工艺级别上还是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随着订单越来越高,工艺水平也会随之改观。
中国晶圆代工业者中芯国际(SMIC)日前表示,该公司预期来自28奈米制程的第一笔营收将于今年底入袋;中芯执行长邱慈云在近日的第二季财报发表会上透露,该公司将在第三季开始最先进的28奈米制程商业化量产,并预期该制程节点贡献的营收将在第四季产生。
中芯已经计划以28奈米制程为高通(Qualcomm)生产Snapdragon处理器,尽管高通最近业绩表现不佳,中芯表示还有四家包括电视、机上盒以及其他消费性电子应用领域的客户,正在洽谈采用该公司的最新28奈米制程技术。
由于产能利用率超过了100%,中芯表示在第二季还不得不放弃某些客户的订单;而向来将台积电(TSMC)视为头号竞争对手的中芯,声称最近因为中国本地的强劲市场需求获益不少,第二季营收来自中国本土客户的贡献比例首度超越五成。
“中芯国际在2015年已经是连续第二季成长,我们也预期成长力道将延续至第三季;”邱慈云表示:“因为有部分客户正进行库存调整,中芯已经成功量产新产品,并维持良好的晶圆厂产能利用率。”
尽管整体智慧型手机市场成长趋缓,中芯国际表示部分中国手机领域客户仍持续扩张市场版图;中芯国际来自中国当地客户的营收在第二季持续成长,达到总营收的51.1%。而同时间中芯来自北美的客户营收则衰退了9%,占当季总营收比例来到32.0%;不过该公司预期,北美客户营收将随着28奈米制程量产回温。
虽然中芯国际预测其第三季营收可达到比第二季营收5.466亿美元多3%的成长率表现,该公司还不愿透露对第四季营收的预测。中芯表示,该公司将于2015下半年在中国展开两座新晶圆厂的量产,以因应客户需求;因此中芯预期第三季产能利用率将回落到九成。
同时中芯国际重申其2015年晶圆厂资本支出将达15亿美元,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中国政府的资金;中芯的资本支出预算是台积电的十分之一,后者在4月份时将2015年度资本支出预算减少了10亿美元,总支出额约会是105~110亿美元。
积极追赶竞争对手
在晶圆代工市场,中芯国际需要努力追赶其他竞争对手如三星(Samsung)与台积电,这些对手已经分别在今年量产14奈米与16奈米FinFET制程;台积电的28奈米制程早在近五年前就已经量产。
第二季中芯国际的最先进制程节点为40/45奈米,营收占据总营收比例为15.3%,较第一季的16.0%略减;该公司第二季的55/65奈米制程营收比例则由第一季的26.1%减少为25.2%,不过较旧的90奈米与0.13微米制程营收却有成长。
中芯国际计划在2020年开始生产14奈米FinFET制程,而着眼于中国政府正积极扶植本土半导体产业,该公司表示该量产时程有可能提前。不过其竞争对手也并非停滞不前,台积电表示预定在2016年第四季量产的10奈米制程开发已上轨道,并重申其7奈米制程将在2017年第一季进行风险量产的计画不变。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