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公司还未成熟量产10nm以下芯片

来源: 三体财经 作者:三体财经 2020-12-22 17:21:00

继12月上旬中芯国际爆发萧墙之祸,CEO梁孟松愤然离职后,中芯国际又遭遇新的打击。

福无双至,但坏事总是结对而来。

12月中旬,美国商务部说:已经启动对中芯国际事实上的全面禁运,不再允许使用美国技术的全球企业,向中芯国际出口高级芯片制造设备(即能够制造智能手机用10nm以下芯片的设备),包括EUV光刻机,高端蚀刻机等等。

对此,中芯国际回应说:本公司还未成熟量产10nm以下芯片,所以对公司短期内运营以及财务状况无重大不利影响。

但长期内呢?显然有重大不利影响,因为这意味着中芯国际想要依靠美国技术设备,研发7nm、5nm、 3nm等先进制程工艺的战略,会戛然而止。

也正是预见到如此,中芯国际股东和董事会们,在美国透风禁运以来,便积极准备暂停全押注先进制程工艺的动作,积极扩大成熟量产业务(14nm,12nm),挣点快钱;同时,邀请蒋尚义加入,主导进入先进封装和小芯片领域,搞技术相对不高的3D堆叠芯片,来提升技能。

直白点讲:先进制程的精细度不够,靠3D堆叠,把几个小芯片密装在一起的数量来凑。

这也是梁孟松被迫愤然离职的底层原因。梁孟松坚持的“全押注先进制程和自主创新”路线,与“中芯国际股东们先用成熟量产业务挣点快钱,然后进军技术相对简单的先进封装和小芯片领域”的路线,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同时,这也是一个历史重演,当初的联想,也曾经有过押注自主创新的技工贸,与只做西方不做的,看不上的贸工技之间的争斗。

最终柳传志的贸工技全面胜出,联想也就发展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那么,在我们强调半导体工业要全面国产化的今天,中国芯片半壁江山的中芯国际,又将走向联想的老路吗?

一声叹息!
      责任编辑:tzh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