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氛围感,是智能汽车的「顶级情商」

来源: 感光现象 作者:感光现象 2025-11-21 13:47:32

从开放协议到光源迭代,全面引领氛围照明新纪元。

 

知乎上曾有一个打动无数人的提问:“为什么有些人开车到家后会独自坐在车中发呆?”一个高赞回答道出了心声:“这是一个全封闭的空间,很适合发发呆。” 这短短一句话,揭示出汽车的深层角色演变——它早已不再是纯粹的代步工具,更是一个可以隔绝外界纷扰、容纳片刻沉思与放松的私人情绪容器

 

正是在这种对座舱情感价值日益增长的期待下,驾乘的乐趣与舒适度成为了消费者选车的关键。汽车氛围灯,作为能够最直接、最感性塑造车内氛围的元素,便从一项锦上添花的配置,成功晋级为打造智能座舱沉浸式体验的“标配”。它用光影的艺术,将冰冷的金属与皮革空间,转化为一个能回应情绪、营造归属感的“居所”。

从“照亮”到“交流”的百年演进

回顾历史,车内照明始于1920年通用汽车首次安装的顶灯,随后的应用主要以满足阅读、查看仪表等刚性需求。

而如今,现代智能座舱氛围灯是一个高度集成的系统。从功能上看,它集基础照明、氛围烘托、安全提示与智能交互于一体;从形态上看,它实现了从点、线、面到立体发光的跨越;从控制上看,它可通过手动、语音、屏幕乃至情境(如音乐律动、导航转向、温度变化)智能触发。  

纵览氛围灯的演变,清晰地印证了汽车行业从关注“车”到关注“人”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萌芽期:当LED因节能、寿命长首次被引入车内照明时,它的角色仅是基础照明与简单装饰,颜色单一,技术简单,市场接受度低,但却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1世纪初~2010年代中期,功能拓展期:随着汽车内饰设计开始追求个性化与情感化,氛围灯迎来了第一次飞跃。以2005年宝马iDrive系统为里程碑,氛围灯首次与车载娱乐系统联动,颜色也从单色走向多色与双色渐变切换,随后豪华车品牌跟进。

  
2010年代中后期~2020年代初,智能融合期:在智能手机与智能家居的普及浪潮下,氛围灯的角色愈发活跃。它与导航深度融合,以流动的光线指引方向;与音乐联动,随节奏变换色彩。尤其是特斯拉在2012年应用OLED技术,将光延伸到杯架、座椅下方等,极大地拓展了沉浸式体验的边界。

  
2020年代至今,全面智能化与个性化时代:在物联网、大数据与AI技术的驱动下,氛围灯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新阶段。它能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驾乘者状态,并自动调节。超过70%的消费者愿意为个性化灯光体验付费(自选颜色/模式,外观定制),灯光至此成为塑造品牌辨识度与满足个人情感诉求的核心要素。

  
当然,这一切转变的背后,是氛围灯价值的根本性升华。它通过色彩与动态效果,直接影响驾驶情绪——温暖的色调可舒缓疲劳,清冷的光色可提振精神。更重要的是,作为高效的信息传递载体,光几乎无需介质,能在嘈杂环境中清晰、无侵扰地传递信息,如导航指引或来电提醒,从而成为智能座舱中不可或缺的交互纽带。

 

驱动这一界面不断进化的核心引擎,正来自于光源技术本身的持续突破。

技术破局:从色彩挑战到智能光控的升维

当氛围灯从夜间的点缀升级为全天候的情感载体,其背后的技术挑战也呈指数级增长。主机厂追求的128色乃至256色的全色域、应对智能表面透光率损失的高亮度需求、以及实现复杂动态效果的精准控制,无一不对光源本身及其控制系统提出了苛刻要求。艾迈斯欧司朗的解决方案,正是直面这些行业痛点:

  
智能RGB(RGBi):将“复杂”封装于“简单”之内  
相比传统的RGB LED,内置了驱动与控制IC、且基于开放协议OSP的OSIRE® E3731i能够更轻松地实现动态照明。比如借助OSP,微控制器能向每颗OSIRE® E3731i发送指令并获取状态,实现高精度颜色校准和温度补偿,从而使得每颗LED都能呈现出较高的光学一致性和均匀性。 

图1.png

它的革命性在于:

集成化:将驱动和控制IC与LED芯片整合,出厂即预存有关LED颜色、亮度的检测数据,客户无需再进行繁琐的检测与校准。

 

简化架构:一个微控制器(MCU)即可串联控制高达1,000颗LED,大幅减少了控制器数量与线束复杂度,降低了系统成本与功耗。

全功能诊断:其IC自带诊断功能,集成过温保护、短路开路、通讯错误检测等功能,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开放系统协议(OSP):构建车载照明的“通用语言”

  
如果说RGBi是优秀的“演员”,那么OSP(开放系统协议) 就是让所有“演员”默契配合的“导演”。这项由艾迈斯欧司朗推出的开源、免授权协议,旨在解决行业生态割裂的根本问题。其价值体现在:

图4.png

生态开放:OSP是完全开源免费,任何带有SPI端口的MCU、任何厂商的LED或传感器、执行器等第三方设备均可基于此协议无缝接入,形成“即插即用”的生态系统。

  
实时响应:支持高达2.4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可实现超过200个RGBi设备在10ms内以16位精度更新红/绿/蓝颜色值,完美支撑音乐律动等实时动态效果。

  
系统级降本:通过高度集成与架构简化,无需额外MCU和复杂线束,为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演进铺平道路。

更重要的是,OSP为“可进化的氛围灯”提供了底层支持。基于该协议,车企可以更便捷地通过OTA不断推送新的灯光主题与交互模式——例如在节日期间自动切换为限定主题色彩,根据用户情绪状态推荐匹配的光效,或在辅助驾驶期间开启车内蓝光提醒等。这种持续更新的能力,让氛围灯从“静态配置”进化为“动态情感伴侣”,持续为消费者创造新鲜感与归属感。 

 

从智能单点(RGBi)到开放生态(OSP),艾迈斯欧司朗正通过底层技术创新,推动氛围照明从一项“功能配置”进化为可持续进化、高度集成的“系统平台”。

继续夯实:以高亮、可靠新品,拓宽设计疆界

在通过智能RGBi与OSP协议构建了面向未来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后,艾迈斯欧司朗并未停下产品创新的脚步。面对主机厂对更高亮度、更严苛可靠性以及更灵活光学设计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持续夯实产品矩阵,推出新一代OSIRE™ E3030 LED,旨在为定义下一代视觉焦点,提供关键的光源支撑。

图1.jpg
*OSIRE™ E3030 LED产品图

定义视觉焦点:为“全天候”与“隐藏式”设计而生

随着内饰照明不再区分昼夜,并对智能表面、高吸光性装饰材料(如钢琴漆、实木饰面)的渗透,光源必须具备更强的光输出能力以穿透介质,并保持卓越的视觉清晰度。OSIRE™ E3030正是为此而生,其约0.5W级的高光输出,确保了在任何环境光下,灯光效果都能成为清晰、夺目的视觉焦点,完美支持隐形式发光设计。

  
精准与可靠:为严苛车载环境注入确定性

在提供卓越光输出的同时,OSIRE™ E3030同样继承了艾迈斯欧司朗对品质与可靠性的极致追求。

精准色彩控制:凭借独立可寻址的色彩通道与丰富的可选波长,设计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色彩选择与混色灵活性,精准匹配品牌调性。

  
卓越颜色一致性:其独特的LED芯片三角形排列,确保了出色的角度颜色一致性,这对于耦合圆形导光管的光学设计至关重要,能实现均匀无瑕的效果。

  

车规级坚固性:产品通过AEC-Q102认证,具备抗振动设计与温度波动耐受性,其可靠结构能确保在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稳定运行。 

精巧与集成:赋能紧凑而高端的设计

E3030拥有3.0mm × 3.0mm的紧凑占板面积0.6mm的超薄元件高度,使其能轻松嵌入对空间要求极为苛刻的现代内饰设计中,为设计师释放了更大的创意自由度,助力打造更纤薄、更集成的照明模块。

  
从革命性的OSIRE® E3731i (RGBi) 与OSP开放协议所构建的智能控制生态,到新一代OSIRE™ E3030在高亮度、高可靠性上的关键补充,艾迈斯欧司朗正通过系统级创新与光源产品迭代的“双轮驱动”,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覆盖全域的解决方案。

  
正是通过持续的产品布局,才能为未来座舱的光效设计铺平道路,让光真正成为无限可能的情感化与个性化载体,持续引领汽车氛围照明迈向新的纪元。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