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 戴尔在华启动新一轮裁员,赔偿“N+3”

来源: 电子工程专辑 2025-09-10 09:22:23
戴尔已启动年内第三轮对华员工裁员计划,本周起将与受影响员工进行一对一沟通,最终离职日期定为10月10日。在此之前,员工可申请公司内部其他空缺职位,赔偿方案沿用“N+3”,但可选内部转岗名额“几乎为零”。

在多次公开否认“退出中国”后,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仍于近日启动新一轮在华裁员。

 

根据南华早报9月8日获得的消息,美国科技巨头戴尔(Dell Technologies)已启动年内第三轮对华员工裁员计划。两名知情人士透露,戴尔本周起将与受影响员工进行一对一沟通,最终离职日期定为10月10日。在此之前,员工可申请公司内部其他空缺职位,赔偿方案沿用“N+3”,但可选内部转岗名额“几乎为零”。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戴尔中国近三个月内的第三轮裁员:

  • 8月15日,首轮集中在厦门工厂生产线;
  • 9月12日,第二轮波及上海中山公园CDC研发中心;
  • 10月10日,第三轮“落槌”对象仍为上海五角场COE与厦门EMC存储事业部,客户端解决方案集团(CSG)亦在名单之中。

“每轮都说是‘局部优化’,但加起来就是‘一锅端’。”一位刚收到通知的工程师说,他所在的存储测试组原本30人,现在只剩3个留守,“领导自己也在找工作”。

 

戴尔财报显示,2025财年(截至1月31日)全球员工总数约10.8万人,比上一财年的12万人减少1.2万,降幅10%。公司把原因归为“业务现代化与成本纪律”,但细分数据透露,客户端业务运营利润同比下滑9%,中国PC市场更是直接跌出前五,Canalys最新季度报告已将其归入“Others”。

 

社交平台上,被裁员工晒出赔偿公式:

  • 工龄≥1年可拿“N+3”;
  • 工龄<1年按“N+2”封顶。

“到账数字好看,但下家不好找。”一位入职7个月的软件工程师透露,同类岗位在招聘网站缩量一半以上,“简历投出去,HR第一句就问‘能不能接受降薪30%’”。

 

截至发稿,戴尔中国未回应本轮裁员人数及后续安排。

 

而就在三个月前,戴尔全球副总裁还在公开场合重申“中国是重要市场”,并否认供应链外迁传闻。

 

8月,硬件博主@硬件茶谈在微博发布了一则“戴尔退出中国计划核心时间轴”的博文,该条博文的配图中详细列出了戴尔退出中国的时间节点:2025年第四季度厦门/成都工厂停产;2026年第一季度消费级PC线停售,并且不再签订企业服务合约;2026年第三季度上海研发中心迁往新加坡;2027年第三季度法律实体注销。

 

随后,戴尔官方回应称:“这是谣言,我们不会对谣言进行评论。”戴尔补充道:“戴尔将继续聚焦业务发展,致力于服务中国的客户及合作伙伴。”

 

早在2023年1月,《日经亚洲》就报道称,戴尔要求“显著减少在产品中使用中国制造芯片的数量”、“到2024年,戴尔要实现其产品使用的所有芯片都在中国以外生产”、“戴尔要求电子模块和印刷电路板等其他组件的供应商和产品组装商提高在中国以外国家的产能。”

 

戴尔并非孤例。过去18个月里,IBM关闭中国投资公司,研发实验室千人离职;美光暂停移动NAND产品线,上海、深圳数百岗位消失;微软上海AIoT实验室直接关灯,部分员工被劝“回流总部”。

 

戴尔在2025财年年度报告中曾表示,公司始终致力于严谨的成本管理,并与持续推进的业务现代化计划相协调,采取包括限制外部招聘、员工重组等多项措施降低成本,使投资与已宣布的战略和客户优先事项保持一致。"尽管面临这些艰难的抉择,公司仍将继续致力于赋能员工,并吸引、培养和留住人才。"

 

截至发稿前,戴尔官方尚未就此次裁员的具体规模和后续安排发表进一步说明,事件进展仍有待观察。

专题

查看更多
IC品牌故事

IC 品牌故事 | 三次易主,安世半导体的跨国迁徙

IC 品牌故事 | 开放合作+特色深耕,华虹的突围之路

IC 品牌故事 | Wolfspeed:从LED到SiC,被中国厂商围追堵截的巨头

人形机器人

市场 | 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龙岗开业

方案 | Allegro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应用提升效率、可靠性和创新

方案 | 爱仕特SiC三电平方案:突破工商储能PCS高效极限

毫米波雷达

毫米波雷达 | 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4D毫米波雷达技术全解析

毫米波雷达 | 有哪些热门毫米波雷达芯片和解决方案?

毫米波雷达 | 超百亿美元的毫米波雷达都用在了哪里?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