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 紧跟TI步伐,推出国产RISC-V产品全系列替代C2000

来源: 芯查查资讯 2025-07-18 11:55:45

2025年7月18日,在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的嵌入式系统分论坛上,来自深圳格见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格见半导体”)创始人兼CEO陈文斌发表主题演讲,题为“GS32-DSP(RISC-V)全系列替代TI C2000 DSP技术分享”,详细介绍了格见半导体基于RISC-V架构的GS32-DSP系列产品,重点阐述其在性能、生态和车规级可靠性方面的突破,展现了RISC-V在工业控制、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领域的国产替代潜力。

图:格见半导体创始人兼CEO陈文斌

据陈文斌介绍,格见半导体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高端实时控制DSP芯片设计,致力于数字能源、数字电源、工业自动化、智能汽车、机器人、高端家电和轨道交通等领域提供芯片解决方案。目前公司规模超100人,研发人员占比90%以上,核心团队来自华为海思、恩智浦、AMD等行业头部企业。

 

格见的GS32-DSP系列产品瞄准TI C2000系列DSP的国产替代,针对采样、控制到功率转换等核心环节,提供硬件Pin-to-Pin兼容和软件平滑过渡的完整解决方案。陈文斌指出,过去3-5年,国产替代趋势在全球供应链调整和地缘政治影响下已成为不可逆进程,尤其在2025年,随着国际市场对知识产权和自主可控的需求提升,RISC-V的开源特性为格见提供了独特机遇。

 

GS32-DSP系列:技术特性与性能优势

格见半导体的GS32-DSP系列基于芯来科技的RISC-V IP深度定制,所有关键IP全自研,确保无知识产权风险。陈文斌详细介绍了GS32-DSP的核心技术特性和性能优势:

高性能DSP指令集:格见在RISC-V架构基础上扩展了500多条定制指令,针对工业控制和电机领域的算法特点(如电流环路计算、PID控制、傅里叶变换等)进行优化。例如,电网并网角度计算中,GS32-DSP通过深度指令优化,将实时控制环路的计算量从数千周期压缩至更低水平,显著提升效率。

 

性能领先:在逆变器场景中,TI C2000的负载率高达90%,而GS32-DSP仅为27%,性能提升约30%。主频可达TI的2-3倍,整体性能翻倍以上,为未来10年的电力电子产品预留充足性能空间。在电机伺服场景(支持SVC和VF模式),GS32-DSP在复杂算法下性能提升25%。

硬件与软件兼容性:GS32-DSP实现与TI C2000的硬件Pin-to-Pin兼容,软件生态支持平滑过渡,降低客户迁移成本。产品支持主流实时操作系统,配备高效工具链和软件支持,确保工程化落地。

量产能力:GS32-DSP系列已实现全系列量产,包括0039、0049、0025等经典型号,以及最新135、157型号,量产进度仅晚于TI 6-12个月。产品已在高铁、地铁、电网和核电领域实现规模应用,例如高铁每列使用20颗芯片,每颗价值数百元,凸显其高附加值。

陈文斌特别强调GS32-DSP在车规级可靠性方面的突破。产品针对汽车等高安全场景,遵循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采用自研IP和芯来RISC-V IP的组合,确保全球发货无知识产权风险。格见与芯来科技的合作被陈文斌称为“最重要和正确的选择”,通过深度定制和全自研IP,GS32-DSP在电力电子领域展现了卓越的实时控制能力。

生态建设与市场进展

在生态建设方面,格见投入大量精力优化RISC-V工具链和软件生态,以弥补客户对RISC-V成熟度的担忧。陈文斌表示,尽管RISC-V相较ARM生态仍需完善,但格见通过工程化支持和性能优势,已成功打动客户。目前,格见已导入TI C2000头部客户(约200家)的近一半,2025年目标导入400家,2026年底力争达到1000家,在工业控制领域站稳脚跟。

GS32-DSP系列广泛应用于数字电源、数字能源、工业自动化、智能汽车、高端家电和具身机器人等领域。陈文斌以高铁应用为例,强调产品的社会价值远超经济效益。展望未来,随着功率器件升级和实时控制需求的提升,GS32-DSP将继续优化DSP性能,推动RISC-V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应用。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