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7月17日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知合计算CEO孟建熠发表了题为“持续攀登技术高峰,开放引领生态繁荣”的演讲。他强调,RISC-V的发展不应止步于“替代”,而应以“创新”为根本,着眼未来需求,实现“有价值的计算”。同时,他宣布知合计算首款“通推一体”CPU产品——基于玄铁处理器的“阿基米德A210”芯片已顺利流片并可供尝鲜,标志着RISC-V在高性能计算与AI融合领域的重要进展。

有价值的计算:通推一体是AI融入业务核心
在孟建熠看来,创新是RISC-V的根本,只有依托RISC-V架构,做出创新产品,才能真正让它在未来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RISC-V到底为了什么”,孟建熠给出的答案是“一切为了有价值的计算”,即用户愿意为之买单的计算。
他认为,通用计算的价值在于“持续性能提升的同时,保持优异的能效和成本”。而AI的价值核心是提供“更多的Token”,并进一步提出“通推一体”概念,即AI深度融入业务,解决当前CPU+GPU通过PCIe连接导致的延迟等问题。他强调,RISC-V的可扩展性和可定制性,能够实现CPU和AI推理的紧密结合,从而在统一地址寻址、计算效益优化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尝试。
孟建熠坦言,RISC-V从嵌入式走向高性能是一条陡峭的攀登之路,需要业界共同努力,拿出“灯塔级产品”。他展示了知合计算在RISC-V处理器性能上的进展,并表示RISC-V处理器在竞争力上具有优势。
在技术细节上,他重点提及RISC-V的RVV(向量扩展)和AME(矩阵扩展)是其超越现有架构的关键:
RVV:在视频编解码、加解密计算、大模型推理和数据存储四大方向上展现了巨大潜力,特别指出在多媒体和数据存储方面,RISC-V有机会超越ARM和x86,而在大模型推理方面也具备领先实力。
AME混合计算架构:知合计算全力支持RISC-V基金会推出的IME(集成矩阵扩展)、VME(向量矩阵扩展)和AME(附加矩阵扩展)标准,并预告新产品将默认支持AME,相信“通过全行业的努力,RISC-V在AI上的标准应该比自研标准的生命力要多得多”。
FPGA远程测试开放,两款“阿基米德”芯片亮相
孟建熠在主题分享中透露,知合计算的高性能RISC-V核已开放FPGA远程测试申请,并提醒与会者可在新思科技展位(D10)进行实机测试或通过官网申请。这表明知合计算在推进自身技术成熟度的同时,积极拥抱开源社区的协作与验证。

知合计算首代“通推一体”CPU产品“阿基米德系列”预计于2026年正式发布。该系列将采用统一计算架构、统一内存和统一算子,旨在为RISC-V生态带来全新尝试。
为了让市场提前“尝鲜”,知合计算率先发布了基于玄铁处理器的前代产品——“阿基米德A210”。这是一款8核、12 TOPS算力的产品,芯片已顺利回片,并将在几天后交付给下游合作伙伴。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