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 | 海外用户真实体验:激光雷达割草机到底好不好用?

来源: 禾赛科技 2025-05-15 15:51:52

在忙碌的生活中,打理草坪似乎总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但如今,一项原本用于高端自动驾驶的技术——3D 激光雷达,正在悄然改变庭院维护的方式。它让割草机变得更加智能,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想象一下,你只需按下启动键,割草机就能自动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大幅减轻人力劳动,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

  
海外用户的真实体验:再也不用背疼了

自激光雷达割草机器人上市以来,海外消费者们已经率先体验到了这项黑科技带来的便利,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们的惊喜。

  
一位意大利用户表示:“传统的埋线机器人需要铺设电缆,光是想到要长时间弯腰,我的背就已经开始疼了。而激光雷达割草机器人不仅开箱即用、绘图迅速,还能分区工作,识别 5 厘米高的障碍物,最重要的是,在阴天或傍晚也能流畅工作。”

意大利亚马逊用户留言

法国的一位用户则称赞道:“这款割草机从开箱到启动比搭积木还简单,说明书步骤清晰。它能智能切换区域,遇到石子路自动绕行,甚至能灵敏避开突然出现的花盆、小狗,甚至蹲着修剪灌木的我。”

法国亚马逊用户留言

  

德国用户也对激光雷达割草机的稳定可靠赞不绝口:“相比我之前使用的 RTK 割草机,激光雷达割草机的运行更加可靠,不会因 GPS 信号不佳而中断。当其他割草机噪音骤增或信号丢失时,它仍能持续工作。”

德国亚马逊用户留言

一位来自德国的智能家居博主测评后,高度评价这款激光雷达割草机,称激光雷达的 360° 全向感知彻底解决了传统割草机在复杂庭院中的导航、避障难题,夜间作业也毫无压力。他特别赞赏无需 RTK 基站的极简设定,通过 App 遥控即可完成地图规划,省时省力。

图片来自:YouTube @SmarthomeAssistent

  

Lidar V.S. RTK为什么割草机都在转向3D激光雷达技术?

海外庭院消费者对割草机的智能化水平有着很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 RTK 割草机依赖 GPS 信号和预先安装的基站天线,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安装过程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基站设置,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无疑增加了使用门槛。其次,树木和建筑物等障碍物容易导致 GPS 信号遮挡,使得定位丢失,导致路径规划不清晰、重复割草、遗漏割草等问题,影响割草机的正常运行。此外,基站天线还需要定期校准,这无疑增加了维护的麻烦程度。

  
 

MOVA 推出的全新割草机搭载了禾赛迷你型 3D 激光雷达 JT16,为割草机带来了革命性的改进:

开机即用:厘米级精准 3D 地图构建,用户可以遥控割草机器人建立地图边界,无需复杂的安装和调试。

全向感知:JT16 具备 30 米(@10%反射率)半径的探测距离与 360° 全景视野,实现全向感知。

全场景感知:不受天气、光线、信号影响,更好应地应对户外复杂条件。

智能避障:能够避让各类异形障碍物及非白名单障碍物,轻松“看见”移动中的人和宠物。

此外,防水保护、雨淋感应等贴心设计一应俱全,为智能割草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在多种使用场景中的表现有了全面的提升,极大地提升了割草机的智能化水平和使用体验。

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庭院,激光雷达是机器人移动的最佳传感器

禾赛 JT16 的成功“瘦身”,将这项尖端技术真正带入了万元级的大众消费领域。这款重量不到 200g 的迷你型 3D 激光雷达,凭借小巧体积,实现了精确的环境建模和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单月 2 万台的交付成绩,充分印证了市场对这场草坪科技革命的热烈反馈。

  
作为机器人感知领域的“六边形战士”,3D 激光雷达在定位导航、全天候工况感知、复杂地形检测、空间环境监测和异形障碍物识别等方面展现出全能优势。禾赛科技通过将车规级技术普及化,成功让这项曾专属于自动驾驶的高端传感器,走进了智能生活的新赛道。

“我们预计 2025 年机器人市场,禾赛的激光雷达交付量将突破 20 万台,”禾赛科技机器人感知业务 VP 刘兴伟表示,“这不仅是割草机的升级,更是智能家居生态进化的重要里程碑。据公开数据推算,到 2029 年全球搭载 3D 激光雷达的机器人规模将达到 500 万台,环境感知能力将成为各类机器人的标配。”

  
悠闲地喝着咖啡而割草机在自主工作,这已不再是未来图景。激光雷达技术正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庭院智能化只是起点。作为机器人移动感知的最优解,这项技术即将开启更广阔的智能家居新时代。或许不久后,"修剪草坪"将只是机器人管家的基础技能之一。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