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

来源: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2022-08-29 15:05:56
相关专题
#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
“小平实验室”是共青团在中学建设的公益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场所,旨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一、项目背景

2004年,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邓小平家人遵照小平同志的遗愿,将其生前的稿费全部捐赠出来,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下简称“小平基金”),激励青少年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从小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基会于2020年联合启动实施“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项目(以下简称“小平实验室”),将其作为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的重要品牌和促进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项目目标

“小平实验室”是共青团在中学建设的公益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场所,旨在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提升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项目内容

通过援建、示范、授牌等方式,坚持“突出建设重点、加强示范带动、强化动态管理、促进团的建设”的原则,在全国广泛建设组织运行规范、服务保障到位、育人成效明显的“小平实验室”。

 

1. 建设领域。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相关部署安排,结合中小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结构,着重从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生命科学、虚拟现实、新材料、航天科技、集成电路半导体等7个领域指点建设参考标准,推进“小平实验室”建设。

 

2. 建设方式。援建支持类“小平实验室”坚持“雪中送炭”原则。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基础相对薄弱、还未建有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县市区中学,可通过此方式建设,重点向条件一般又有生源的农村学校倾斜。每个实验室建设标准为45万元,由中国青基会负责“交钥匙”建设。相关省级团委、青基会配合统筹管理实验室援建工作,学校提供基础场所,学校所在地团委支持配合。

 

申报示范类“小平实验室”坚持“示范带动”原则。面向目前已经建成实验室、具备一定科技创新基础,初步具备条件且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学。针对通过此类方式建设的实验室,中国青基会将给予每年3万元运行经费支持,原则上连续支持3年。由相关省级团委、青基会配合统筹管理。

 

认定授牌类“小平实验室”坚持“荣誉激励”原则。面向已经建成实验室、运行状况良好、运行经费充足且能够发挥区域带动作用的中学。“认定授牌”后,与其他方式建设的实验室一并纳入全国“小平实验室”体系,可参与相关活动、推荐相关评选候选人。

 

与此同时,我们结合以希望小学为重点的乡村小学科普教学需求,依托希望小学建设及管理,面向希望小学及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重点围绕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探索建设“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小学版)”,利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帮助孩子们创造沉浸式的学习场景,寓教于乐,增进孩子们的课堂体验感。

 

3. 捐赠标准。援建支持类“小平实验室”捐赠标准为50万元,其中45万元为项目资助款,5万元为项目管理经费;申报示范类“小平实验室”捐赠标准为10万元,其中9万元(分三年划拨,3万元/所·年)为项目资助款,1万元为项目管理经费。“小平实验室(小学版)”捐赠标准为30万元,其中27万元为项目资助款,3万元为项目管理经费。

 

四、项目实施地区

重点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五、项目进展

截至2022年底,累计建成“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662所。通过援建支持、申报示范、认定授牌等方式建设“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329个。

 

2023年,项目接受捐赠388万元,资助支出2169万元。围绕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七大领域,通过援建支持、申报示范、认定授牌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366个(其中,援建支持类38个、申报示范类100个、认定授牌类228个)。


2024年,项目接受捐赠361.94万元,资助支出2419.82万元,针对2021年度、2022年度建设的662所“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组织开展运营情况评价工作,进行经费接续支持;推进建设“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小学版)”3个。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