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数字化转型助推新能源产业链安全高效运行

来源: 芯闻路1号 作者:未来星蜥蜴姐 2022-11-10 08:50:06

  “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并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我国新能源行业开始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能源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新能源企业不断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日前,在第五届进博会期间,毕马威中国交易咨询合伙人张怡弘表示。

  以新能源发电产业为例,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5475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80%,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25万亿千瓦时。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18亿千瓦。

  对此,张怡弘表示,“近年来,光伏、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断提升,新增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例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同时,新能源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风、光等主要新能源已基本实现平价无补贴上网。”

  在张怡弘看来,中国在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一方面受益于顶层设计以及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受益于中国的庞大市场需求和优越的新能源自然禀赋,这为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从市场需求来看,近年来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加快转变,清洁低碳转型步伐逐步加快。截至2020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为15.9%。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在2030年达到25%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新能源的“立”与传统能源的“破”。正如毕马威中国交易咨询总监成泽枫所言,能源供给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消费习惯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性的、动态调整的过程。“第一步是新需求的能源转换,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用电等能源需求不断攀升,对于新增用电需求,逐步增加新能源装机和发电占比。第二步是实现现有传统能源的退出,通过逐步退出传统煤电,在未来力争实现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完全替代。”

  成泽枫强调,从传统能源到新能源的转换,关键在于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平衡供给和需求,保证能源安全,确保新能源行业安全稳定发展,确保新能源支撑下的经济稳定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此,数字化转型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途径。张怡弘告诉记者,基于数字化、网络化、人工智能等手段,新能源企业可以更加精准地预测能源需求,同时更加合理地匹配能源供给,使新能源产业链整体运行更加安全、更加高效。

  此外,在研发方面,张怡弘认为,新能源行业是一个高附加值、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要想在这样一个行业中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全球性企业,增强技术和研发能力为重中之重。对于希望获取先进技术的企业,根据具体需求不同,一方面可以考虑进行海外并购,直接获取专利技术和研发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在国内外建立研发中心,利用科研力量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张怡弘还提到,对于新能源企业而言,需要一方面引进全球的先进技术、高端人才、丰富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通过积极提升国际化水平,提升国际化运营程度、搭建国际化人才团队、加强国际新能源行业话语权,统筹境内外资源和产能的匹配。

  在资金方面,张怡弘则建议,新能源企业需要主动加强“产融结合”。“企业融资途径可以不局限于银行借贷,未来也可以积极探索发行绿色债券,引入投资银行、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的投资等。”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