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锂电池大厂频扩产

来源: 芯闻路1号 作者:天权蜥蜴姐 2022-10-17 09:16:45

  国内动力电池需求持续,锂电池产业各大厂频频扩产,规模远超1,000亿人民币(140亿美元),甚至不少厂商正加速驶向海外。

  比亚迪旗下新能源车销售急速成长,拉升动力电池需求。据比亚迪日前公告,2022年9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8.61GWH,年增104.8%。2022年1~9月,比亚迪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累计装机总量为57.493GWH,年增145.36%。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以来,比亚迪已经在安徽芜湖、安徽滁州、陕西西安、山东济南、浙江绍兴、重庆璧山、湖北襄阳、吉林长春、江苏盐城、江西宜春等多地布局电池生产基地。 2021年累计新增产能超过205GWh,2022年截至目前新增规划产能达217GWh。

  另据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消息,比亚迪拟投资500万元人民币至上海比亚迪扩建项目,利用A5厂房对新型锂电池产品,增加双折边和喷码工序,建成后预计可处理新型锂电池每年7,200万件,新型锂电池产品产量不变。

  包括比亚迪在内,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扩产潮仍在继续。2022年第3季,国内电池新能源业界新增156个扩产投资,其中有136个公布投资金额,总金额达人民币6,700.53亿元,仅一季的投资额已超2021年投资额人民币1.27万亿元的一半,其中不乏一些传统能源巨头、跨界公司加入。

  其中,锂电池领域统计在内的40项投资中,31项公布的投资总额约人民币2,817.5亿元。在正极材料及上游原材料领域,统计在内的33项投资中,32项公布的投资总额约877.48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此轮锂电投资扩产有三大亮点:一是投资规模大增。公布投资额的136项投资中,有27项投资额超人民币100亿元,22项则在人民币50亿~100亿元。其中,包括赣锋锂业拟投建的新型锂电池基地及产业配套投资达人民币300亿元。

  还有比亚迪江西宜春、航天锂电50GWh锂电池及材料一体化产业基地,及福华通达福华先进材料产业园,单项投资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此外,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以及欣旺达等单项投资,几乎均在人民币100亿元以上。

  第二亮点是瞄准锂矿资源地。继2022年3月开始锂电原材料价格高涨,电池厂投资布局的重点不断往富含矿资源的城市转移。目前电池企业集中于四川、江西、云南、安徽、江苏等地。同时,动力电池企业为满足大规模新增产能需求,正积极与上游深度合作,保证供应链安全并降低成本。

  例如,2022年9月,宁德时代在河南洛阳投资人民币140亿元,建设中州时代新能源生产基地,并与洛阳国资委签订投资架构协议,交易完成后,宁德时代子公司将通过洛矿集团,间接持有洛阳钼业24.68%的股份,间接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

  号称”亚洲锂都“的江西宜春,其锂矿资源吸引大批新能源企业,包括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赣锋锂业和比亚迪等。宜春市工信局锂电办2021年12月3日曾透露,宜春共有新能源锂电企业146家,建设中的锂电投资有100个,总投资人民币1,214.79亿元,涵盖锂资源采、选、冶,锂电池关键材料,与零组件、储能电池、新能源车、电池回收等各环节。

  三是产业链合作愈发明显。除电池厂频繁大手笔投资外,电池材料厂商也十分活跃。如伟明环保、永青科技、盛屯矿业、欣旺达合作在温州市共同规划投资开发建设高冰镍精炼、高镍三元前驱体生产、高镍正极材料生产及相关配套投资;亿纬锂能、紫金锂业、瑞福锂业三方拟合作在湖南省成立合资公司,分期投资建设年产9万吨锂盐项目,其中一期建设年产3万吨碳酸锂锂盐等。

  此外,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中,愈来愈多企业瞄准空间广阔的海外市场,积极提升海外产能。

  2022年10月,蔚蓝锂芯召开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表示将斥资人民币20亿元在马来西亚新建10GWh圆柱型锂电池制造,拟总投资2.8亿美元,产能主要服务储能、电动工具、智能运输、清洁电器等应用领域,将由蔚蓝锂芯在马来西亚新设全资子公司执行。这次投资是蔚蓝锂芯首次布局海外产能。

  而在蔚蓝锂芯之前,宁德时代已拥有德国、匈牙利工厂两大新能源电池工厂,并宣布在印尼投资59.68亿美元,投入动力电池产业链。宁德时代表示,现在接的是4年后的长期订单,未来将有很大比例在海外。

  蜂巢能源则规划不仅在欧洲建厂,还将同步在东盟、南美、东欧等地配合OEM客户建厂,到2025年全球化布局将带来50GWh左右的产能。亿纬锂能也已宣布在匈牙利建设动力电池工厂,生产新型圆柱型动力电池。国轩高科的德国哥廷根基地规划产能为20GWh等。

  业内人士表示,从海外扩产规划来看,部分电池厂将产能规划展望到2030年,总产能规划达1TWh以上。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