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计划】锐驰智光:以技术创新促进激光雷达规模应用

来源: 芯闻路1号 2022-10-18 00:00:02
相关专题
#芯查查“千家计划”企业系列专访

  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到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系统日益强大,为激光雷达(LiDAR)市场增长提供契机,目前厂商为L2自动驾驶开发生产LiDAR产品。资料显示,到2033年,汽车应用的激光雷达市场将增长到84亿美元。汽车行业的需求推动了激光雷达的巨大投资和快速发展,波束控制技术的创新,激光雷达收发器组件的性能改进和成本降低,这些努力可以使激光雷达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实施,而不仅仅是传统用途和汽车。

  LiDAR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主要用在大气、海洋和太空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主要用于地理测绘。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的发展,LiDAR逐步从军用领域走向商用领域。

  在汽车应用中,LiDAR功能包括障碍物检测、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紧急制动辅助、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等。本期【千家计划】聚焦锐驰智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锐驰智光),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LiDAR核心技术产品。(锐驰智光的九维数据页面请点击此处查阅)。

   

创始团队核心来自清华和哈工
 

  据悉,锐驰智光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姜波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任职,负责激光传感器等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在航天激光雷达具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在长期的研发和观察中,姜波发现当前市面上的激光雷达价格过高,制约着该项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因而期望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提升性能,以实现激光雷达技术规模化应用。

  锐驰智光创始团队具有清华和哈工大背景,首席科学家金元浩博士具备很丰富的芯片研发经验,CTO赵忠尧拥有深厚的激光产品项目经验和智能汽车项目经验。

  锐驰智光具备极强的芯片研发经验与实力:

  2018年推出16通道集成光学芯片

  2020年推出32通道集成光学芯片,实现了将32组光学收发模组集成到一个芯片单元上的技术突破。

  目前,已获得多项布图设计,布局专利70余项。布图设计是激光雷达公司芯片能力的具体体现。

  锐驰智光总部位于北京,2020年5月,在苏州设立子公司。目前苏州生产研发中心一期工厂建面近3000平米,特聘专家5人,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苏州生产研发下设专业的激光雷达测试实验室、用于激光器封装和精密光学组装的洁净室和快速成型实验室等5个研究室。苏州生产研发中心拥有4条生产线,生产线由专业的工艺工程师设计生产流程和操作检验规范。
 

产品线双管齐下,车规级产品竞争力显著
 

  锐驰智光的产品线分为两条,一条是面向中低速驾驶场景和机器人AGV的单线、16线、32线产品;另一条是面向前装车载场景的车规级激光雷达。

  单线方面,锐驰智光基于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减少了现有单线产品的功能冗余浪费,实现了成本降低;目前室内机器人的交付普适性不强,就是因为单线测距能力弱、数据量少,无法在室内大场景里实现地图闭合,锐驰智光通过技术创新将多线产品的价格大幅降低,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32线搭载了锐驰智光自研集成光学芯片,价格是市面上其他家32线的三分之一左右,实现的效果是相比目前市面上的16产品,线数翻一倍(即性能提升一倍)价格更低,使下游伙伴的广义机器人产品感知能力提升一倍,成本反而更低,提升客户竞争力,促进行业进步。

  面向中高速自动驾驶场景及车企的转镜式车规级产品,锐驰智光以自研光学收发芯片为核心,采用成熟的车规级扫描技术转镜式开发系列128线束以上集成式车规级产品,保持高性能、高可靠性,轻巧的前提下价格做到了极具竞争力的195美金(百万台),十万台规模也不到300美金,目前已有多家车企及头部自动驾驶公司表示了合作意向。

 

产品集成化有效解决行业痛点
 

  锐驰智光专注于激光雷达的集成化。如何解释锐驰智光的技术路线,这要从激光雷达行业的痛点说起。

  传统的车载激光雷达多数由分立器件构成,这些激光收发模组采用的是人工调试粘胶工艺,16线激光雷达有16对收发模组,每一对都需要技术工一一调试。传统生产过程极度依赖人工,导致激光雷达产能低,性能差且价格高。

   价格高、下游客户不买单、无法批量生产、采购上游零部件没有议价权,直接限制了激光雷达行业的发展。

   激光雷达本身是个复杂的光机电系统,其中,整机组装技术门槛低,激光雷达产品的技术由芯片技术驱动。

   随着激光雷达线数的增加,分立器件的调试难度会变得更大。

  所以锐驰智光基于自身的技术要做的就是将激光雷达内部分立的元器件在芯片层面进行逐步集成,集成的第一步,就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激光收发模组的集成。

  激光雷达内部最为关键的器件就是激光器和探测器。锐驰智光的一块集成32线接收模组等效于32个这样单个的接收模组。芯片层面上的集成,这种集成式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让自动化生产工艺代替人工粘胶工艺。工艺的变革,带来的好处是,单机成本,包括物料采购、人工成本、废品成本,至少降低60%,生产速度提升至少9倍,产品良品率提升80%。
 

极佳产品优势赢得客户青睐

 

  激光雷达区别于摄像头是一种主动探测传感器,激光雷达主动发出激光束,通过实物反射回来的激光数据进行探测,激光雷达方案需要克服的难点是成本高。摄像头方案的优势是便宜,然而摄像头是一种被动传感器,不能主动发光,依赖探测物反射环境光来探测。

  从距离、可靠性、夜间探测等维度来评测,激光雷达的综合探测性能较佳;以摄像头为主要传感器纯的视觉方案容易对墙面、桥梁、交通路牌等静止物体产生误报,尤其白色物体。伦理及市场对自动驾驶行车安全的过硬要求,势必会导致多传感器融合使用、互为冗余是必然结果。锐驰智光的多线产品在技术层面实现了1.0到2.0的突破,具备性能、价格以及后续供货售后服务方面的三重优势。

  据介绍,鸿逸达作为深港澳科创百强企业,一直深耕城市空间智慧领域,锐驰智光为其提供LakiBeam1作为周界安防项目中的唯一激光雷达传感器,共同解决司法系统智慧安防问题。基于自身技术优势,锐驰智光的产品在性能跟价格上拥有绝对优势,LakiBeam1的综合性价比赢得了鸿逸达的多次复购。

 

小结
 

  汽车高速发展并向自动驾驶演进,LiDAR的探测性能具有高精度和不易受光环境影响的优势,这对于自动驾驶场景下的安全导航尤其重要。随着以锐驰智光为代表的公司对技术的不断创新,LiDAR将不断降本增效,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中去。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