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开区:重大攻关项目给予研发投入最高50%的资金支持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09-05 12:40:01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曹政

  近日,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生态主题发布会在走进服贸会。经开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郭萌介绍,经开区将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增强产业链创新链自主可控能力,对承担重大攻关项目的单位,经开区将给予研发投入最高50%的资金支持;支持企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申报重大科技专项,给予最高1:1的资金配套。

  

  “经开区致力于抢占高精尖产业制高点,不断提升规模和效益,推动产业协同创新、跨界融合、群体跃进,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芯’‘网联车’‘创新药’‘智能造’。 ”郭萌说。

  在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方面,截至2021年底,经开区共有经认定的研发机构364家,其中国家级25家、市级33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50家;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2021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48家,同比增长34.8%;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目前共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8家、众创空间7家,经认定的城市更新园区和特色园区59家,中试场地超过10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59家。

  面向未来,北京经开区又规划布局了哪些前沿高精尖产业?郭萌表示,数字经济产业和星箭网络产业成为两大重点。按照“一基(数字生态)、两化(数字生产)、多场景(数字生活)”的工作思路,经开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建设。在“火箭一条街”基础上,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星箭网络产业生态,已落地中科宇航、蓝箭航天、星河动力等9家火箭整箭研制企业,占全国所有持续投入整箭研发的民营火箭企业70%以上。

  高精尖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北京经开区持续深化‘三城一区’联动机制,对接‘三城’高校院所,汇聚创新资源,加快科技成果在经开区落地转化,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完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郭萌说,自2017年以来,经开区累计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过600项,产学研合作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合计超过1200项。

  “作为首都国际科创中心主平台,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与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围绕‘五个聚焦’,我们为来经开区干事创业的朋友们,精心准备了全方位的政策大礼包——《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若干意见》,简称‘科创20条’。”郭萌说。

  具体来看——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增强产业链创新链自主可控能力。对承担重大攻关项目的单位,将给予研发投入最高50%的资金支持;支持企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申报重大科技专项,给予最高1:1的资金配套。

  聚焦梯队企业培育,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雁阵式梯队企业库,针对北交所上市等事宜提供“管家式”精准服务;支持企业开展颠覆性领跑技术研发,对符合支持条件的首台(套)项目给予支持。

  聚焦产学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强“三城一区”创新联动发展,实施“创新成长计划”和“创新伙伴计划”,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标杆;强化产业共性技术支撑能力,根据平台服务能力及效果,给予资金支持,发放科技创新服务券,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聚焦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鼓励共建创新中心,对创新中心获得资质情况,给予不同等次的支持;培育高能级创新主体,鼓励大中型重点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根据研发费用增长情况,给予支持。

  聚焦开放共赢,完善创新生态链条。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以股权投资支持高科技高成长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在全球智力密集地区设立离岸创新中心,根据其引入国际项目、人才团队情况给予奖励。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