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集成电路产业政策、重点扶持企业一览

来源: 芯闻路1号 作者:艾伦星蜥蜴哥 2022-07-04 00:00:00
相关专题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广东的GDP虽然连年名列前茅,但集成电路产业落后于京津冀和长三角,目前广东正在积极打造集成电路“第三极”。

  广东集成电路产业的局面被形容为“设计强、制造弱”,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珠三角集成电路设计销售额同比下滑36.9%,而同期长三角上升49%、京津环渤海上升76.7%、中西部上升40.3%。其中,深圳集成电路设计销售额从2020年的1300亿元下滑至697.1亿元,从全国第一下滑至第三。

  被视为长板的芯片设计出现衰退,能否藉由芯片制造实现追赶?实际上近几年广东集成电路产业动作频频。

  2021年,广州晶圆制造企业粤芯半导体对外发出扩产消息——其三期、四期项目破土动工,加上一期、二期项目,每期计划月产能各4万片,到2025年,粤芯计划月产能总计将达到12万片。

  相比广州,深圳则通过引进“外援”强化集成电路产业实力,根据芯查查资讯显示,深圳在集成电路产业的设计、制造、产学融合等方面都有重大举措。

  2022年6月16日,由国资100%控股的深圳市昇维旭技术有限公司宣布,任命坂本幸雄担任首席战略官,坂本幸雄曾任德州仪器日本公司副社长,神户制钢电子信息科技半导体部门总监理,联日半导体社长兼代表董事,尔必达存储社长、代表董事兼CEO,紫光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兼日本分公司CEO。昇维旭主要产品为面向数据中心、智能手机等应用场景的通用型DRAM芯片。

  2021年8月12日,深圳市属国企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重组变更的全部法律程序并正式进驻。方正微电子是从事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率先实现6英寸碳化硅器件制造,所开发的13个系列碳化硅产品已进入商业化应用。

  2021年5月,深圳国微福芯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隆重举行开业典礼。国微集团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国微福芯,将基于集团现有EDA工具平台基础,进一步深入拓展开发生产制造端EDA工具,补齐国产数字EDA全流程平台短板,推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系统健康发展。

  2021年3月17日,中芯国际公告称,公司与深圳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由中芯深圳将开展项目的发展和营运,重点生产28纳米及以上的集成电路和提供技术服务,旨在实现最终每月约4万片12英寸晶圆的产能。

  2021年3月,中山大学近日发布了《中山大学关于成立集成电路学院等的通知》。该通知称,经研究决定,中山大学在深圳校区新建集成电路学院、先进制造学院、先进能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商学院、理学院6个学院。目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已建设10个学院。

  深圳在集成电路产业上的发力引人注目,背后有国资的引导作用,也有政策的有力落实。针对昇维旭任命DRAM产业的资深高管以及该企业的国资背景,华芯金通(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吴全以“稳准狠”来形容深圳集成电路产业近两年的发展,他表示,深圳抓准了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品类而言,DRAM为代表的存储类半导体占集成电路产业的30-40%,是第一大品类,这是主要矛盾;大力投资集成电路产业的制造和集群,这是生态系统产业链矛盾的主要方面。

  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芯片厂商,垂直整合制造(IDM)的模式一直备受推崇,在支持者看来,同时把控芯片的设计制造是集成电路产业和企业的明智之选。吴全认为,深圳强化芯片制造环节的时机虽然比较晚,但是迫于形势,这是补强集成电路产业的必经之路。产业的发展已经由企业的单打独斗,经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促成集群和生态等多举并进的组合策略,但是在集群构建的同时,更应注重划分,而非为了提升集群数量,造成产业链细分领域的错误分隔,比如把半导体制造装备放在了工业集群中,或者把集成电路当作电子信息产业看待。

  无论怎样,深圳正处于集成电路发展的黄金发展期,在国资的带动下,重大引领性产业项目将增强核心产业发展后劲。回顾最近四年深圳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的政策,从目标到行动计划都越来越具体化。

  图注:深圳集成电路相关的政策

  从2022年6月6日发布的《深圳市培育发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文简称《行动计划》)来看,该计划主要聚焦于五个重点任务:全力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着力构建安全稳定产业链条、聚力增强产业协作优势、构建高质量人才保障体系、打造高水平特色产业园区。九个重点工程:EDA工具软件培育工程、材料装备配套工程、高端芯片突破工程、先进制造补链工程、先进封测提升工程、化合物半导体赶超工程、产业平台强基工程、人才引育聚力工程、产业园区固基工程。

  与之前的政策相比,《行动计划》具有几个特点,对于深圳集成电路产业的现状做了清晰的定性;以数字量化计划的目标;将计划目标更加精细化;对于九个重点工程中的每一项明确了相应的执行单位;更加突显服务平台和产业园区的作用等。

  具体到企业,光是深圳坪山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就集结了荣耀、富满电子、沛顿科技等产业链关键企业落户,还集聚了以中芯国际、比亚迪、泰思特(嘉合劲威)、金泰克、君正时代、昂纳科技等为代表的70余家集成电路优质企业,涵盖了从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研制与生产,到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系统应用的产业链环节。

  在晶圆制造领域,除了上述的中芯国际,比亚迪攻克碳化硅晶圆衬底全环节工艺和设备制造技术,4英寸碳化硅晶圆性能已达到先进水平,并率先在IGBT和SiC MOSFET两个领域上实现了国产化突破布局,其IGBT4.0版本在芯片损耗、电流输出能力等关键指标上达到较高水平。

  2022年6月,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了关于下达集成电路专项扶持计划2022年资助计划的通知,在公布的资助计划中可以看出深圳集成电路产业的重点企业,以及深圳工信局在企业规模提升、设计工具、芯片应用上的扶持。

  来源:集成电路专项扶持计划2022年资助计划

  来源:集成电路专项扶持计划2022年资助计划

  来源:集成电路专项扶持计划2022年资助计划


 

小结


 

  虽然,深圳在集成电路产业上偏科,更倾向于软实力,在相关政策和国资的潜力指引下,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链结构将不断完善,硬实力将逐步得到加强。在培育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上,深圳几乎是全方位进行的,包括强化领导机制保障;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构建金融支撑体系等,但也要看到,在深圳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时,上海、北京、无锡也在发展,竞争固然可快速提升实力,但是扬长避短或许更有利于优势领域的突破和引领。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