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沙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态势逐步凸显,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为科技创新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月30日,广州市南沙区科学技术局局长钟伟彬在广州市推动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9-2021年,南沙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分别为379家、717家、1619家,年均增长106%;全区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744家,云从科技近日成功登陆科创板,成“AI平台第一股”,小马智行、巨杉软件、巨湾技研、南砂晶圆、健齿生物等企业入选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系列榜单。
南沙是如何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沃土”?据钟伟彬介绍,南沙区搭建“全域多点”协同培育服务体系,组织发动各镇街全面参与科技型企业培育服务工作,从区内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园区、镇街商会、行业协会中择优遴选组建南沙区科技企业服务站,充分调动全区力量做好科技企业政策宣贯、发动申报、疑难解答、走访服务、“一对一”辅导等培育服务工作,推动科技企业服务工作入基层、进园区,深入企业主体。
在构建科技企业培育全链条政策方面,南沙区先后出台实施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支持南沙科学城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若干政策措施、“南沙科创十条”、“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促进金融业发展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市的扶持政策基础上,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入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首次受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研发投入、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额外叠加资金支持,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科技企业成长全流程政策支持体系,近五年累计投入扶持资金6.3亿元。
此外,南沙区着力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做强做大,依托华转网高端科技成果、人才、机构、资本等资源,构建了“一站式对接、一条龙服务、全生命周期、全要素网络”技术转移转化生态系统。据了解,南沙区联合区内科技企业、科研机构、孵化器、服务机构发起成立了广州南沙科技成果转化联盟,通过组织开展高端论坛、专题讲座、企业沙龙、路演创赛、项目对接会、专题培训等形式多元化活动,不断营造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氛围。
在强化金融科技支持方面,南沙区聚焦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强化市区政策联动,全力推进“一金一池”(南沙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南沙区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建设。
数据显示,目前南沙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投子基金11支,总认缴规模46.35亿元。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积极与市资金池联动,通过市区两级叠加可为银行承担75%的信贷风险损失补偿,最大力度撬动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目前贷款授信累计达7.88亿元。鼓励支持投资机构向区内初创科技企业开展天使投资,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5%给予奖励。
在优化人才服务方面,南沙区也加快了国际化人才特区的建设。目前南沙获批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也正式挂牌。钟伟彬透露,2021年南沙新增3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集聚博士后科研人员数量占全市1/5;新认定高层次人才150余名,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约1.5万人,累计兑现人才奖励约18亿元。
据悉,南沙区将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推动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建设大湾区国际航运、金融和科技创新功能承载区”的战略部署,落实好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十条”和“高企六条”政策措施,不断优化科技企业培育生态,推动南沙科技创新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