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新引擎,“专精特新”政策解读

来源: 芯闻路1号 作者:北极星蜥蜴姐 2022-06-08 00:00:00

  公开资料显示,“专精特新”一词最早来源于2011年7月,由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

  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11月6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和《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提出了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长短组合政策举措。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明确,要求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支持力度。

 

多项政策加持,“专精特新”成为焦点。

  “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灵魂是创新,底蕴是科技实力。

  具体而言,专业化指专注于主营业务,精细化指经营管理精细高效,特色化指产品服务独具特色,新颖化指创新能力成果显着。 

  现如今,频频出现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及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常常让人混淆。 

  其实“专精特新”企业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分类。市级主要是“专精特新”企业,省级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则为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的提出,内因主要是需要服务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通过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这是服务“双循环”格局的重要举措。

  此外,中小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体量虽然不大,但依靠创新却能有大作为。小小的一家企业可以凭借自主研发的拳头产品,在国内国际竞争中独领风骚。 

  “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性可以用一个典型事例来阐述,那便是日本“味之素”味精厂。 

  近年来,全球缺芯潮导致芯片价格不断上涨,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跟“味之素”味精厂产能不足有关。

  为什么看上去毫不相干的味精厂能影响到芯片产业呢。原因是因为味之素在制造味精时产生的副产物ABF,是一种用极高绝缘性的树脂类合成材料制造成的薄膜,目前全球芯片在制造过程中都使用ABF。ABF材料市场不大,技术门槛非常高,味之素公司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虽然并不能完全说这家企业的产能不足是芯片产业的掣肘之处但这家企业确实成长为了全球半导体行业不可忽视的材料供应商,几乎没有替代产品,也深深影响到了芯片产业。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专精特新”的威力。

  因此,国家和政府也高度重视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芯查查数据显示,国家及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深圳等城市都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了一定的资金扶持,其中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享受300-1000万元的补贴。

  2月1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透露,工信部将发布梯度培育工作指南,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力争2022年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200家左右单项冠军企业,带动各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5万家左右。

  据统计,截至目前,工信部共发布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申报指南,整体上保持了政策延续性,细节上有所放松,部分条件降低,这对于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时是一大利好消息。

图片来源:工信部截图

  工信部最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申报指南呈现出了几个趋势,首先是申报的基本条件不变,主要包括:连续经营三年以上,专注于产业链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能为大企业、大项目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产品,或者有直接面向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自有品牌产品;持续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等方面较为突出等;第二是专项条件的量化指标更加具体,但要求有所降低,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专项条件来看,对经济效益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更为细化(如对营收进行分类、对研发投入和研发人员占比提出具体要求等),同时,均明确表示企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第三点则是第三批次申报指南中删掉了“企业主导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中拥有较高市场份额这一限制条件,门槛有所降低。

  总而言之,企业在申报时会更加简单,但是总体数量不变,这也意味着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般而言,各省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申报流程分为网上流程以及线下两种流程和方式,具体方式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至所在省市政府官网进行申报。

  而集成电路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专精特新”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与机遇。

  2022年5月17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企业数为546家,加上此前公布的第一批782家、第二批656家,企业总数已达1984家。而在1984家企业里,IC领域重点“小巨人”企业超130家,占比超6%,由此可见,集成电路产业IC领域公司发展之迅猛。

  

写在最后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驱动力,而专精特新企业是企业中的“金刚钻”,是专业领域攻坚克难的好手。深耕细作笃前行,一朝收获终有成,专精特新的提出是国家高度重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体现,也是中小企业抓住发展机遇的绝佳机会。

  只有专精特新型企业不断涌现,我国产业链受制于人的概率才会极大降低,我国经济韧性才会逐渐增强。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