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下午,半导体分销商文晔科技股份有限企业(以下简称文晔)于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召开重大信息说明记者会,与世健科技(以下简称世健)共同宣布,文晔将透过100%持有的子企业WT Semiconductor Pte. Ltd.,以每股1.93元新加坡币现金与总金额约2.322亿元新加坡币,约合10.8亿人民币,取得世健100%股权。
图注:文晔公告原文
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近几年收购案频频发生,瑞萨电子收购Dialog、安世半导体收购NWF、AMD收购DPU芯片厂商Pensando等等。此次文晔收购世健,一经发布备受瞩目。
那么此次文晔收购世健的目的及影响是什么?对于本土分销商有什么样的启示?
收购的目的及影响
其实对于文晔而言,收购可以说是必经之路。大力收购是其抵挡外部风险的强有力措施,也是其提升亚太地区经销能力,达成更好的综效的重要举措。而对于整个分销行业而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增加规模和资金实力,不断自救
文晔这些年遭遇了不少“生死攸关”的时节。
2019年10月,TI为了提高直销的份额以节约供给链上的费用开销,接连砍掉安富利、世平、文晔三家企业的代理权,中止合作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其中被砍代理权的世平就是亚太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的子企业,为了弥补从TI损失的营收(当时TI占世平年营收22.1%,占大联大合并年营收的11.28%),大联大把目光对准了文晔,2019年欲收购其30%的股权,遭到文晔反对后,最终在2020年2月以公开收购方式取得文晔29.9%股权,因此,文晔与大联大目前是控股关系。
TI取消代理权,大联大意欲收购,从业务角度而言对于文晔而言冲击巨大。元器件分销行业整体的毛利率其实很低,一般都低于5%,加之近年来,上游原厂不断并购,使得代理商的利润空间不断挤压。如果文晔持续坐以待毙,那么被淘汰的可能性极大。
因此文晔选择了积极应对。至于为什么选择收购这条路,原因也很简单。文晔创立于1993年。作为亚太地区第二大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文晔代理全球一流半导体原厂超过80家,服务优质客户超过8,000家。目前在中国、韩国、新加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区共有四十多个营运据点。
如此庞大的业务版图,想进一步扩展,除了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业务实力之外,为快捷的方式便是收购。文晔董事长郑文宗就曾表示,“有机成长已经不够;有些生意与其自己慢慢培育,不如买进来养大”。通过并购进行资源整合是为了增加规模和资金实力,本质上是需要通过重资产的规模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来获利。
·提升亚太地区经销能力,达成更好的综效
此次选择收购世健,也是看中世健完善的产品线。公开资料显示, 世健于2004年于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成长,建立了坚强的基础,包含与供应商如Analog Device (ADI)、Microchip、Qorvo、Qualcomm、Samsung等的长期信赖关系,并且持续扩展客户基础,目前已有超过4000家紧密合作的客户。文晔和世健尽管代理品牌相近,但产品线几乎没有重叠,世健主要专注在工控、航天太空领域。文晔认为,此交易经由互补产品线,结合双方已建立的客户基础,可大幅提升文晔在亚太区域的经销能力,透过交叉销售不同的产品线,双方不仅可实现潜在的综效,同时也带给供应商更多业务扩展的机会。
·头部资源更加集中,下游采购议价能力或将减弱
收购世健对于文晔本身而言,是十分利好之事。而对于整个芯片产业链而言,也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两家企业合并之后,产品线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整合。正如IC设计企业合并一样,强者恒强,大者恒大,两家企业本身就占据了分销行业一定的市场份额,这次收购或将使分销行业头部资源更加集中,影响下游采购议价能力。
对本土分销商的启示
图注:2020年全球50强电子分销商,来源Source Today
根据Source Today发布的全球50强电子分销商,我们可以看出榜首的Arrow Electronics(艾睿电子)2020仅年销售额就达289.17亿美元,而Arrow的最新财报显示,其2021年财年销售额达344.77亿美元,位居第二位的安富利近两年的数据也同样超过百亿美元(2020年为195.19亿美元,2021年为195.35亿美元)。而此次收购世健的文晔(中国台湾省)2021年全年营收也达154.4亿美元。
而在中国电子元器件分销商中,能够超越10亿人民币的年营收的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企业了,年营收超过100亿人民币的屈指可数。
与营收超过数百亿美元的海外、中国台湾大型分销商相比,本土分销商的差距明显。
差距仍在,但机遇也在
2021年和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此外,放眼全球,中国内陆芯片市场在规模、产业配套、设施、营商环境等方面均具有综合竞争优势,市场正蓬勃发展。整体市场的不断壮大对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也带来巨大机遇。
面向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链需求的大好时机,本土分销行业格局变化进程加速。
正如上文所言,这次收购或将使全球分销行业头部资源更加集中,对于本土分销而言,趋势其实也大同小异。在此番变局之下的本土分销企业,需要抓住机遇,收购只是手段之一,提升自身的资源聚集能力和运营效率、进行模式创新才是本质核心需求,也是企业利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