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规级MCU厂商盘点一览(附融资情况)

来源: 芯闻路1号 作者:玉衡蜥蜴姐 2022-04-14 00:00:00

  汽车芯片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功能芯片,负责进行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比如MCU和AI芯片;第二类功率半导体,负责功率转换,如IGBT、MOSFET等功率器件;第三类是传感类芯片,如毫米波雷达等。 

  之前已经盘点过功率芯片和传感器芯片的主要国产厂商,这次来盘点一下功能芯片—MCU
 

  汽车MCU是微控制器,控制着汽车内所有的电子系统,比如多媒体、音响、导航、悬挂等。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车规级的MCU需要有更高的耐热性和更高的可靠性,使之在复杂的汽车内部环境中不容易损坏。

  机构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汽车MCU价格将再上涨15-20%,这预示着汽车企业或仍将持续陷于车规MCU供不应求的困境

  当前阶段,全球车规级MCU市场高度集中,瑞萨电子、恩智浦、英飞凌、德州仪器、微芯科技以及意法半导体这些国际巨头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的车规级MCU市场份额。

  车用MCU龙头意法半导体在3月底就发布了涨价函,决定在2022年Q2期间对旗下所有产品线涨价,涨价对象还包括目前积压的订单。据了解,在3月初,意法半导体32位MCU现货价格持续上扬,部分产品货期甚至超过52周。

  车用MCU的供不应求与涨价,和上游产能的紧缺、下游需求的激增有着脱不开的关系,除此之外,还和当前全球车规级MCU市场过度集中有关。伴随着市场过度集中而来的是,渠道单一,这对下游车企而言是不利的。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整车厂开始通过更多渠道采购芯片,由此国产MCU有了更多的机遇

  面对国际大厂纷纷涨价的情况,比较乐观的是,我国本土有许多高新科技企业已经打入车规级MCU市场。如小编昨天看到的消息,芯驰科技E3系列MCU产品已获得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的功能安全评估,确认其安全架构满足ISO 26262 ASIL D的要求。

  除此之外,此前还有杰发科技、兆易创新、芯海科技、航顺芯片等公司公布其车规MCU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3月10日,杰发科技首款功能安全MCU –AC7840x提前回片,并成功启动点亮。

3月17日,兆易创新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从2022年至今MCU仍缺货,今年会发布首颗M33内核的车规MCU。

3月25日,芯海科技在接受结构单位调研时候表示,公司已通过AEC-Q100认证的MCU产品主要应用在智能座舱等汽车部件上。

3月30日,航顺宣布其车规MCU已批量应用于江铃、中兴、东南汽车等前装市场。

  除了以上这些公司,还有许多厂商也在车规级MCU领域耕耘,小编整理了部分车规级MCU厂商及其融资情况。如有信息错误或遗漏的地方,欢迎到评论区交流与讨论。

  而今我国许多MCU厂商正从非车规级MCU向车规级MCU渗透,已经在车规级MCU赛道布局的厂商,正从低端车规级MCU向高可靠性的高端车规级MCU靠齐,并不断加速研发。相信在各大厂商的努力下,我国本土车规级MCU将会有更高的市占率。

  虽然国产MCU在汽车市场应用和技术和海外MCU巨头有一定的差距,但正如航顺芯片创始人刘吉平所说,“对国内MCU厂商来说,还需要不急不躁,努力练好‘内功’,长期不断地投入基础技术的研发并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0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