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李彦宏提交的3份提案依然与AI相关,分别聚焦自动驾驶政策创新、促进智能交通普及缓解交通拥堵、助力碳减排和发展“绿色AI”主题。
自动驾驶进入落地关键期
“十四五”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窗口期,《“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发展智能经济,稳步推进自动驾驶。”
截至目前,百度旗下无人车服务萝卜快跑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长沙、沧州、阳泉8个城市。其中,2021年底开始,萝卜快跑陆续在北京、重庆、阳泉三地开启正式收费运营。去年第四季度,萝卜快跑的载人订单量约21.3万单,环比增加近1倍。
李彦宏在提案中表示,我国自动驾驶已进入落地关键期,技术已并跑乃至领跑全球,需要进一步突破与技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策瓶颈,激发自动驾驶领域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自动驾驶已进入落地关键期,技术已并跑乃至领跑全球,但我国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发展仍面临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运营收费、事故责任难认定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突破与技术、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政策瓶颈,激发自动驾驶领域创新能力。
对此,李彦宏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引导并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无安全员的无人车上路,打造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的载人运营政策先行区;第二,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和发布实施,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规模化商用、无人化奠定法律基础;第三,适度超前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发挥5G的远程控制优势,通过车路协同促进交通效率和安全性的大幅提升,带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转型升级。
连续七年关注智能交通
与无人驾驶密切相关的智能交通也是李彦宏一直关注的领域,连续七年在提案中关注“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相关话题。
李彦宏认为,在智能交通领域,部分地区仍存在建设缺乏协同、碳减排效益评估缺少统一标准等情况。他建议,应加快推广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建立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效益评估标准,开展个人碳积分激励制度试点,推动城市交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智能交通领域,国家已加速出台相关政策,各地方政府也积极推进落地。但部分地区仍存在建设缺乏协同、碳减排效益评估缺少统一标准等情况,制约了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的全面发挥。
对此,李彦宏建议,应加快推广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智能交通运营商是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驱动者、智能交通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智能交通产业链推进者、智能交通技术创新者,还要主动承担碳减排的任务。他认为,应该支持和鼓励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统筹智能交通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营,推动一次性集成商向持续性运营商模式转型,引导政府主管的国有企业或平台公司加速构建智能交通运营商功能或成立专门公司,支持科技企业以技术和运营经验等赋能智能交通运营商。
另外,李彦宏还建议,应建立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效益评估标准,让原本难以评价的智能交通助力碳减排效益,变得可量化、可统计、可评估。同时开展个人碳积分激励制度试点,构建公众碳排放相关数据平台,探索个人绿色出行碳积分与公共服务优惠政策挂钩机制,提升公众绿色低碳出行获得感。
首提绿色AI
在此次全国两会提案中,李彦宏首度提出了“绿色AI”概念。
“十四五”是我国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期。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全社会低碳转型开辟了新的路径,“绿色AI”相关技术减碳贡献将逐年提升,绿色算力和算法应用于工业、能源、建筑、金融等行业,潜力巨大。
李彦宏在提案中建议,应加快发展绿色AI,引导算力、算法低碳发展,助力“3060双碳”目标更好实现。
他认为,绿色AI包括两个关键维度:一方面,要发展绿色算力,通过使用绿电,利用技术优化流程,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另一方面,要发展更绿色的算法,优化策略和参数设置,降低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能耗,从而构建绿色集约的大模型,提升基础设施能效比。
不过当前,绿色AI发展在评价考核、效果评估等方面还存在“数据中心使用绿电仍面临能耗双控考核”“绿色算法衡量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缺少健全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三大主要问题。
因此,李彦宏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先进技术赋能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是,探索数据中心碳排放双控,对数据中心使用绿电部分的额度不计入能耗考核,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适度放宽能耗审核标准,推动全国加快开发绿电跨省市交易;二是,建立兼顾性能和能耗的绿色算法度量标准,倡导领军人工智能企业构建能效高、性能优的预训练大模型,并向行业开放,引导企业研发、采购低能耗的人工智能芯片,与绿色算法更好适配;三是,加快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签发,并加快建立科技减排的方法库和行业标准。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