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消息,乌克兰总统宣布,与俄罗斯断交!
俄罗斯总统普京24日清晨发表电视讲话说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 乌克兰总统表示乌克兰全境进入战时状态。 拜登就此发表声明,称美国及其盟友将作出坚决回应。 有专家认为,俄乌局势升温,势必干扰氖(Neon)气供应链,进而冲击半导体供需平衡。为什么俄乌局势会冲击全球芯片产业链?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氖在整体制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根据研究机构TrendForce报告,惰性气体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微影工艺,该工艺线需进一步微缩至220纳米以下时,即开始进入DUV(深紫外光)光源准分子镭射,以惰性混合气体与卤素分子混合,借由电子束能量激发产生深紫外光的波长。DUV准分子镭射当中所需要的惰性混合气体就包含氖气,且氖气为混合气体当中的必要气体,难以取代。
乌克兰拥有高达70%的氖生产量
韩国金融集团NH Investment&Securities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乌克兰拥有高达7成的氖生产量,因此乌克兰与俄罗斯爆发冲突,将导致氖、氩(argon)及氪(krypton)等惰性气体的生产受到干扰。
该机构指出,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导致氖气价格曾飙升10倍以上,达到每立方公尺3,500美元,而在半导体曝光工艺中,需要透过混合氖、氟、氩等特殊气体才能进行,且氖占比高达95%以上。
此外,2014年俄罗斯与乌克兰因克里米亚半岛发生冲突时,半导体制造所需要的准分子镭射用混合气体,曾暴涨超过20倍,再次证明俄乌局势将左右半导体材料供应链的稳定度。
报告指出,2014年氖价飙涨后,半导体业界曾设法将制程中氖的使用量降低25至50%,但氖仍在整体制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短期内不至于造成产线中断
面临氖气断供的危险,各半导体厂商也纷纷作出了针对此事件的回应。绝大多少厂商均表示自身有充足库存,短期内不至于造成产线中断。
联电:乌克兰氖气断供,仍有其他替代方法
2月23日,对于俄乌战争可能影响半导体工艺中使用的原料气体氖气断供,联电发言人刘启东表示,联电虽然有使用来自乌克兰方面的氖气,但是联电始终保持多重来源的供货商,不是只有单一货源,就算乌克兰发生断货情形,联电也能在中国台湾省找到替代货源。
ASML:正积极为氖气寻找其他替代来源
2月24日消息,芯片制造的主要供应商ASML正在研究其工厂使用的少量氖气的替代来源,以防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冲突导致供应中断。
尽管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氖生产国,但ASML从这些国家获得的天然气不足20%,一位发言人表示。
美光:紧盯局势发展,仍有大量库存
美国存储器芯片大厂美光小部分惰性气体 (氖气等) 供应来自乌克兰,由于其为 DRAM 与 NAND Flash 微影制程的关键原料,业界人士预期,若部分供应遭俄乌战火中断,产出恐受阻,随着 DRAM 与 NAND Flash 第二季合约价可望同步反转向上之际,将助力价格涨势。
美光方面表示,目前惰性气体供应链处于合理状态,现阶段有大量库存及多元供应来源,但正紧盯局势发展。
SK 海力士:已确保大量库存
据《全球电子稀有气体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韩国进口氖气1128673立方,同比增长634.11%。韩国是氪氙使用量最高的国家,其中部分用于半导体。
而作为韩国国内半导体大厂,SK 海力士CEO李锡熙此前就已表示: “已确保大量库存。有做好相当准备,应该不必过度担心。”
总体而言,俄乌冲突虽可能冲击该地区惰性气体供应,但在半导体厂、气体供应厂皆备有库存,且仍有其它地区供应的情况下,短期内不至于造成产线中断影响产出,当然俄乌紧张局势也提醒了全球半导体主要生产厂商供应链的风险,氖、氙、氪等稀有气体价格将会暴涨的可能。
全部评论